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魷魚保色與防脫皮的加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魷魚保色與防脫皮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魷魚進行原料解凍、分解;2)清洗;3)浸泡;4)漂燙水的配制;5)漂燙;6)冷卻;7)冷凍;8)包裝。本發明大大提高了魷魚漂燙后保色且不脫皮的效果,解決了魷魚色澤不好且易脫皮的難題,保持魷魚原有鮮美的營養風味,便于其在市場的銷售。
【專利說明】一種魷魚保色與防脫皮的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魷魚保色與防脫皮的加工方法,屬于一種水產品保色及防脫皮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漂燙魷魚容易出現的問題有兩點,一、漂燙后的色澤不好;二、漂燙后容易脫皮,嚴重影響了其外觀狀態,以至于影響到其銷售渠道,一直以來魷魚保色及防脫皮是一項難以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魷魚保色與防脫皮的加工方法,該方法大大提高了魷魚漂燙后保色且不脫皮的效果,是水產加工領域中一項獨特的加工技術。
[0004]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魷魚保色與防脫皮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5]I)將魷魚進行原料解凍、分解;
[0006]2)清洗;
[0007]3)浸泡:將重量份數為80?90份的魷魚、80?90份的冰水、3?5份的D-異抗壞血酸鈉,2?3份的食用鹽混合均勻后,進行攪拌,然后再浸泡8?12小時,且在浸泡過程中每一個小時攪拌一次,使魷魚充分浸泡,得到浸泡后的魷魚,備用;
[0008]4)漂燙水的配制:將重量份數為90?100份的淡水,5?10份的焦磷酸鈉混合在一起,然后加熱至95°C以上,得到漂燙水;
[0009]5)漂燙:將浸泡后的魷魚與漂燙水混合在一起進行漂燙,得到漂燙后的魷魚;其中,所述浸泡后的魷魚與所述漂燙水的重量份數比為90?100份:90?100份;
[0010]6)冷卻:將漂燙后的魷魚用冰水快速冷卻至中心溫度為10°C以下,即可;
[0011]7)冷凍;
[0012]8)包裝。
[001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大大提高了魷魚漂燙后保色且不脫皮的效果,解決了魷魚色澤不好且易脫皮的難題,保持魷魚原有鮮美的營養風味,便于其在市場的銷售。
[0014]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0015]進一步,所述進行攪拌的時間為10?20分鐘。
[0016]進一步,所述進行漂燙的時間為20?30秒。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以下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0018]實施例1[0019]一種魷魚保色與防脫皮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0]I)將魷魚進行原料解凍、分解;
[0021]2)清洗;
[0022]3)浸泡:將重量份數為80份的魷魚、80份的冰水、3份的D-異抗壞血酸鈉,2份的食用鹽混合均勻后,進行攪拌10分鐘,然后再浸泡8小時,且在浸泡過程中每一個小時攪拌一次,使魷魚充分浸泡,得到浸泡后的魷魚,備用;
[0023]4)漂燙水的配制:將重量份數為90份的淡水,5份的焦磷酸鈉混合在一起,然后加熱至95°C以上,得到漂燙水;
[0024]5)漂燙:將浸泡后的魷魚與漂燙水混合在一起進行漂燙20秒,得到漂燙后的魷魚;其中,所述浸泡后的魷魚與所述漂燙水的重量份數比為90份:90份;
[0025]6)冷卻:將漂燙后的魷魚用冰水快速冷卻至中心溫度為10°C以下,即可;
[0026]7)冷凍;
[0027]8)包裝。
[0028]實施例2
[0029]一種魷魚保色與防脫皮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30]I)將魷魚進行原料解凍、分解;
[0031]2)清洗;
[0032]3)浸泡:將重量份數為90份的魷魚、90份的冰水、5份的D-異抗壞血酸鈉,3份的食用鹽混合均勻后,進行攪拌20分鐘,然后再浸泡12小時,且在浸泡過程中每一個小時攪拌一次,使魷魚充分浸泡,得到浸泡后的魷魚,備用;
[0033]4)漂燙水的配制:將重量份數為100份的淡水,10份的焦磷酸鈉混合在一起,然后加熱至95°C以上,得到漂燙水;
[0034]5)漂燙:將浸泡后的魷魚與漂燙水混合在一起進行漂燙20?30秒,得到漂燙后的魷魚;其中,所述浸泡后的魷魚與所述漂燙水的重量份數比為100份:100份;
[0035]6)冷卻:將漂燙后的魷魚用冰水快速冷卻至中心溫度為10°C以下,即可;
[0036]7)冷凍;
[0037]8)包裝。
[0038]實施例3
[0039]一種魷魚保色與防脫皮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40]I)將魷魚進行原料解凍、分解;
[0041]2)清洗;
[0042]3)浸泡:將重量份數為85份的魷魚、87份的冰水、4份的D-異抗壞血酸鈉,2.5份的食用鹽混合均勻后,進行攪拌15分鐘,然后再浸泡10小時,且在浸泡過程中每一個小時攪拌一次,使魷魚充分浸泡,得到浸泡后的魷魚,備用;
[0043]4)漂燙水的配制:將重量份數為95份的淡水,8份的焦磷酸鈉混合在一起,然后加熱至95°C以上,得到漂燙水;
[0044]5)漂燙:將浸泡后的魷魚與漂燙水混合在一起進行漂燙25秒,得到漂燙后的魷魚;其中,所述浸泡后的魷魚與所述漂燙水的重量份數比為95份:97份;
[0045]6)冷卻:將漂燙后的魷魚用冰水快速冷卻至中心溫度為10°C以下,即可;[0046]7)冷凍;
[0047]8)包裝。
[0048]實施例4
[0049]一種魷魚保色與防脫皮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50]I)將魷魚進行原料解凍、分解;
[0051]2)清洗;
[0052]3)浸泡:將重量份數為90份的魷魚、83份的冰水、5份的D-異抗壞血酸鈉,2份的食用鹽混合均勻后,進行攪拌17分鐘,然后再浸泡11小時,且在浸泡過程中每一個小時攪拌一次,使魷魚充分浸泡,得到浸泡后的魷魚,備用;
[0053]4)漂燙水的配制:將重量份數為100份的淡水,9份的焦磷酸鈉混合在一起,然后加熱至95°C以上,得到漂燙水;
[0054]5)漂燙:將浸泡后的魷魚與漂燙水混合在一起進行漂燙20?30秒,得到漂燙后的魷魚;其中,所述浸泡后的魷魚與所述漂燙水的重量份數比為90份:100份;
[0055]6)冷卻:將漂燙后的魷魚用冰水快速冷卻至中心溫度為10°C以下,即可;
[0056]7)冷凍;
[0057]8)包裝。
[0058]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魷魚保色與防脫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重量份數為80?90份的魷魚、80?90份的冰水、3?5份的D-異抗壞血酸鈉,2?3份的食用鹽混合均勻后,進行攪拌,然后再浸泡8?12小時,且在浸泡過程中每一個小時攪拌一次,使魷魚充分浸泡,得到浸泡后的魷魚,備用; 2)將重量份數為90?100份的淡水,5?10份的焦磷酸鈉混合在一起,然后加熱至95°C以上,得到漂燙水; 3)將步驟I)中得到的浸泡后的魷魚與步驟2)中得到的漂燙水混合在一起進行漂燙,得到漂燙后的魷魚; 其中,所述浸泡后的魷魚與所述漂燙水的重量份數比為90?100份:90?100份; 4)將步驟3)中得到的漂燙后的魷魚用冰水快速冷卻至中心溫度為10°C以下,即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魷魚保色與防脫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I)中,所述進行攪拌的時間為10?20分鐘。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魷魚保色與防脫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3)中,所述進行漂燙的時間為20?30秒。
【文檔編號】A23L1/333GK103637262SQ201310625295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9日
【發明者】牟偉麗, 曹建峰, 孫盛娟, 張道旭, 李建利 申請人:蓬萊京魯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