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于牡丹雜交育種的授粉袋。
背景技術:
人工雜交育種當前仍是牡丹獲得新種質的重要途徑,收獲的雜種后代不但可以綜合親本的優良性狀,而且能夠削弱或克服親本的不良性狀。而在人工雜交育種過程中,為了避免其他花粉的污染,獲得純正的后代,對授粉后的雌蕊進行套袋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在對牡丹多年的人工雜交育種中發現,套袋時使用的授粉袋類型單一、結構簡單,主要包括牛皮紙袋和硫酸紙袋等類型,其外形為三邊封口、一邊開口的長方形,不自帶封口功能,必須折疊后使用訂書釘或者回形針才能封口;此外,市場上的授粉袋多數尺寸偏小,滿足不了牡丹的大花型(花徑多在10-20cm之間),這些都為牡丹的田間雜交育種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公開號CN203279613U中國專利公布了一種適于在西北干旱風沙地區或南方臺風多發地區使用的便攜式授粉袋,它由尼龍無紡布縫合成三邊閉合、一邊不封口的方袋,袋口邊設有拉繩。這種授粉袋雖然較常規產品簡便很多,但使用的尼龍無紡布材料主要是為了防風沙侵蝕,其透光性較差,防水性能不高,對果實的正常生長發育具有一定的影響。王磊等發表的論文《果袋材質對番茄果實微環境及其生長發育的影響》中通過比較硫酸紙和無紡布套袋對番茄果實生長發育的影響時發現,硫酸紙袋內光照強度略高于無紡布,較無紡布能夠提供一個更為良好的微環境,更適于果實的生長發育。并且該發明并沒有詳細描述授粉袋的具體尺寸,實際生產起來較為困難。
因此,需要設計一種既自帶封口功能、又能滿足牡丹果實正常生長的新型授粉袋顯得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適于牡丹雜交育種的授粉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適于牡丹雜交育種的授粉袋,特點是:包含硫酸紙部以及與其拼接的無紡布部,上部的硫酸紙部三邊封口,其中右側邊為折疊邊,上側邊和左側邊為內翻折邊并通過縫合線縫合而成;下部的無紡布部兩邊封口,其中左側邊和右側邊為內翻折邊并通過縫合線縫合而成,無紡布部的上側邊與硫酸紙部的下側邊形成重疊部,無紡布部縫合于硫酸紙部內側并通過縫合線縫合,使其拼接牢固;無紡布部底端的封口之上設置有一根橫U型的抽拉繩,抽拉繩置于繩道穿孔中,抽拉繩通過繩道穿孔的穿入穿出而呈現橫U型,收緊抽拉繩的抽拉繩頭時袋口呈封閉狀態。
進一步地,上述的適于牡丹雜交育種的授粉袋,其中,所述硫酸紙部的左側邊向內翻折形成翻折部,其中間位置縫合縫合線。
更進一步地,上述的適于牡丹雜交育種的授粉袋,其中,所述重疊部縫合兩道縫合線。
再進一步地,上述的適于牡丹雜交育種的授粉袋,其中,所述抽拉繩為三股麻花棉繩。
再進一步地,上述的適于牡丹雜交育種的授粉袋,其中,所述抽拉繩的直徑為0.2cm。
再進一步地,上述的適于牡丹雜交育種的授粉袋,其中,所述橫U型的抽拉繩距離無紡布部底端的封口1.5cm。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性特點和進步主要體現在:
①授粉袋由質地堅實的硫酸紙(上部)與質地柔韌的無紡布(下部)兩種材料組成。上部的硫酸紙因其質地堅實、耐曬耐高溫、防水防潮、透光性能強、防水透氣性好,保證了授粉袋在風吹雨淋、烈日暴曬的條件下不受損傷,同時能夠避免積水、減少病菌滋生,為牡丹果實生長發育提供一個良好的微環境。下部的無紡布因其質地柔韌,克服了硫酸紙不易塑形、封口的缺陷。在無紡布的一端巧妙地設置橫U型抽拉繩,因無紡布質地較軟,容易塑形,因此只要在授粉結束后輕輕拉動抽拉繩即可封口,并可將抽拉繩綁在莖稈上;
②該授粉袋對于花徑較大、花型立體的牡丹人工授粉工作較為適宜,較大的尺寸保證了牡丹套袋的順利進行,并避免了花朵擠壓受損,收緊的抽拉繩可綁在莖稈上,既牢固,又便于封口;
③結構簡潔,成本低廉,便于牡丹授粉的順利進行,封口簡便易行,可節省大量人力、物力;可以給牡丹果實提供一個良好的微環境,從而有利于牡丹果實的生長發育,而且當封口抽拉繩解開后又可循環利用,節約資源。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適于牡丹雜交育種的授粉袋,包含硫酸紙部1以及與其拼接的無紡布部7,總長為30cm,總寬為22cm,三邊封口。
上部的硫酸紙部1三邊封口,長為20.7cm,寬為22cm,其中右側邊2為折疊邊,上側邊3和左側邊4為內翻折邊并通過縫合線6縫合而成,形成翻折部5,寬度為0.8cm,其中間位置縫合縫合線6。
下部的無紡布部7兩邊封口,長為10.8cm,寬為22cm,其中左側邊8和右側邊9為內翻折邊并通過縫合線10縫合而成,兩邊向內翻折0.4cm寬,縫合線置于最外側;無紡布部7的上側邊與硫酸紙部1的下側邊形成重疊部11,重疊部寬為1.5cm,無紡布部7縫合于硫酸紙部1內側并通過縫合線縫合,設兩道縫合線,即縫合線12和縫合線13,兩排縫合線相距0.4cm,使其拼接牢固。
無紡布部7底端的封口之上1.5cm處設置有一根橫U型的抽拉繩14,抽拉繩14為三股麻花棉繩,直徑為0.2cm,抽拉繩14置于繩道穿孔15中,抽拉繩14通過繩道穿孔15的穿入穿出而呈現橫U型,收緊抽拉繩14的抽拉繩頭16時袋口呈封閉狀態。
上述授粉袋由質地堅實的硫酸紙(上部)與質地柔韌的無紡布(下部)兩種材料組成。上部的硫酸紙因其質地堅實、耐曬耐高溫、防水防潮、透光性能強、防水透氣性好,保證了授粉袋在風吹雨淋、烈日暴曬的條件下不受損傷,同時能夠避免積水、減少病菌滋生,為牡丹果實生長發育提供一個良好的微環境。下部的無紡布因其質地柔韌,克服了硫酸紙不易塑形、封口的缺陷。在無紡布的一端巧妙地設置橫U型抽拉繩,因無紡布質地較軟,容易塑形,因此只要在授粉結束后輕輕拉動抽拉繩即可封口,并可將抽拉繩綁在莖稈上。
該授粉袋對于花徑較大、花型立體的牡丹人工授粉工作較為適宜,較大的尺寸保證了牡丹套袋的順利進行,并避免了花朵擠壓受損,收緊的抽拉繩可綁在莖稈上,既牢固,又便于封口。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授粉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便于牡丹授粉的順利進行,封口簡便易行,可節省大量人力、物力;可以給牡丹果實提供一個良好的微環境,從而有利于牡丹果實的生長發育,而且當封口抽拉繩解開后又可循環利用,節約資源。有效解決了牡丹在人工雜交育種過程中,使用的授粉袋偏小、難以重復利用、不能簡便封口等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范圍;同時以上的描述,對于相關技術領域的專門人士應可明了及實施,因此其它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含在申請專利范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