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茶,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治癰功能的保健茶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癰病是指大部發生在表皮和皮肉之間、也有體內的,慢性和急性瘡面騷癢、或潰爛不收疤及化膿性疾病。特別是皮組織和皮下組織腐爛,醫療機構鑒定為體內癰,本病的特點是局部光軟無頭,紅腫疼痛(少數初起皮色不變、騷癢),腫脹范圍多數在6—9cm左右及以上,局部易潰,易斂,也易腫,易膿,多伴嚴重者會有惡寒、發熱、口渴等全身癥狀,一般不會損筋傷骨,也不會造成陷證。相當于西醫的體表淺表紅腫和膿腫、化膿性淋巴結炎。本病多發生于抵抗力低下的成人,尤其是中年和老年的患者為多。多數發生于腿、腳、手,血管脈離心臟較遠,也有在脂肪容易堆積的頸項、背部、腹部,大小可達6—9厘米或更大,初為彌漫性浸潤性紫紅斑,表面緊張發亮,觸痛明顯,之后局部出現多個膿頭,有較多膿栓和血性分泌物排出,伴有組織壞死和潰瘍形成,可見竇道,局部淋巴結腫大。臨床上患者自覺搏動性疼痛,可伴有發熱、畏寒、頭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癥狀,嚴重者可繼發毒血癥、敗血癥導致死亡。本病愈合緩慢,伴有瘢痕形成,由于瘡面難以愈合或雖經久收口,每易因損傷而復發,給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和經濟損失,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
然而,目前還沒有能有效治療癰的藥物,只能對病情起到減緩作用,且有的藥物對皮膚具有刺激性,有的藥物作用緩慢,有的藥物中含有激素,常用有依賴性,甚至會對身體有其他危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治癰功能的保健茶,該保健茶通過加入多種植物中草藥來提高飲用者的免疫力,特別是對于患有癰的病人,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療效,可以快速愈合瘡面,且對皮膚無其他負作用,能夠有效去腐生肌,明顯促進皮膚瘡面的愈合,減少瘢痕產生,提高愈合質量,經久飲用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有效避免病情復發,從而徹底治愈。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通過具有治癰功能的保健茶的制備方法,依據原料的不同性能進行合理配伍,強化中藥原料不同功效之間的協同作用,使得各原料的作用得到強化,保證了原料各組分有效成分的充分提取及或活性成分的保持,提高產品的療效和質量穩定性,且無任何副作用。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具有治癰功能的保健茶,其包括如下重量組分:
優選的,還包括土茯苓5~80份,羅漢果0.5~2份。
優選的,還包括金銀花2~45份,蒲公英5~45份。
優選的,還包括魚腥草5~80份,柴胡3~30份,仙鶴草3~50份。
優選的,還包括穿心蓮5~30份,甘草2~30份,當歸2~16份。
優選的,還包括三七3~15份,丹參2~20份,菝葜3~18份。
優選的,所述紅棗選用外徑大于1.5cm、全身通紅、沒有蟲斑和松軟部分的和田玉棗或若羌棗;所述桑枝選用生長1年且直徑為1.5~2cm的帶有嫩芽的枝條;所述羅漢果采用60~70天、果齡表皮呈黃綠色的新鮮果。
優選的,上述各個原料采用曬干或烘干后的脫水原料。
優選的,還包括蟾酥0.015~0.03份,蛇蛻1~8份。
一種具有治癰功能的保健茶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靈芝、紅棗、枸杞、桑葉或桑枝、黃芪、天花粉、雞矢藤、葛根、土茯苓、羅漢果、金銀花、蒲公英、魚腥草、柴胡、仙鶴草、穿心蓮、甘草、當歸、丹參、菝葜、三七分別進行清洗、初步脫水、清除雜質、二次脫水及剪切后待用;
步驟二、將蟾酥干燥后研磨成顆粒待用,蟾酥顆粒的粒度為100~800μm;
步驟三、將靈芝根部切除1-2cm并切成薄片;將桑葉洗凈烘干或曬干研成粉或片,將桑枝去除葉片后切成節段,并沿節段軸向切開;將新鮮的羅漢果放置在室內10-13天后用微波烤干;
步驟四、按如下重量組分的配方稱取原料:
將上述原料混合均勻后殺菌30~60min,分包封裝得到保健茶。
上述配方中,靈芝可養心安神,養肺益氣,理氣化淤、滋肝健脾。主治虛勞體弱,神疲乏力,心悸失眠,頭目昏暈,久咳氣喘,食欲不振,反應遲鈍,呼吸短促等癥,靈芝含有的“鍺”,能使人體血液吸收氧的能力增加1.5倍,因此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并有延緩老化的作用,還有增強皮膚本身修護功能的功效,可用于各種慢性病所致的面色黃萎及由于氣血不足而致的面部光澤等癥;靈芝所含有機鍺可誘導人體產生并激活NK細胞和巨噬細胞活性,參與免疫調節,同時,靈芝中的多糖具有雙向調節機體免疫力,抗腫瘤和護肝的作用;靈芝中的生物堿可以抗炎鎮痛;靈芝孢子粉能止血、排毒、抗氧。紅棗中大棗多糖是重要的活性物質,其有明顯的補體活性和促進淋巴細胞增殖作用,可提高機體免疫力。枸杞子可以扶正固本和扶正怯邪,不但增強機體功能,促進健康恢復,而且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抵御病邪的侵害,增強機體對各種有害刺激的適應能力。桑葉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促進新陳代謝、血液循環、消除疲勞,對于癰還有特別的治療作用,清洗磨碎后外敷與皮膚上,可以用于治療癰瘡,《仁齋直指方》中記載,治癰口不斂:經霜黃桑葉,為末敷之。黃芪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黃芪、膜莢黃芪的根,具有補氣固表、利水退腫、托毒排膿,脫毒、生肌的功效,適用于血痹、浮腫、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等癥,蜜炙黃芪有補氣、養血、益中功效。天花粉用于癰腫瘡瘍,對瘡瘍未潰者有消腫作用,已潰膿出不暢者有排膿作用,但均以熱毒熾盛者為宜,常與連翹、蒲公英、浙貝母等藥同用。治背疽:鮮雞矢藤二兩,酒水煎服;渣或另用鮮葉搗爛敷患處。雞矢藤具有祛風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導滯,除濕消腫作用,另外可以用雞矢藤葉或嫩芽擦癰瘡患處,可以有效治療癰瘡。葛根具有清膩解熱,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能改善便秘,清除體內毒素,減少癌病的發生,常食葛根能調節人體機能,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抗衰延年。土茯苓因其解毒利濕,善治瘡毒。金銀花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它性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金銀花既能宣散風熱,還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種熱性病,如身熱、發疹、發斑、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等癥,均效果顯著。蒲公英具有治熱毒、癰腫、瘡瘍、內癰的功效。魚腥草味辛,性寒涼,歸肺經,能清熱解毒、消腫療瘡、利尿除濕、清熱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實熱、熱毒、濕邪、疾熱為患的肺癰、瘡瘍腫毒、痔瘡便血、脾胃積熱等。現代藥理實驗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利尿等作用。穿心蓮水煎劑在體外能提高外周血白細胞吞噬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能力。有報道口服穿心蓮能使腫瘤病人及其它病人或健康人對舊結核菌素所致皮膚延緩型超敏反應增強,顯著提高免疫功能。三七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消腫定痛、滋補強壯、抗疲勞、耐缺氧、抗衰老、降血脂、降血糖、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等作用。蟾酥對癰具有顯著的療效,《藥籨啟秘》蟾酥散中記載,治癰疽初起,木腫作痛,皮色不紅者:酥片一錢,蝎尾四錢,甲片、蜈蚣、藤黃、雄黃、乳香、沒藥、川烏各二錢,草烏一錢,銀朱二錢,麝香三分,也可以研極細末,摻膏藥內貼;《日華子本草》中記載:丹參有排膿止痛,生肌長肉,破宿血,補新生血,惡瘡疥癬,癭贅腫毒,丹毒的功效,對治療癰有不錯的療效;當歸具有去諸瘡瘍腫結,治金瘡惡血,溫中潤燥止痛的功效,主治癰疽瘡瘍;菝葜具有利濕去濁、祛風除痹、解毒散瘀的作用,用于治療小便淋濁、帶下量多、風濕痹痛、疔瘡癰腫等作用。蛇蛻具有治疔瘡、癰疽的療效,《千金方》中記載,蛇蛻皮如雞子大,以水四升,煮三、四沸,去渣,頓服;燒蛇蛻皮灰,以雞子清和涂之以治癰瘡。仙鶴草具有收斂止血、截瘧、止痢、解毒的功效,用于咳血、吐血、治流鼻血有特效、瘧疾、脫力勞傷、癰腫。
本發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選取的二十三種中藥原料配比合理,對原料只做了清洗和脫水,最大化的保持了各原料的原始成分,制成茶品,使用方便,提高飲用者的免疫力,以增強抗抗病菌能力,并且,保健茶中富含多種營養物質,經久飲用可以延年益壽;
特別是對于癰病患者具有顯著的療效,快速抑制病菌蔓延、逐步消滅病菌,起到快速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快速愈合瘡面,且對皮膚無其他負作用,能夠有效去腐生肌,明顯促進皮膚瘡面的愈合,減少瘢痕產生,提高愈合質量,有效避免病情復發,從而徹底治愈。
本發明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發明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應當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術語并不配出一個或多個其它元件或其組合的存在或添加。
<實例1>
按照如下配方的重量組分稱取原料:
所述紅棗選用外徑大于1.5cm、全身通紅、沒有蟲斑和松軟部分的田玉棗或若羌棗;所述羅漢果采用60~70天、果齡表皮呈黃綠色的新鮮果。將靈芝、紅棗、枸杞、桑葉、黃芪份、天花粉、雞矢藤、葛根、土茯苓、羅漢果、金銀花、蒲公英、魚腥草、柴胡、仙鶴草、穿心蓮、甘草、當歸、丹參、菝葜、三七、蛇蛻分別進行清洗、初步脫水、清除雜質、二次脫水及剪切后待用,初步脫水可以采用攤開初曬,二次脫水可以是攤開復曬、烘干,將各原料切片或破碎,將蟾酥干燥后研磨成顆粒待用,蟾酥顆粒的粒度為100~800μm;將靈芝根部切除1-2cm并切成薄片;將桑葉洗凈烘干或曬干研成粉或片,將新鮮的羅漢果放置在室內10天后用微波烤干。
將本實例制備的保健茶應用于臨床治療:
賀某,女,62歲,兩腿膝關節以下生癰十三年多。
查體:兩腿膝關節以下90%以上瘡面,瘡面淡黃色滲液,皮內化膿,瘡面周邊潰爛,無再生功能。
處理:每日一包,用2升水浸泡2小時后,使得各原料成分充分滲出,煮開15分鐘以上后開始飲用,飲用完后再添加滿2升水繼續煮,之后再飲用,直到無味為止。也可用保溫器皿將沸水沖泡,封蓋2小時后到藥效成分基本滲出后飲用,飲用完后再沖泡,直到無味為止。每日喝5—8次以上。7天后瘡面開始愈合,喝3個半月后徹底根治,無后遺癥,療效滿意,無疤痕。
<實例2>
按照如下配方的重量組分稱取原料:
所述紅棗選用外徑大于1.5cm、全身通紅、沒有蟲斑和松軟部分的田玉棗或若羌棗;所述桑枝選用生長1年且直徑為1.5~2cm的帶有嫩芽的枝條;所述羅漢果采用60~70天、果齡表皮呈黃綠色的新鮮果。將靈芝、紅棗、枸杞、桑葉和桑枝、黃芪份、天花粉、雞矢藤、葛根、土茯苓、羅漢果、金銀花、蒲公英、魚腥草、柴胡、仙鶴草、穿心蓮、甘草、當歸、丹參、菝葜、三七、蛇蛻分別進行清洗、初步脫水、清除雜質、二次脫水及剪切后待用,初步脫水可以采用攤開初曬,二次脫水可以是攤開復曬、烘干,將各原料切片或破碎,將蟾酥干燥后研磨成顆粒待用,蟾酥顆粒的粒度為100~800μm;將靈芝根部切除1-2cm并切成薄片;將桑枝去除葉片后切成節段,并沿節段軸向切開;將新鮮的羅漢果放置在室內11天后用微波烤干。
將本實例制備的保健茶應用于臨床治療:
張某某,男,54歲,兩小腿生癰12年。
查體:兩腿腫脹生瘡,有多處瘡面,瘡面淡黃色滲液,皮內化膿,皮膚色素沉著,顏色暗紫,肉芽組織暗紅老化,高處皮膚,無再生功能。
處理:每日一包,用2升水浸泡2小時,使得各原料成分充分滲出,煮開15分鐘以上后開始飲用,飲用完后再添加滿2升水繼續煮,之后再飲用,直到無味為止。每日喝10次以上。配合用涼沸水洗瘡面,用鮮雞矢藤葉搗爛用汁擦癰瘡患處,同時用桑葉研細傅于患處;同時用蛇蛻研細傅于患處,3天后瘡面開始愈合,并化腐生肌,使用3個半月后徹底根治,無瘢痕,療效滿意。
<實例3>
按照如下配方的重量組分稱取原料:
所述紅棗選用外徑大于1.5cm、全身通紅、沒有蟲斑和松軟部分的田玉棗或若羌棗;所述桑枝選用生長1年且直徑為1.5~2cm的帶有嫩芽的枝條;所述羅漢果采用60~70天、果齡表皮呈黃綠色的新鮮果。將靈芝、紅棗、枸杞、桑葉、黃芪份、天花粉、雞矢藤、葛根、土茯苓、羅漢果、金銀花、蒲公英、魚腥草、柴胡、仙鶴草、穿心蓮、甘草、當歸、丹參、菝葜、三七、蛇蛻分別進行清洗、初步脫水、清除雜質、二次脫水及剪切后待用,初步脫水可以采用攤開初曬,二次脫水可以是攤開復曬、烘干,將各原料切片或破碎,將蟾酥干燥后研磨成顆粒待用,蟾酥顆粒的粒度為100~800μm;將靈芝根部切除1-2cm并切成薄片;將桑葉洗凈烘干或曬干研成粉或片;將新鮮的羅漢果放置在室內10-13天后用微波烤干。
將本實例制備的中藥膏劑應用于臨床治療:
熊某,男,65歲,大腿處生癰10年多,瘡面積約10cm*15cm,壞死組織與正常組織分離。
處理:切除壞死組織,增加保健茶用量,用2升水浸泡2小時,使得各原料成分充分滲出,煮開15分鐘以上后開始飲用,飲用完后再添加滿2升水繼續煮,之后再飲用,直到無味為止。每日喝10次以上。配合用涼沸水洗瘡面,用鮮雞矢藤葉搗爛用汁擦癰瘡患處,同時用桑葉研細傅于患處;同時用蛇蛻研細傅于患處,飲用該保健茶15天后瘡面開始愈合,壞死組織脫落減少,新肉芽組織開始逐漸生長,持續飲用5月后徹底根治,無瘢痕,療效滿意,無疤痕,皮膚具有再生功能和彈性。
由上所述,本發明選取的二十三種中藥原料配比合理,只對原料只做了清洗和脫水,最大化的保持了各原料的原始成分,制成茶品,使用方便,提高飲用者的免疫力,以增強抗抗病菌能力,并且,保健茶中富含多種營養物質,經久飲用可以延年益壽;特別是對于癰病患者具有顯著的療效,快速抑制病菌蔓延、逐步消滅病菌,起到快速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快速愈合瘡面,且對皮膚無其他負作用,能夠有效去腐生肌,明顯促進皮膚瘡面的愈合,減少瘢痕產生,提高愈合質量,有效避免病情復發,從而徹底治愈。
盡管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發明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發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實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