本技術方案涉及電機,特指一種電機殼體以及電機。
背景技術:
1、電機是指依據電磁感應定律實現電能轉換或傳遞的一種電磁裝置,其主要作用是產生驅動轉矩,作為用電器或各種機械的動力源。
2、電機包括電機本體和控制器,電機本體包括定子組件和轉子組件,用于產生驅動轉矩,控制器是通過主動工作來控制電機按照設定的方向、速度、角度、響應時間進行工作的集成電路。
3、目前市場上現有的電機的控制器大部分安裝于電機殼體的側壁上,因此電機本體與控制器之間的連接線束需要經過外部伸入到電機本體內,這種安裝方式接線比較麻煩,并且當電機安裝時,還需要留出足夠的空間以便于控制器線路的連接。也有部分將控制器安裝于電機內部,但是由于電機本體和控制器兩者都是高發熱部件,造成電機的散熱差,影響電機的正常使用,嚴重影響電機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方案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機殼體以及電機,通過在主殼體后端成型的安裝槽與電控殼體配合形成用于安裝電控元件模塊的安裝空間,解決原有電機的控制器安裝不便的問題。
2、本技術方案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3、一種電機殼體,包括:主殼體,其后端成型有安裝槽;以及電控殼體,其設置在所述主殼體后端,并配合安裝槽形成安裝空間,該安裝空間用于安裝電控元件模塊;其中,所述電控殼體上開設有通孔,該通孔用于供電機主軸穿出后安裝散熱風扇。
4、優選的,所述主殼體后端面開設有穿線孔,所述穿線孔用于供連接電機主體和電控元件模塊的電機電線穿過。
5、一種電機,包括:電機殼體;電機主體,其設置在所述主殼體內,并具有電機主軸;電控元件模塊;以及散熱組件,其設置在所述主殼體的后端,并具有散熱風扇。
6、優選的,所述散熱組件還包括散熱殼體,其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主殼體上,并配合所述電控殼體形成安裝腔室;所述散熱風扇套設在電機主軸上,并置于所述安裝腔室內。
7、優選的,所述散熱風扇通過卡簧限位在電機主軸上。
8、優選的,所述安裝空間內設置有安裝支架,其通過若干定位柱設置在所述主殼體上,并開設有供電機主軸穿過的安裝孔;所述電控元件模塊設置在安裝支架上。
9、優選的,所述主殼體上設置有過線單元,其含有:卡套一,其設置在所述主殼體上開設的卡槽一內,并具有卡孔一;以及卡套二,其設置在所述電控殼體上開設的卡槽二內,并具有卡孔二;其中,當所述電控殼體安裝在主殼體上時,所述卡套一抵接卡套二,此時所述卡套一和卡套二配合形成過線套,所述卡孔一和卡孔二配合形成過線孔。
10、優選的,所述過線套內開設有凹槽,該凹槽用于安裝固定套。
11、優選的,所述電機主軸外設置有軸承套,該軸承套設置在電控殼體上開設的限位槽內。
12、優選的,所述散熱殼體上設置有保護罩殼,所述保護罩殼設置在過線孔旁側。
13、優選的,所述電機主體后端開設置有用于安裝電容件的電容槽。
14、本技術方案相比現有技術突出且有益的技術效果是:
15、1、本技術方案設計的電機殼體由主殼體和電控殼體構成,電控殼體設置在主殼體的后端,電控殼體和主殼體設置在同一長度方向上,避免了設置在側面而造成較寬不方便安裝的情況,同時,電控殼體上開設的通孔可供電機主軸穿出并連接散熱風扇,使得主殼體、電控殼體和散熱風扇的結構連接緊湊,占用空間較小。
16、2、本技術方案設計的過線單元具有密封性較高的過線套,電控電線可通過過線套上的過線孔穿出連接,并且過線套內開設有凹槽,可以在凹槽內設置固定套進一步密封固定電控電線。
1.一種電機殼體,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機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殼體(1)后端面開設有穿線孔(28),所述穿線孔(28)用于供連接電機主體(7)和電控元件模塊(8)的電機電線穿過。
3.一種電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組件還包括散熱殼體(9),其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主殼體(1)上,并配合所述電控殼體(3)形成安裝腔室;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風扇(6)通過卡簧(10)限位在電機主軸(5)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空間內設置有括安裝支架(11),其通過若干定位柱(12)設置在所述主殼體(1)上,并開設有供電機主軸(5)穿過的安裝孔(13);
7.根據權利要求4-6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殼體(1)上設置有過線單元(14),其含有: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過線套(21)內開設有凹槽(23),該凹槽(23)用于安裝固定套。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主軸(5)外設置有軸承套(24),該軸承套(24)設置在電控殼體(3)上開設的限位槽(25)內。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殼體(9)上設置有保護罩殼(26),所述保護罩殼(26)設置在過線孔(22)旁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