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縊蟶淺灘池塘養殖技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海產品養殖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縊蟶淺灘池塘高產高效養殖技術。
背景技術:
目前,在縊蟶養殖中,普遍采用淺灘養殖或池塘蝦貝混養方式,產量低、效益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目前縊蟶淺灘養殖或池塘蝦貝混合養殖產量低、效益差的問題,發 明 一種高產高效縊蟶淺灘池塘養殖技術。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縊蟶淺灘池塘養殖技術, 其特殊之處是 1、放苗時間每年二月10日至30日放苗; 2、放苗量每畝放養種苗50公斤(6000粒/公斤); 3、水肥管理每畝使用氨化發酵有機肥200公斤,磷酸二銨、過磷酸鈣各5公斤進 行肥水; 4、水位控制水位深度控制在30至50公分,每月中旬根據水質情況,少量加水,保 持水位相對穩定,并進行一次肥水; 5、水質控制鹽度為20%。 -30%。, pH值為7_8. 6。
技術效果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是,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以實現一種縊蟶淺灘池塘高產高效 養殖技術,每畝單產500公斤左右,實現經濟效益6000元左右。
具體實施例 1、選清潔的海水淺灘池塘10畝,在二月10日至30日間放苗;
2、每畝放養規格為6000粒/公斤的縊蟶種苗50公斤; 3、按每畝用氨化發酵有機肥200公斤,磷酸二銨、過磷酸鈣各5公斤的量進行肥 水; 4、池塘水位深度控制在30至50公分,每月中旬根據水質情況,少量加水,保持水 位相對穩定,并進行一次肥水; 5、控制水質的鹽度為20%。 -30%。, pH值為7-8. 6。
以上收獲時可以實現生產縊蟶5000公斤左右。
權利要求
一種縊蟶淺灘池塘養殖技術,其特征是放苗時間為每年二月10日至30日,放苗量為每畝50公斤(6000粒/公斤),放苗前每畝用氨化發酵有機肥200公斤,磷酸二銨、過磷酸鈣各5公斤進行肥水,放苗后水位深度控制在30至50公分,每月中旬根據水質情況,少量加水,保持水位相對穩定,并進行一次肥水,水質鹽度控制在20‰-30‰,pH值為7-8.6。
全文摘要
一種縊蟶淺灘池塘養殖技術,其特點是每年二月10日至30日放苗;種苗放養量為每畝50公斤(6000粒/公斤);每畝使用氨化發酵有機肥200公斤,磷酸二銨、過磷酸鈣各5公斤進行肥水;水位深度控制在30至50公分,每月中旬根據水質情況,少量加水,保持水位相對穩定,并進行一次肥水;控制水質的鹽度為20‰-30‰,pH值為7-8.6。它解決了縊蟶淺灘養殖或池塘蝦貝混合養殖產量低、效益差的問題,適于縊蟶海水淺灘池塘養殖使用。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1731158SQ200810159408
公開日2010年6月1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4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4日
發明者張明鈺 申請人:張明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