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機全自動封裝機的轉子與外殼裝配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微電機生產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微電機全自動封裝機的轉子與外殼裝配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微電機是常用的驅動裝置,一般采用電池進行直流供電。
[0003]微電機一般包括外殼、轉子和端蓋,外殼的下端設有軸孔,外殼中設置有兩個極性相反的磁片,轉子包括轉軸、線圈繞組、風車片和換向器,線圈繞組安裝在轉軸的中部,風車片安裝在轉軸的下端,換向器安裝在轉軸的上端,端蓋外面設置有兩個電源接頭,端蓋內面設置有兩個與電源接頭相連接的電刷。
[0004]在進行微電機裝配時,先將轉子的轉軸下端插入到外殼的軸孔中,然后蓋合上端蓋,并使轉軸的上端穿過兩個電刷之間的間隙。
[0005]由于轉子的線圈繞組與外殼中的兩個磁片配合較緊湊,而且兩者之間存在相互吸附的作用力,導致轉軸與軸孔難以準確對位,造成全自動封裝的困難,而采用精密的機械手進行封裝則成本太高,甚至比人工封裝還要高得多,因此,目前對于微電機的封裝仍舊停留在人工封裝的狀況,導致微電機的成本較高,生產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微電機全自動封裝機的轉子與外殼裝配裝置,這種微電機全自動封裝機的轉子與外殼裝配裝置,能夠使得轉子與外殼準確對位,使轉子的轉軸下端準確插入到外殼的下端的軸孔中,使微電機的封裝能夠實現全自動化生產,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7]微電機全自動封裝機的轉子與外殼裝配裝置,其特征是:包括機架、外殼導軌、轉盤、步進驅動裝置和轉子推壓機構,轉盤的周向上等間距設有多條截面為半圓形的磁吸凹槽;外殼導軌、轉盤、步進驅動裝置、轉子推壓機構均安裝在機架上;步進驅動裝置與轉盤傳動連接;轉盤處于外殼導軌的一側上方,外殼導軌的中心軸線與轉盤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切,外殼導軌上的相切點標記為相切位置;轉子推壓機構包括推入升降機構、轉子推桿、轉接升降機構、轉接升降座、轉接底板、轉接固定夾片、轉接活動夾片和轉接氣缸,轉接固定夾片、轉接活動夾片的截面均為圓弧形;推入升降機構安裝在機架上,轉子推桿的上端與推入升降機構的動力輸出端連接,轉子推桿與相切位置相對應;轉接升降機構安裝在機架上,轉接升降座安裝在轉接升降機構的動力輸出端上;轉接底板的一端與轉接底座連接,轉接底板沿水平設置并處于轉盤與外殼導軌之間;轉接固定夾片沿豎直方向安裝在轉接底板的另一端,并且轉接固定夾片與相切位置相對應;轉接氣缸安裝在轉接升降座上,轉接活動夾片沿豎直方向安裝在轉接氣缸的活塞桿上;轉接活動夾片、轉接固定夾片的下端均露出在轉接底板的下方。
[0008]上述推入升降機構、轉接升降機構一般采用推入升降氣缸、轉接升降氣缸;當然推入升降機構、轉接升降機構也可以采用電機、齒輪、齒條相配合的結構。
[0009]當外殼導軌輸送過來的外殼、轉盤上的轉子均到達相切位置處時,轉接氣缸的活塞桿伸出,將轉接活動夾片推向轉接固定夾片,使轉接活動夾片、轉接固定夾片兩者合并而構成與轉子相匹配的導向筒,然后,推入升降機構首先動作,推入升降機構帶動轉子推桿向下推動轉子到導向筒中并持續推動,接著,轉接升降機構動作,轉接升降機構帶動轉接底板及其上面的導向筒下降,直至轉接底板與外殼導軌相接觸,而導向筒則插入到導軌中與外殼相接觸,推入升降機構持續動作直至轉子推桿將轉子完全推入到外殼中,最后轉接氣缸、推入升降機構、轉接升降機構復位,等待下一次推送。由于外殼導軌的中心軸線與轉盤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切,確保轉子能夠準確推入到外殼中;由于采用轉接活動夾片、轉接固定夾片構成導向筒進行轉接過渡,解決了轉盤上的磁吸凹槽與外殼導軌難以準確對位的問題,并且導向筒能夠插入到導軌中與外殼相接觸,轉子在推入到外殼的整個過程中,轉子一直處于導向筒的限位下,避免轉子在推入過程中出現瞬間懸空的狀態,確保轉子推入過程中一直保持穩定,從而確保轉子與外殼準確對位,轉子的轉軸下端能夠準確插入到外殼的下端的軸孔中,使微電機的封裝能夠實現全自動化生產,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轉接底板上開設有條形通孔,所述轉接活動夾片處于條形通孔中。轉接底板上開設條形通孔,對轉接活動夾片進行限位,使得轉接活動夾片在運動過程中的穩定性更好。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還包括外殼固定裝置,外殼固定裝置包括固定氣缸和壓頭,固定氣缸安裝在所述機架上,壓頭安裝在固定氣缸的活塞桿上;所述外殼導軌的側壁開設有固定孔,固定孔的位置與所述相切位置相對應,壓頭與固定孔位置相對應。固定氣缸的活塞桿伸出,壓頭從固定孔伸入到外殼導軌中,將外殼緊壓在外殼導軌中,從而將外殼固定,使得外殼在裝配過程中保持穩定,進一步確保轉子的轉軸下端能夠準確插入到外殼的下端的軸孔中。
[001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還包括轉子位置調節機構,轉子位置調節機構包括調節氣缸和調節套筒,調節氣缸安裝在所述機架上并處于所述轉盤的一側,調節套筒的上端與調節氣缸的活塞桿連接。調節氣缸的活塞桿向下伸出,帶動調節套筒向下運動,從而推動轉盤上的轉子向下移動到固定位置,方便進行轉子的點油操作。
[001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還包括下點油機構和上點油機構,下點油機構、上點油機構均安裝在所述機架上,并且下點油機構、上點油機構分別處于所述轉子推壓機構的前后側。在轉子裝配前,采用下點油機構對吸附在轉盤上的轉子下端進行點油,在轉子裝配后,采用上點油機構對裝入到外殼中的轉子刪端進行點油,從而使轉子的上下端均具有潤滑油。
[0014]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0015]由于外殼導軌的中心軸線與轉盤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切,確保轉子能夠準確推入到外殼中;由于采用轉接活動夾片、轉接固定夾片構成導向筒進行轉接過渡,解決了轉盤上的磁吸凹槽與外殼導軌難以準確對位的問題,并且導向筒能夠插入到導軌中與外殼相接觸,轉子在推入到外殼的整個過程中,轉子一直處于導向筒的限位下,避免轉子在推入過程中出現瞬間懸空的狀態,確保轉子推入過程中一直保持穩定,從而確保轉子與外殼準確對位,轉子的轉軸下端能夠準確插入到外殼的下端的軸孔中,使微電機的封裝能夠實現全自動化生產,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轉子推壓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做進一步的說明。
[0019]如圖1所示,這微電機全自動封裝機的轉子與外殼裝配裝置,包括機架1、外殼導軌2、轉盤3、步進驅動裝置4、轉子推壓機構5、外殼固定裝置6、轉子位置調節機構7、下點油機構8和上點油機構9。
[0020]轉盤3的周向上等間距設有多條截面為半圓形的磁吸凹槽10 ;外殼導軌2、轉盤
3、步進驅動裝置4、轉子推壓機構5均安裝在機架I上;步進驅動裝置4與轉盤3傳動連接;轉盤3處于外殼導軌2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