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慢浸式根灌裝置。
背景技術:
:
我國草原退化日趨嚴重,尤其是內蒙古草原,由于長年受干旱氣候影響,以及蝗災侵害,致使草根裹露,土壤流失,這都加劇了草原大面積的沙化現象,而預防草原沙化最有效的措施,無非是進行有效的灌溉,以及采取及時的滅蝗措施等。現有的灌溉與滅蝗措施均采用地上噴淋,由于內蒙古長年受干旱氣候的影響,對水分的蒸發量較大,灌溉的水在被土壤吸收前大部分會被蒸發掉,而被土壤本身吸收的水分則非常少;滅蝗措施所采用的噴灑農藥,其一,浪費人力資源,其二,無法及時的在蝗災來臨之際做好預防工作,做到及時滅蝗。因此,無法充足獲取水分、以及防止蝗蟲侵襲的植被無法正常生長。另外,灌溉用水量大,這對于本身水資源就缺乏的地區,無疑是一嚴峻的負擔。此外,灌溉、噴灑農藥等工序將勢必影響對草場的管護、打草以及放牧,無法做到兩者兼容。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慢浸式根灌裝置,它結構設計合理,改變原有地上的噴淋方式,采用由地下向上滲水的模式,定向給水精確,保證了水分被土壤有效吸收的同時,又大大減少了水分的蒸發量,節省水源,用水量僅為傳統灌溉用水量的十分之一,還可以有效收集天然降雨,且根溉裝置采用重力加壓方式,整個過程無需動力源,綠色環保,另外,滅蝗裝置采用伸縮結構,平日埋于地下,不耽誤日常對草場的管護、打草與放牧工作,一旦蝗災發生,可以做到及時應對,即用即滅,消滅蝗蟲于萌芽中,防止植被被侵害,也大大節省人力成本。
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慢浸式根灌裝置,包括一水平設置的防腐罐,防腐罐的底部與一豎直設置在地面上的支撐座的頂部相卡接,在防腐罐頂部沿其長度方向間隔設有若干個與防腐罐相連通設置的加液裝置,在其中兩相鄰的加液裝置之間的防腐罐頂部豎直設有一電機,電機的輸出軸向下穿過防腐罐頂壁與設置在防腐罐內的攪拌葉輪相連,在防腐罐側壁底部兩側分別設有一排水口,每個排水口經第一電磁閥與一排水管的一端相連,排水管的另一端與一水平固設在支撐座同側的分流管相連通設置,在分流管上沿其長度均勻設有若干根分別于分流管相連同設置的供水管,在每個供水管與分流管相連通的位置分別設有第二電磁閥,在防腐罐前方的地下埋設有若干根水平平行間隔設置、頂部開放設置的半月形套管,在半月形套管頂部的開放位置設有一滲水層,若干根供水管的外端均伸入地下,從半月形套管的一端伸入并抵至另一端的側壁上,在半月形套管內的供水管上沿其長度方向均勻間隔設有若干個噴水頭,在噴水頭上設有濕度感應開關,在防腐罐前方的地下設有若干個滅蝗裝置,滅蝗裝置經導管與第三電磁閥與分流管相連,一梯形扶梯固定設置在防腐罐的后側頂部;電機、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第三電磁閥、濕度感應開關分別經導線與設置在支撐座內的控制裝置相連。
所述加液裝置包括分別豎直設置在防腐罐頂部的四根支撐桿,一頂部設有翻蓋、底部呈漏斗狀設置的料箱固定設置在四根支撐桿之間,在料箱底部設有一與其連通設置的漏斗,在漏斗內水平設有一播輪,播輪轉軸的一端活動卡接在漏斗側壁上,另一端水平穿出漏斗側壁,在穿出漏斗側壁的播輪轉軸內設有一凹腔,一設置在支撐桿上的伺服電機的輸出軸與凹腔嚙合相連,漏斗的流出口與防腐罐相連通設置,伺服電機通過導線與控制裝置相連。
所述滅蝗裝置包括一水平埋設在地下的一固定罩,在固定罩內設有一加壓泵,加壓泵的進水口徑導管與第三電磁閥與分流管相連,加壓泵的出水口經導管向上伸出固定罩與一液壓伸縮桿的下端相連通設置,液壓伸縮桿的上端豎直伸至水平設有在液壓伸縮桿上方的旋轉座的空腔內,液壓伸縮桿通過設置在其上端的凸緣活動卡接在旋轉座的空腔內,在旋轉座側壁沿其圓周均勻設有若干根水平設置的噴水桿,在噴水桿側壁上均勻設有若干個通孔,在旋轉座的空腔頂部對應液壓伸縮桿的位置上設有一葉輪,在液壓伸縮桿外側的固定罩上套設一頂部與地面齊平的套筒,在套筒外側壁上傾斜設有一固定桿,固定桿頂部鉸接一連桿,連桿的另一端與一活動閉合在套筒頂部的井蓋相連,井蓋通過設置在其內壁上的折疊桿與液壓伸縮桿的側壁相連,在固定罩內設有一卷簧發條,卷簧發條的外端連接一鋼絲,鋼絲的另一端向上穿出固定罩與旋轉座的底部相連,加壓泵、第三電磁閥分別經導線與控制裝置相連。
在防腐罐內橫向水平設有一連接防腐罐兩側內壁的橫板,在對應攪拌葉輪位置的橫板上設有一攪拌孔,在橫板攪拌孔兩側的防腐罐內分別縱向豎直設有與橫板相垂直的豎板,在橫板上均勻設有若干個導流孔,在豎板上沿其周長均勻設有若干個導流槽。
所述滲水層為脫脂棉纖維層。
在每根與分流管相連的供水管室內均設有一過濾網。
本發明采用上述方案,結構設計合理,改變原有的地上噴淋方式,采用由地下向上滲水的模式,定向給水精確,保證了水分被土壤有效吸收的同時,又大大減少了水分的蒸發量,節省水源,用水量僅為傳統灌溉用水量的十分之一,還可以有效收集天然降雨,且根溉裝置采用重力加壓方式,整個過程無需動力源,綠色環保,也可以根據土壤缺失物質及時對草場進行補肥,保障草場土壤的肥力。另外,滅蝗裝置采用伸縮結構,平日埋于地下,不耽誤日常對草場的管護、打草與放牧工作,一旦蝗災發生,可以做到及時應對,即用即滅,消滅蝗蟲于萌芽中,為減少對植被的啃噬爭取了時間,提高工作效率,也大大節省人力成本,并且可以根據操作人員可以根據蝗蟲在孵化階段最適溫度濕度來設定警戒線,當天氣溫度以及草場土壤濕度到達警戒線時,可以主動對草場進行噴灑農藥,變被動為主動,將滅蝗工作提前在孵化階段,杜絕成蟲,更好的起到預防工作。當草場植被出現如枯黃病等病害時,本裝置也可以起到輔助灌溉的作用,保障了植被的正常生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防腐罐的放大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橫板與豎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分流管、供水管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6為半月形套管、滲水層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1中加液裝置的放大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8為滅蝗裝置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9為圖8中a-a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防腐罐;2、支撐座;3、電機;4、攪拌葉輪;5、第一電磁閥;6、排水管;7、分流管;8、供水管;9、第二電磁閥;10、半月形套管;11、滲水層;12、噴水頭;13、濕度感應開關;14、第三電磁閥;15、梯形扶梯;16、支撐桿;17、翻蓋;18、料箱;19、漏斗;20、播輪;21、播輪轉軸;22、凹腔;23、伺服電機;24、固定罩;25、加壓泵;26、液壓伸縮桿;27、旋轉座;28、凸緣;29、噴水桿;30、通孔;31、葉輪;32、套筒;33、固定桿;34、連桿;35、井蓋;36、折疊桿;37、卷簧發條;38、鋼絲;39、橫板;40、攪拌孔;41、豎板;42、導流孔;43、導流槽;44、過濾網。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并結合其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闡述。
如圖1-9中所示一種慢浸式根灌裝置,包括一水平設置的防腐罐1,防腐罐1的底部與一豎直設置在地面上的支撐座2的頂部相卡接,在防腐罐1頂部沿其長度方向間隔設有若干個與防腐罐1相連通設置的加液裝置,在其中兩相鄰的加液裝置之間的防腐罐1頂部豎直設有一電機3,電機3的輸出軸向下穿過防腐罐1頂壁與設置在防腐罐1內的攪拌葉輪4相連,在防腐罐1側壁底部兩側分別設有一排水口,每個排水口經第一電磁閥5與一排水管6的一端相連,排水管6的另一端與一水平固設在支撐座2同側的分流管7相連通設置,在分流管7上沿其長度均勻設有若干根分別于分流管7相連同設置的供水管8,在每個供水管8與分流管7相連通的位置分別設有第二電磁閥9,在防腐罐1前方的地下埋設有若干根水平平行間隔設置、頂部開放設置的半月形套管10,在半月形套管10頂部的開放位置設有一滲水層11,若干根供水管8的外端均伸入地下,從半月形套管10的一端伸入并抵至另一端的側壁上,在半月形套管10內的供水管8上沿其長度方向均勻間隔設有若干個噴水頭12,在噴水頭12上設有濕度感應開關13,在防腐罐1前方的地下設有若干個滅蝗裝置,滅蝗裝置經導管與第三電磁閥14與分流管7相連,一梯形扶梯15固定設置在防腐罐1的后側頂部;電機3、第一電磁閥5、第二電磁閥9、第三電磁閥14、濕度感應開關13分別經導線與設置在支撐座2內的控制裝置相連。
所述加液裝置包括分別豎直設置在防腐罐1頂部的四根支撐桿16,一頂部設有翻蓋17、底部呈漏斗狀設置的料箱18固定設置在四根支撐桿16之間,在料箱18底部設有一與其連通設置的漏斗19,在漏斗19內水平設有一播輪20,播輪轉軸21的一端活動卡接在漏斗19側壁上,另一端水平穿出漏斗19側壁,在穿出漏斗19側壁的播輪轉軸21內設有一凹腔22,一設置在支撐桿16上的伺服電機23的輸出軸與凹腔22嚙合相連,漏斗19的流出口與防腐罐1相連通設置,伺服電機23通過導線與控制裝置相連。可以根據草場情況,選擇對草場的土壤進行補肥,以提高土壤的肥沃度,進而促進植被的快速成長,防止土壤沙化現象。
所述滅蝗裝置包括一水平埋設在地下的一固定罩24,在固定罩24內設有一加壓泵25,加壓泵25的進水口徑導管與第三電磁閥14與分流管7相連,加壓泵25的出水口經導管向上伸出固定罩24與一液壓伸縮桿26的下端相連通設置,液壓伸縮桿26的上端豎直伸至水平設有在液壓伸縮桿26上方的旋轉座27的空腔內,液壓伸縮桿26通過設置在其上端的凸緣28活動卡接在旋轉座27的空腔內,在旋轉座27側壁沿其圓周均勻設有若干根水平設置的噴水桿29,在噴水桿29側壁上均勻設有若干個通孔30,在旋轉座27的空腔頂部對應液壓伸縮桿26的位置上設有一葉輪31,在液壓伸縮桿26外側的固定罩24上套設一頂部與地面齊平的套筒32,在套筒32外側壁上傾斜設有一固定桿33,固定桿33頂部鉸接一連桿34,連桿34的另一端與一活動閉合在套筒32頂部的井蓋35相連,井蓋35通過設置在其內壁上的折疊桿36與液壓伸縮桿26的側壁相連,在固定罩內設有一卷簧發條37,卷簧發條37的外端連接一鋼絲38,鋼絲38的另一端向上穿出固定罩24與旋轉座27的底部相連,加壓泵25、第三電磁閥14分別經導線與控制裝置相連。
在防腐罐1內橫向水平設有一連接防腐罐1兩側內壁的橫板39,在對應攪拌葉輪4位置的橫板39上設有一攪拌孔40,在橫板39攪拌孔40兩側的防腐罐1內分別縱向豎直設有與橫板39相垂直的豎板41,在橫板41上均勻設有若干個導流孔42,在豎板41上沿其周長均勻設有若干個導流槽43。提高在攪拌過程中防腐罐1的穩定性,有效防止液體因攪拌葉輪4的攪動而出現劇烈的晃動,提高防腐罐1整體的安全性。
所述滲水層11為脫脂棉纖維層。可以根據濕度的大小,將濕度大一側的水分向濕度小一側的方向吸水。
在每根與分流管7相連的供水管8室內均設有一過濾網44。有效過濾從防腐罐1流出的液體,將其中的渣子濾出,防止堵塞管路。
使用本裝置前,操作人員需事先向防腐罐1內注入足量的水,然后,需要事先將半月形套管10均勻、間隔鋪設在地下15-20公分之間的草場土壤中,再將每根供水管8分別與支撐座2上的分流管7相連。當埋設在地下的濕度感應開關13感應草場土壤濕度不足時,向控制裝置發出信號,并打開噴水頭12,此時,控制裝置控制打開第一電磁閥5與第二電磁閥9,防腐罐中1的水沿防腐罐1的排水口經第一電磁閥5,從排水管6流向分流管7,并通過第二電磁閥9流經經各個供水管8,并從供水管8上的噴水頭12向外流出,從滲水層11慢慢向上浸濕土壤,改變原有的地上噴淋方式,采用由地下向上滲水的模式,定向給水精確,保證了水分被土壤有效吸收的同時,又大大減少了水分的蒸發量,節省水源,用水量僅為傳統灌溉用水量的十分之一。當下雨天時,土壤濕度較大,設置在半月形套管10上的滲水層11將土壤中的水分吸收到半月形套管10內,不浪費水資源,可以有效收集天然降雨。防腐罐架1設在架設在高空中,整個過程無需動力源,綠色環保。
當草場土壤或者植被需要補充肥料時,可以通過加液裝置向防腐罐1內加入液態肥料,操作人員可沿梯形扶梯15走到防腐罐1的頂部,將料箱18頂部的翻蓋17打開,并將液態肥料倒入料箱18內,此時,通過控制裝置啟動伺服電機23工作,伺服電機23的輸出軸嚙合在播輪轉軸21外端的凹腔22內,帶動播輪20轉動,使液態肥料經漏斗,隨著播輪20的轉動,進而進入到防腐罐1內,整個過程,液態肥料加入量方便可控。液態肥料在進入防腐罐中1后,通過控制裝置啟動電機工作,在攪拌葉輪4的攪動下,快速將液態肥料與水進行攪拌、融合,最后將土壤浸濕,從而快速的達到土壤補肥的效果,選擇性對土壤缺失物質及時對草場進行補肥,針對性強,大大保障草場土壤的肥力,為植被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
滅蝗裝置需要事先安裝埋在地下,將連接加壓泵25的導管經第三電磁閥14連接在分流管7上。當需要使用時,通過加液裝置向防腐罐1內注入可以殺滅蝗蟲的農藥,然后通過控制裝置開啟加壓泵25開始工作,并開啟第三電磁閥14,從而加壓泵25將液體從防腐罐1內抽出,并引入到液壓伸縮桿26內,液體迅速沖入液壓伸縮桿26內,并將一節一節的液壓伸縮桿26分別頂開,液壓伸縮桿26向上移動的同時,帶動閉合在套筒32上的井蓋35沿鉸接在套筒32側壁的固定桿33向上翻動,當液壓伸縮桿26達到最高高度時,液體經過液壓伸縮桿26到達旋轉座27內,并從旋轉座27的空腔內向四周蔓延,最后從噴水桿29上的通孔30向外噴出,此時,旋轉座27帶動鋼絲38向上移動,從而帶動卷簧發條37卷緊,處于緊繃狀態。一方面,液體高速沖擊旋轉座27空腔內的葉輪31,使旋轉座27產生旋轉的動力,進而使噴淋到地面上的農藥更均勻,防止出現噴灑不到的位置;另一方面,井蓋35上翻的過程中,折疊桿36由折疊狀態變為拉開一字狀態,此時,折疊桿36固定井蓋35的位置保持不動。平日埋于地下,不耽誤日常對草場的管護、打草與放牧工作,一旦蝗災發生,可以做到及時應對,即用即滅,消滅蝗蟲于萌芽中,為減少對植被的啃噬爭取了時間,提高工作效率,也大大節省人力成本,并且可以根據天氣情況選擇對草場進行噴灑農藥,變被動為主動,將滅蝗工作提前在孵化階段,杜絕成蟲,更好的起到預防工作。當草場植被出現如枯黃病等病害時,本裝置也可以起到輔助灌溉的作用,保障了植被的正常生長,也可以根據操作人員的需求,實現與控制裝置的對接,從而達到遠程操控,無人化操作。
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不能作為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對本發明實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進或變換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本發明未詳述之處,均為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的公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