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珠美海棠組培快繁育苗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通過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繁殖珠美海棠的方法。
背景技術:
珠美海棠原產于日本北部山區,是山荊子與三葉海棠的野生自然雜交種,具有較強的抗鹽堿性、耐寒性,也是我國科技工作者歷經13年的時間,篩選繁育出來的一個抗鹽堿新品種,經多年觀察發現,珠美海棠生長健壯、樹冠圓形美觀、無病害,是鹽堿地區的理想綠化樹種,另外還可用作砧木嫁接蘋果,在鹽堿地較重的地區推廣應用。植物組培技術是利用植物細胞的全能性,即組成植物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具有發育成為一個完整植株的潛在能力,采取植物體上的單個細胞、細胞團、分生組織或器官的一部分,通過人工配制不同營養成份和激素的培養基來培養并調控其發育,使這些細胞、組織等形成成千上萬個小植株 并且保持母本植株的全部優良性狀,這種方法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組培苗,并能在人工控制條件下進行周年大規模生產。利用植物組培技術進行果樹花卉優良種苗的工廠化生產,已經成為現代園藝農業發展的基礎工程。在現有技術中,珠美海棠種源缺乏、扦插難生根,容易發生遺傳變異,難以實現優質大規模工廠化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珠美海棠組培快繁育苗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珠美海棠組培快繁育苗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I)原材料的處理剪取大田一年生珠美海棠幼樹頂芽或側芽,分別用酒精、升汞溶液、雙氧水表面消毒滅菌后作為外植體待用;(2)初代培養將所述外植體接種在誘導培養基上培養,該誘導培養基為在I升MS基本培養基中加入下述原料及其配比制成:白砂糖IOg瓊脂粉4.5g6-芐氨基嘌呤0.2 0.3mg,培養條件為:溫度23±2°C,光照強度2000 2500Lx、光照時間10 13小時/天,濕度40% 50%; (3)增殖培養將初代培養的叢生莖尖或增殖后的芽苗轉接到增殖培養基中培養,該增殖培養基為在I升MS基本培養基中加入下述原料及其配比制成:白砂糖IOg瓊脂粉4.5g 6-節氨基嘌呤0.6 0.8mg卩引哚丁酸0.1 0.2mg,培養條件為:溫度23±2°C,光照強度2500 3000Lx、光照時間10 13小時/天,濕度40% 50% ;(4)生根培養將增殖培養的1.5 3cm莖尖放入生根培養基中培養,該生根培養基為在1/2MS基本培養基中加入下述原料及其配比制成:白砂糖IOg瓊脂粉4.5g吲哚丁酸0.1 0.2mg,培養條件為:溫度23±2°C,濕度40 50 %,光照強度2500 3000Lx,光照時間24小時/天;(5)煉苗移栽包括如下環節:閉瓶鍛煉、開瓶鍛煉、移栽到蛭石基質、移栽到由土、沙、腐熟有機肥組成的營養土中。優選的,所述誘導培養基為在I升MS基本培養基中加入下述原料及其配比制成:白砂糖IOg瓊脂粉4.5g 6-芐氨基嘌呤0.2mg ;所述增殖培養基為在I升MS基本培養基中加入下述原料及其配比制成:白砂糖IOg瓊脂粉4.5g6-芐氨基嘌呤0.Smg吲哚丁酸0.2mg ;所述生根培養基為在1/2MS基本培養基中加入下述原料及其配比制成:白砂糖IOg瓊脂粉4.5g吲哚丁酸0.2mg。針對培養基組成及其配比、培養條件與初代培養、增殖培養、生根培養等階段培養效果的關系或影響,發明人開展了實驗研究,為了進一步闡述本發明,將實驗數據和研究結果分述如下:1、不同培養基對芽成活及生長的影響本試驗將健壯的滅菌后的幼芽接種于不同基本培養基MSU/2MS和F,同一激素6-芐氨基嘌呤出-BA)的不同濃度上,I周后檢查芽的成活率。實驗結論:不同的基本培養基對芽的萌發都存在一定的促進作用,均可誘導不定芽的萌發,但表現出明顯的差異性,MSU/2MS其誘導率較高,接種5天左右開始萌發,生長在MS的莖尖表現較好,葉片深綠,1/2MS培養基上莖尖生長勢較弱,L培養基上芽萌發較緩慢,一周后才誘導出部分愈傷組織,形成少量不定芽。在MS培養基中,當6-BA濃度在0.2 0.3時,芽不僅成活率高,而 且生長健壯,抽芽整齊,隨濃度的增加,愈傷化程度加重,幼苗畸形率增加,當濃度在1.0以上時,只形成團狀組織,抽芽較少。表I同一激素不同培養基對芽成活及生長的影響
權利要求
1.一種珠美海棠組培快繁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1)原材料的處理剪取大田一年生珠美海棠幼樹頂芽或側芽,分別用酒精、升汞溶液、雙氧水表面消毒滅菌后作為外植體待用;(2)初代培養將所述外植體接種在誘導培養基上培養,該誘導培養基為在I升MS基本培養基中加入下述原料及其配比制成:白砂糖IOg瓊脂粉4.5g 6-芐氨基嘌呤0.2 0.3mg,培養條件為:溫度為23±2°C,光照強度2000 2500Lx、光照時間10 13小時/天,濕度為40% -50% ; (3)增殖培養將初代培養的叢生莖尖或增殖后的芽苗轉接到增殖培養基中培養,該增殖培養基為在I升MS基本培養基中加入下述原料及其配比制成:白砂糖IOg瓊脂粉4.5g 6-節氨基嘌呤0.6 0.8mg Π引哚丁酸0.1 0.2mg,培養條件為:溫度為23±2°C,光照強度2500 3000Lx、光照時間10 13小時/天,濕度為40% 50% ; (4)生根培養將增殖培養的1.5 3cm莖段放入生根培養基中培養,該生根培養基為在1/2MS基本培養基中加入下述原料及其配比制成:白砂糖IOg瓊脂粉4.5g吲哚丁酸0.1 0.2mg,培養條件為:溫度23±2°C,濕度40 50%,光照強度2500 30000Lx,光照時間24小時/天;(5)煉苗移栽包括如下環節:閉瓶鍛煉、開瓶鍛煉、移栽到蛭石基質、移栽到由土、沙、腐熟有機肥組成 的營養土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珠美海棠組培快繁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誘導培養基為在I升MS基本培養基中加入下述原料及其配比制成:白砂糖IOg瓊脂粉4.5g 6-芐氨基嘌呤0.2mg ;所述增殖培養基為在I升MS基本培養基中加入下述原料及其配比制成:白砂糖IOg瓊脂粉4.5g 6-芐氨基嘌呤0.8mg吲哚丁酸0.2mg;所述生根培養基為在1/2MS基本培養基中加入下述原料及其配比制成:白砂糖IOg瓊脂粉4.5g吲哚丁酸0.2mg。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珠美海棠組培快繁育苗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1)原材料的處理剪取大田一年生珠美海棠幼樹頂芽或側芽;(2)初代培養接種在誘導培養基上培養,所述培養基為在1升MS基本培養基中加入下述原料及其配比制成白砂糖10g 瓊脂粉4.5g 6-芐氨基嘌呤0.2~0.3mg;(3)增殖培養轉接到增殖培養基中培養,所述培養基為在1升MS基本培養基中加入下述原料及其配比制成白砂糖10g 瓊脂粉4.5g 6-芐氨基嘌呤0.6~0.8mg 吲哚丁酸0.1~0.2mg;(4)生根培養 放入生根培養基中培養,所述培養基為在1/2MS基本培養基中加入下述原料及其配比制成白砂糖10g 瓊脂粉4.5g吲哚丁酸0.1~0.2mg;(5)煉苗與移栽。
文檔編號A01H4/00GK103155866SQ20111045607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0日
發明者李幗英, 楊映紅, 楊俊霞, 王艷芳, 郭志剛, 趙新紅, 楊瑞斌, 王花, 周代琴, 李海青, 馬建芳 申請人:天水市果樹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