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魚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增殖了乳酸菌的加工魚的制造方法,尤其是制造在加工魚的制造時無需添加大量的乳酸菌而抑制制造成本、此外具有魚本來的口感的加工魚。在本發明中,除去活魚的內臟,在內臟處塞入鹽,并且在魚體上涂滿鹽,在該狀態下放置規定期間,其后,在溫度變化重復的自然環境下將附著有鹽的狀態的魚體避開直射陽光而懸掛,放置規定期間,從而制造大量含有乳酸菌的加工魚。
【專利說明】加工魚的制造方法【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加工魚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大量含有的乳酸菌的加工魚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從以往就廣泛地知道乳酸菌具有在腸內、消化道內守護生物體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的功能。
[0003]因此,制造了酸奶、乳酸菌飲料等使乳酸菌發酵而制造的食品和飲料,很多的人食用和飲用。此外,還開發了用乳酸菌發酵魚的魚糜而得的加工魚(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
[0004]現有技術文獻
[0005]專利文獻
[0006]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3-280862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7]然而,上述以往的加工魚是在水產魚糜制品的制造工序中在魚的魚糜中添加大量的乳酸菌,使乳酸發酵而制造的加工魚,因此制造時需要大量的乳酸菌,不僅制造成本增大,而且由于是水產魚糜制品,所以無法得到魚本來的口感。
[0008]因此,本發明是增殖了乳酸菌的加工魚的制造方法,除去活魚的內臟,在內臟處塞入鹽,并且在魚體上涂滿鹽,在該狀態下放置規定期間,其后,在溫度變化重復的自然環境下將附著有鹽的狀態的魚體避開直射陽光而懸掛,放置規定期間,從而制造增殖了乳酸菌的加工魚。`
[0009]然后,本發明取得以下所述的效果。
[0010]即,在本發明中,可以制造大量含有乳酸菌的加工魚,而且,可以制造加工魚的制造時無需添加大量的乳酸菌,因此可以抑制制造成本,同時具有魚本來的口感的加工魚。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分析試驗的試驗結果。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以下,對本發明所涉及的加工魚的制造方法的具體構成進行說明。
[0013]本發明是大量含有乳酸菌的加工魚的制造方法,除去活魚的內臟,在內臟處塞入鹽,并且在魚體上涂滿鹽,在該狀態下放置規定期間,其后,在溫度變化重復的自然環境下將附著有鹽的狀態的魚體懸掛,放置規定期間,從而制造大量含有乳酸菌的加工魚
[0014]首先,作為魚,使用例如螄魚、黃尾螄等在上層海中棲息的魚,不冷凍該魚而是在活的狀態下除去內臟(內臟除去工序)。
[0015]接著,在上述內臟除去工序中除去了內臟的魚的內臟處塞入粉末狀的鹽,此外,在粉末狀的鹽中放入魚體,在魚體上涂滿鹽(鹽處理工序)。
[0016]接著,直接以上述鹽處理工序中在內臟處塞入鹽的同時在魚體涂滿鹽的狀態,放置I天以上I周左右的規定期間(鹽腌工序)。
[0017]接著,將進行了上述鹽腌工序的魚體以內臟處塞入鹽的同時魚體上附著有鹽的狀態,在溫度變化重復的自然環境下,例如,茂盛地生長有自然林的山中,避開直射陽光而懸掛(懸掛工序)。
[0018]接著,以上述懸掛工序中懸掛的狀態放置溫度變化重復進行的期間,例如,I個月以上I年左右的規定期間(自然放置工序)。應予說明,溫度變化在一般的乳酸菌死滅的20°C以下至比一般的乳酸菌的培養溫度高的40°C以上的范圍,設為-1 (TC?50°C的范圍。
[0019]如此,經過上述內臟除去工序、鹽處理工序、鹽腌工序、懸掛工序、自然放置工序,雜菌被鹽分殺菌,同時在自然環境下具有耐鹽性的乳酸菌通過溫度變化而大量增殖,其結果,制造了大量含有乳酸菌的加工魚。
[0020]然后,制造的加工魚在自然放置工序中失去多余的水分、脂成分,成為具有乳酸菌帶來的奶酪味的同時具有魚本來的口感的加工魚。
[0021]作為一個例子,在鹽腌工序為I周且自然放置工序為I年的加工魚中,進行了分析試驗,其結果可知,如圖1所示,含有2100000個/g的乳酸菌。
[0022]如上所述,在本發明中,在增殖了乳酸菌的加工魚的制造方法中,除去活魚的內臟,在內臟處塞入鹽,并且在魚體上涂滿鹽,在該狀態下放置規定期間,其后,在溫度變化重復的自然環境下將附著有鹽的狀態的魚體避開直射陽光而懸掛,放置規定期間,從而制造增殖了乳酸菌的加工魚。
[0023]S卩,在本發明中,首先,通過將鹽腌的魚放置I周,進行殺菌,其后,通過將魚懸掛,失去多余的水分、脂成分,而且,懸掛魚的環境與用于進行通常殺菌的曬干不同,通過在溫度變化重復的自然環境下避開直射陽光而懸掛I年,其結果,可以在魚的內部使乳酸菌增殖。
[0024]由此,在本發明中,可以制造每Ig魚肉大量含有87.5%的乳酸菌的加工魚,而且,加工魚的制造時無需添加大量的乳酸菌,因此可以抑制制造成本,同時可以制造具有魚本來的口感的加工魚。
[0025]一般而言,乳酸菌分類為動物乳系的乳酸菌、植物系的乳酸菌和腸道系的乳酸菌(例如,日本乳酸菌學會編“乳酸菌與雙歧桿菌科學”2010年11月25發行),本發明是由加工魚使乳酸菌特異地增殖,生成與上述分類不同的海產品系或水產品系的乳酸菌。相對于一般的乳酸菌在25°C?40°C的培養溫度下培養、在0°C?20°C死滅,本發明所涉及的乳酸菌在自然環境下在I年的溫度變化重復的-10°C?50°C中生存并增殖。
【權利要求】
1.一種加工魚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增殖了乳酸菌的加工魚的制造方法,除去活魚的內臟,在內臟處塞入鹽,并且在魚體上涂滿鹽,在該狀態下放置規定期間,其后,在溫度變化重復的自然環境下將附著有鹽的狀態的魚體避開直射陽光而懸掛,放置規定期間,從而制造增殖了乳酸菌的加工魚。
【文檔編號】A23B4/02GK103607898SQ201280029363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16日
【發明者】大久保隆 申請人:株式會社新榮設計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