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石斛蘭香紅茶,屬于飲品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石斛為蘭科植物,其味甘、平、入胃、肺、腎經,具有生津益胃,清熱疏風,養陰強腎,益氣除熱,補腎積精,開胃健脾,通絡散結,活血化瘀等功效。民間常用作茶葉代用品,多飲有利于清熱、健胃、養陰。茶葉是我國的傳統飲品,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常飲、常備的飲料,不僅具有生津止喝、醒腦明目、抗疲勞、清熱、利尿的作用,還有降血脂、降膽固醇等多種功效。
身體長期處于疲勞狀態,會造成體內激素代謝失調、神經系統調節功能異常、免疫力減低,會引起肩膀酸痛、頭痛等自律神經失調癥狀。癥狀強烈的人,較一般人患呼吸道、消化系統、循環器官等感染癥的機會要多許多。患有血管、心臟等疾病的人,如果平時操勞過度,可能導致猝死。因此,疲勞需要進行治療。
現有技術中已經存在將石斛與茶葉混合在一起制成保健的石斛茶,用于緩解疲勞,具體如中國專利(CN103931809A)公開的石斛紅茶僅是將石斛與紅茶按一定重量份混合在一起進揉捻、發酵、提香制成。然而在這種石斛紅茶的原料石斛與茶葉混合后需要經過較為復雜的揉捻以及微波提香,生產過程較為繁瑣,且石斛與茶葉僅是物理狀態下的混合,因此該石斛紅茶的香味及保健功效較為平常。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僅具有濃郁的石斛蘭香氣,還具有較好抗抑郁效果的石斛蘭香紅茶。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石斛蘭香紅茶,所述的石斛蘭香紅茶通過石斛與茶樹先通過菌根化石斛苗茶樹仿野生栽培方法共生互養,再采摘鮮石斛花與新鮮茶葉一起窨制、發酵、烘焙制得。
石斛與茶樹先共生互養為中國專利(公開號為CN 103918551 A)中的菌根化石斛苗茶樹仿野生栽培方法:菌根真菌的發酵培養;石斛組培苗的培養;石斛苗與菌根真菌的共生栽培;菌根化的石斛苗煉苗方法;石斛組培苗與茶樹附生栽培方法。本發明石斛蘭香紅茶中的石斛與茶樹均來自通過菌根化石斛苗茶樹仿野生栽培方法形成的鐵皮石斛附生茶樹生態栽培茶園,依靠茶葉容易吸收氣味的原理,石斛與茶樹共生互養。在石斛附生茶樹茶園中,石斛花期4-5個月,對茶葉長時間自然熏染,茶與石斛在相生相融的共同環境下默默發生代謝物質流與生物信息流的交互滲透,且茶樹及茶葉化學中的萜烯類、棕櫚酸具有很強的吸附異味的特性,也是很好的定香劑,茶青經長時間吸收石斛花香,大幅度提高石斛蘭香紅茶的蘭香氣。另外又將鮮茶葉與石斛花一起窨制、發酵、烘焙,對茶葉進行二次加香,使茶葉具有馥郁的石斛蘭香氣,并且具有較好的抗抑郁效果,非常適合受霧霾影響人群飲用。
本發明石斛蘭香紅茶中所述的新鮮茶葉為采摘自鐵皮石斛附生茶樹生態栽培茶園的新鮮茶葉芽頭或一芽一至三葉片。所述的鮮石斛花為采摘自鐵皮石斛附生茶樹生態栽培茶園的鮮石斛花。
所述的窨制具體包括:將新鮮茶葉通過通透式萎凋制成萎凋茶葉,再將鮮石斛花與萎凋茶葉先混合,在10-60℃下窨制0.1-48小時;將窨制后的石斛花茶烘干除去水分,再進行5-60min的揉捻。本發明中采用的是鮮石斛花,不需要經任何處理,也無需要求石斛花的含水量。現有中的石斛紅茶在石斛與茶葉混合后進行揉捻,而本發明石斛蘭香紅茶在鮮石斛花與萎凋茶葉混合后先進行窨制。窨制與揉捻不同,窨制的原理主要是將鮮花吐香讓茶坯進行吸收花香的一個工程。成熟的鮮花會在溫度及水份、空氣等因素下釋放出花芳香的物質。隨后茶坯經過人工的操作下讓其進行物理吸附的一個過程。
作為優選,萎凋茶葉與鮮石斛花重量比為100∶20-50。
在本發明石斛蘭香紅茶中若鮮石斛花含量過多,香氣太濃,影響最終石斛蘭香紅茶中的氣味和口感;若鮮石斛花含量過少,制作后石斛蘭香紅茶中的香氣不足。
所述通透式萎凋的溫度為20-35℃,時間為1.5-6小時,使鮮茶葉呈現萎蔫狀態。20-35℃的通透式萎凋是通過自然萎凋的方法。低于20℃下萎凋時間較長,影響效率。
所述的發酵具體包括:將揉捻后的石斛花茶于18-60℃下靜止發酵2-10h。若是溫度低于15℃則不會發酵,若是溫度高于62℃則會發生糊化,因此,本發明選擇在18-60℃下靜止發酵。
所述的烘焙具體包括:將發酵后的石斛花茶于20-125℃下進行第一次烘焙,得到石斛花茶半產品;再從石斛花茶半產品中將石斛花茶篩選出花瓣,然后于50-280℃下進行第二次烘焙,即得石斛蘭香紅茶。
本發明的烘焙中采用兩次烘焙,第一次烘焙是正常烘培,主要為了讓石斛花的香氣成分全部揮發,讓石斛鮮花香味滲透進茶葉,達到香味穩定的效果。第二次烘焙是對茶葉本身復烤提香,是綜合提高整體的香氣。而不同的溫度決定著最終茶葉的香氣。現有技術中的石斛紅茶也有采用兩次烘培,但是一般為第一次高溫烘培,第二次低溫烘培,剛好與本發明相反,其原因在于,現有技術中的石斛紅茶并未使用石斛鮮花作為原材料,而本申請時將新鮮的石斛花與新鮮茶葉作原料,因為最初原料為新鮮花與新鮮茶葉,所以第一次烘培的溫度要低于第二次烘培溫度,讓石斛鮮花香味滲透進茶葉,并達到香味穩定的效果。若本發明第一次烘培的溫度要高于第二次烘培溫度,則會使新鮮花與新鮮茶葉中的香氣及水分快速散發從而影響最終石斛茶的香味及功效。
作為優選,第一次烘焙的溫度為50-80℃,時間為1-10h。
作為優選,第二次烘焙的溫度為80-200℃,時間為0.1-10h。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石斛蘭香紅茶中的石斛與茶樹均來自石斛與茶樹附生茶園,依靠茶葉容易吸收氣味的原理,石斛與茶樹共生互養,對茶葉長時間自然熏染,茶青經長時間吸收石斛花香,大幅度提高石斛蘭香紅茶的蘭香氣,再將鮮茶葉與石斛花一起窨制、發酵、烘焙,對茶葉進行二次加香,使茶葉具有馥郁的石斛蘭香氣,并且具有較好的抗抑郁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實施例1
一種石斛蘭香紅茶,石斛與茶樹先通過中國專利(公開號為CN 103918551 A)中所述的菌根化石斛苗茶樹仿野生栽培方法共生互養,再采摘鐵皮石斛附生茶樹生態栽培茶園的新鮮茶葉芽頭和鮮石斛花。
將新鮮茶葉在28℃下通過通透式萎凋3小時使新鮮茶葉呈現萎蔫狀態制成萎凋茶葉,再將鮮石斛花與萎凋茶葉按重量比100∶30先混合,在30℃下窨制20小時;將窨制后的石斛花茶烘干除去水分,再進行40min的揉捻。
將揉捻后的石斛花茶于35℃下靜止發酵5h。
將發酵后的石斛花茶于70℃下第一次烘焙3h,得到石斛花茶半產品;再從石斛花茶半產品中將石斛花茶篩選出花瓣,然后于150℃下第二次烘焙3h,即可得本發明石斛蘭香紅茶。
實施例2
一種石斛蘭香紅茶,石斛與茶樹先通過中國專利(公開號為CN 103918551 A)中所述的菌根化石斛苗茶樹仿野生栽培方法共生互養,再采摘鐵皮石斛附生茶樹生態栽培茶園的一芽一葉片的新鮮茶葉和鮮石斛花。
將新鮮茶葉在25℃下通過通透式萎凋4小時使新鮮茶葉呈現萎蔫狀態制成萎凋茶葉,再將鮮石斛花與萎凋茶葉按重量比100∶40先混合,在40℃下窨制10小時;將窨制后的石斛花茶烘干除去水分,再進行50min的揉捻。
將揉捻后的石斛花茶于50℃下靜止發酵3h。
將發酵后的石斛花茶于60℃下第一次烘焙5h,得到石斛花茶半產品;再從石斛花茶半產品中將石斛花茶篩選出花瓣,然后于130℃下第二次烘焙2h,即可得本發明石斛蘭香紅茶。
實施例3
一種石斛蘭香紅茶,石斛與茶樹先通過中國專利(公開號為CN 103918551 A)中所述的菌根化石斛苗茶樹仿野生栽培方法共生互養,再采摘鐵皮石斛附生茶樹生態栽培茶園的一芽一葉片的新鮮茶葉和鮮石斛花。
將新鮮茶葉在30℃下通過通透式萎凋2小時使新鮮茶葉呈現萎蔫狀態制成萎凋茶葉,再將鮮石斛花與萎凋茶葉按重量比100∶25先混合,在50℃下窨制5小時;將窨制后的石斛花茶烘干除去水分,再進行20min的揉捻。
將揉捻后的石斛花茶于30℃下靜止發酵8h。
將發酵后的石斛花茶于55℃下第一次烘焙8h,得到石斛花茶半產品;再從石斛花茶半產品中將石斛花茶篩選出花瓣,然后于180℃下第二次烘焙1h,即可得本發明石斛蘭香紅茶。
實施例4
一種石斛蘭香紅茶,石斛與茶樹先通過中國專利(公開號為CN 103918551 A)中所述的菌根化石斛苗茶樹仿野生栽培方法共生互養,再采摘鐵皮石斛附生茶樹生態栽培茶園的新鮮茶葉芽頭和鮮石斛花。
將新鮮茶葉在20℃下通過通透式萎凋6小時使新鮮茶葉呈現萎蔫狀態制成萎凋茶葉,再將鮮石斛花與萎凋茶葉按重量比100∶20先混合,在60℃下窨制30小時;將窨制后的石斛花茶烘干除去水分,再進行5min的揉捻。
將揉捻后的石斛花茶于18℃下靜止發酵10h。
將發酵后的石斛花茶于125℃下第一次烘焙1h,得到石斛花茶半產品;再從石斛花茶半產品中將石斛花茶篩選出花瓣,然后于280℃下第二次烘焙0.1h,即可得本發明石斛蘭香紅茶。
實施例5
一種石斛蘭香紅茶,石斛與茶樹先通過中國專利(公開號為CN 103918551 A)中所述的菌根化石斛苗茶樹仿野生栽培方法共生互養,再采摘鐵皮石斛附生茶樹生態栽培茶園的一芽三葉片的新鮮茶葉和鮮石斛花。
將新鮮茶葉在35℃下通過通透式萎凋1.5小時使新鮮茶葉呈現萎蔫狀態制成萎凋茶葉,再將鮮石斛花與萎凋茶葉按重量比100∶50先混合,在10℃下窨制3小時;將窨制后的石斛花茶烘干除去水分,再進行60min的揉捻。
將揉捻后的石斛花茶于60℃下靜止發酵2h。
將發酵后的石斛花茶于20℃下第一次烘焙10h,得到石斛花茶半產品;再從石斛花茶半產品中將石斛花茶篩選出花瓣,然后于50℃下第二次烘焙10h,即可得本發明石斛蘭香紅茶。
石斛蘭香紅茶抗抑郁藥效學試驗
(一)試驗材料
1、中國專利(申請號:201410024653.3)中的石斛紅茶。
2、試驗動物:SD大鼠
(二)試驗方法
1、動物分組
動物適應性飼養1周后,采用Open-field方法進行行為學評價,選擇評分相近的大鼠72只進行試驗,每組12只。(1)正常對照組:給予普通飼料,正常飲水;(2)抑郁組:給予石斛紅茶干預。慢性不可預見性應激(CUMS)。(3)抑郁治療組:在抑郁組的基礎上加石斛蘭香紅茶干預。
2、檢測NO、ET、MDA、SOD。
3、統計學處理
匯總資料,全部資料錄入計算機,采用SPSS 11.5 for windows,多組間采用方差分析,兩組間采用T檢驗進行數據分析。
(三)試驗結果
分組時,各組大鼠均健康活潑,毛發光澤,兩組間體重無顯著差異。造模后,抑郁組較正常對照組體重減輕,活動減少,毛發干枯,無光澤。血清NO、ET、MDA、SOD檢測:與正常對照組相比,抑郁對照組血清MDA均顯著升高(p<0.05),各組SOD明顯下降,NO和ET改變不明顯。應用石斛蘭香茶干預后,SOD明顯升高,與抑郁模型組比有明顯差異:(a)p<0.05,(b)p<0.01,(c)p<0.001。
本研究表明石斛蘭香茶能夠升高慢性應激大鼠血漿中SOD活性,并降低慢性應激大鼠血漿中MDA含量,提示石斛蘭香茶的抗抑郁作用可能與其增強抗氧化酶活性、清除體內過多的自由基、抗脂質過氧化有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