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顯示,具體涉及一種顯示模組及其制備方法和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1、近年來,有機發光顯示面板逐漸成為顯示領域的主流產品,因其具有高畫質、省電、機身薄及應用范圍廣等優點,而被廣泛應用于手機、電視、筆記本電腦、臺式電腦等各種消費性電子產品。
2、然而,目前顯示模組存在厚度較大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出了本申請。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顯示模組及其制備方法和顯示裝置,減薄了顯示模組的厚度。
2、第一方面,本申請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顯示模組,顯示模組包括顯示面板、第一金屬層、第二金屬層、觸控第一電極、觸控第二電極和壓感第一電極,其中,第一金屬層位于顯示面板的顯示側,第二金屬層位于第一金屬層背離顯示面板一側,觸控第一電極位于第二金屬層,觸控第二電極包括電連接的第一主體部分和第一橋接部分,壓感第一電極包括電連接的第二主體部分和第二橋接部分;其中,第一橋接部分和第二橋接部分位于第一金屬層,第一主體部分和第二主體部分位于第二金屬層。
3、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實現方式中,第二金屬層包括虛擬走線,虛擬走線共用為第二主體部分的走線。
4、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實現方式中,顯示模組還包括絕緣層,絕緣層位于第一金屬層和第二金屬層之間;第二主體部分包括間隔排布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第二橋接部分包括間隔排布的第五段、第六段和第七段;第一段、第五段、第二段、第六段和第三段依次通過貫穿絕緣層的多個導電孔電連接,并且,第二段、第七段和第四段依次通過貫穿絕緣層的多個導電孔電連接。
5、優選的,第一段和第三段同行排布,第二段位于第一段和第三段之間,第四段和第二段同列排布。
6、優選的,第五段在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段和第二段在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之間,第六段在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段和第三段在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之間,第七段在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段和第四段在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之間。
7、優選的,第一段和第三段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二段和第四段在第二方向上延伸。
8、優選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9、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實現方式中,第二橋接部分的走線在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和觸控第一電極的走線在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交叉設置,第二橋接部分的走線在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和第一主體部分的走線在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交叉設置。
10、優選的,第二橋接部分的走線在顯示面板上正投影的形狀包括第一四邊形。
11、優選的,觸控第一電極的走線在顯示面板上正投影的形狀包括第二四邊形。
12、優選的,第一主體部分的走線在顯示面板上正投影的形狀包括第三四邊形。
13、優選的,第一四邊形包括第一正方形,第二四邊形包括第二正方形,第三四邊形包括第三正方形;第一正方形的中心和第二正方形的頂點重合,第二正方形的中心和第一正方形的頂點重合;第一正方形的中心和第三正方形的頂點重合,第三正方形的中心和第一正方形的頂點重合。
14、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實現方式中,顯示模組還包括第三金屬層,第三金屬層疊置于第二金屬層遠離顯示面板一側,顯示模組還包括壓感第二電極,壓感第二電極位于第三金屬層。
15、優選的,壓感第二電極在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和壓感第一電極在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交疊。
16、優選的,壓感第二電極在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和壓感第一電極在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重合。
17、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實現方式中,顯示模組還包括壓力感應層,壓力感應層疊置于第二金屬層和第三金屬層之間。
18、優選的,壓力感應層包括壓感走線,壓感走線在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和壓感第一電極的走線在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交疊。
19、優選的,壓力感應層包括壓阻感應層或壓電感應層。
20、優選的,顯示模組還包括第一粘接層,第一粘接層疊置于第二金屬層和壓力感應層之間。
21、優選的,顯示模組還包括第二粘接層,第二粘接層疊置于壓力感應層和第三金屬層之間。
22、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實現方式中,顯示模組還包括遮光層,遮光層疊置于第二金屬層遠離顯示面板一側,遮光層在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蓋觸控第一電極在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觸控第二電極在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和壓感第一電極在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
23、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實現方式中,顯示面板包括像素限定層,像素限定層包括多個像素開口,觸控第一電極的走線和觸控第二電極的走線在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像素開口的外圍。
24、優選的,壓感第一電極的走線在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像素開口的外圍。
25、第二方面,本申請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顯示模組的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包括:提供顯示面板;在顯示面板的顯示側制備襯底;在襯底遠離顯示面板一側制備第一金屬層,第一金屬層包括第一橋接部分和第二橋接部分;在第一金屬層遠離顯示面板一側制備絕緣材料層;在絕緣材料層內開設多個過孔,形成絕緣層;在絕緣層遠離顯示面板一側制備第二金屬層,第二金屬層包括觸控第一電極、第一主體部分和第二主體部分,第一橋接部分和第一主體部分電連接,形成觸控第二電極,第二橋接部分和第二主體部分電連接,形成壓感第一電極;在第二金屬層遠離顯示面板一側制備壓力感應層;在壓力感應層遠離顯示面板一側制備第三金屬層,第三金屬層包括壓感第二電極,得到顯示模組。
26、第三方面,本申請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顯示裝置包括上述任一實施例提供的顯示模組。
27、本申請提供的顯示模組包括顯示面板、第一金屬層、第二金屬層、觸控第一電極、觸控第二電極和壓感第一電極,其中,第一金屬層位于顯示面板的顯示側,第二金屬層位于第一金屬層背離顯示面板一側,觸控第一電極位于第二金屬層,觸控第二電極包括電連接的第一主體部分和第一橋接部分,壓感第一電極包括電連接的第二主體部分和第二橋接部分;其中,第一橋接部分和第二橋接部分位于第一金屬層,第一主體部分和第二主體部分位于第二金屬層。在本申請提供的顯示模組中,由于觸控第二電極所在的第一金屬層和第二金屬層集成了壓感第一電極,即第一橋接部分和第二橋接部分同層設置,均位于第一金屬層;第一主體部分和第二主體部分同層設置,均位于第二金屬層,從而減薄了顯示模組的厚度,改善了相關技術中壓力傳感器外掛貼合于顯示面板一側導致的顯示模組厚度較大的問題。
1.一種顯示模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屬層包括虛擬走線,所述虛擬走線共用為所述第二主體部分的走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模組,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絕緣層,所述絕緣層位于所述第一金屬層和所述第二金屬層之間;所述第二主體部分包括間隔排布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二橋接部分包括間隔排布的第五段、第六段和第七段;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五段、所述第二段、所述第六段和所述第三段依次通過貫穿所述絕緣層的多個導電孔電連接,并且,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七段和所述第四段依次通過貫穿所述絕緣層的多個導電孔電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橋接部分的走線在所述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觸控第一電極的走線在所述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交叉設置,所述第二橋接部分的走線在所述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一主體部分的走線在所述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交叉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模組,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三金屬層,所述第三金屬層疊置于所述第二金屬層遠離所述顯示面板一側,所述顯示模組還包括壓感第二電極,所述壓感第二電極位于所述第三金屬層;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顯示模組,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壓力感應層,所述壓力感應層疊置于所述第二金屬層和所述第三金屬層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顯示模組,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遮光層,所述遮光層疊置于所述第二金屬層遠離所述顯示面板一側,所述遮光層在所述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蓋所述觸控第一電極在所述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所述觸控第二電極在所述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壓感第一電極在所述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
8.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顯示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面板包括像素限定層,所述像素限定層包括多個像素開口,所述觸控第一電極的走線和所述觸控第二電極的走線在所述顯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像素開口的外圍;
9.一種顯示模組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顯示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