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屠宰加工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螺旋豬蹄浸燙機。
背景技術:
豬蹄是指豬的腳部(蹄)和小腿,在中國又叫元蹄,在華人世界中,豬蹄是豬常被人食用的部位之一,有多種不同的烹調作法。豬蹄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質,脂肪含量也比肥肉低。它能防治皮膚干癟起皺、增強皮膚彈性和韌性,對延緩衰老和促進兒童生長發育都具有特殊意義。為此,人們把豬蹄稱為“美容食品”和“類似于熊掌的美味佳肴”。對豬蹄使用前需要對豬蹄進行浸燙、脫毛后進行初加工。由于我國屠宰加工設備制造行業起步較晚與發達國家同類設備相比較比較落后。對豬蹄浸燙處理,以往的方式是采取在鍋中或池槽子內用水加熱浸燙,并人工撈取,此種操作方法費工費時,效率低下,勞動強度特別大,而且溫度難以控制,對豬蹄的浸燙程度也難以掌握,往往取決于人工對在熱水中豬蹄攪拌的程度和浸燙火候的判斷,否則就會造成底層豬蹄與上層豬蹄浸燙效果差異大,而影響下道工序豬蹄脫毛效果,另外這種方式作業過程中熱量損失較大,作業環境較差,存在安全隱患,效率低不適合流水線生產作業,更不利于豬蹄浸燙的批量化和自動化生產。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螺旋豬蹄浸燙機,所述新型螺旋豬蹄浸燙機結構簡單,能夠實現豬蹄的批量化和自動化生產,節省勞動力,工作效率高,能夠實現對水溫的自動控制,不必人工撈取,熱量損失少,能夠改善工作環境,實現流水線生產。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新型螺旋豬蹄浸燙機,包括機架、動力裝置和筒體,所述動力裝置和筒體設置在機架上,所述筒體內設置螺旋驅動輥,所述螺旋驅動輥的一端與動力裝置連接,所述筒體上設置進水管,所述筒體的端面底部設置排污口,所述螺旋驅動輥包括轉軸、螺旋筋和加強筋,所述螺旋筋螺旋圍繞在轉軸的周圍,加強筋連接在螺旋筋和轉軸之間,所述筒體的一端面上設置進料口,所述筒體的另一端面設置出料口。根據水溫和豬蹄在熱水中的浸燙時間來調整動力裝置,以滿足轉軸的轉速要求;機架用于支承筒體、動力裝置,所述機架整體由不銹鋼方管焊接制成。當筒體內的熱水達到一定的臟污程度時,排污口可以用于排出臟污的熱水,并通過進水管更換新的熱水;進水管與水源連接,根據筒體內熱水消耗程度確定是否加水,確保豬蹄完全浸入在熱水中充分浸燙。豬蹄從進料口進入筒體內,轉軸在動力裝置的驅動下,開始旋轉,進而使得加強筋和螺旋筋也作旋轉運動,豬蹄從進料口逐漸被推送到出料口,實現了流水作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勞動成本。同時,在豬蹄被推送到出料口的過程中,筒體上進水管中會補充熱水,使豬蹄浸燙達到理想效果,便于豬蹄脫毛達到既干凈又省時還能保證肉品品質的要求,通過研究熱水溫度保持在60±1℃為最佳溫度。加強筋彼此兩根相鄰間保持一定間隙,這樣既避免了豬蹄的遺漏和相對過密時形成較大的阻力,也避免了因阻力過大使筒體內水體流動不順,造成熱水外溢現象,所述螺旋驅動輥為鏤空結構,能夠使筒體內各處水相互流動,促使筒體內水溫均勻有利于改善浸燙效果。
進一步的,為了保證筒體內的水為60±1℃,所述筒體上設置蒸汽管道。蒸汽管道由電磁控制閥和鋼管組成,用于連接熱源并對筒體的水進行高溫蒸汽加熱,達到豬蹄浸燙水溫要求。
進一步的,為了保證筒體內的水為60±1℃,所述筒體內設置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能將筒體內的溫度信息反饋到控制系統,由控制系統判斷是否打開蒸汽管道電磁閥,使筒體內水溫始終保持在60±1℃之間,使豬蹄浸燙達到理想效果,便于豬蹄脫毛達到既干凈又省時還能保證肉品品質要求。
進一步的,所述筒體設置排污口的端面低于筒體的另一端面。豬蹄在轉軸的作用下不斷推送到出料口的過程中,要克服豬蹄與豬蹄、豬蹄與熱水之間的阻力,當筒體兩端不一樣高時,一般筒體與水平方向成20°左右的夾角,能夠確保豬蹄與熱水進行充分接觸,保證豬蹄浸燙的質量。
進一步的,為了避免普通材料在特殊環境下生銹和對豬蹄品質的污染對口感產生影響或者對身體產生危害,所述轉軸材料為厚壁不銹鋼管,所述加強筋材料為不銹鋼圓鋼,所述螺旋筋材料為不銹鋼筋。
進一步的,動力裝置包括變頻電機、鏈輪和鏈條,所述變頻電機通過鏈輪和鏈條傳動與螺旋驅動輥連接。變頻電機能夠實現電機轉速的調節,豬蹄的浸燙時間的長短和筒體內水溫確定后,變頻電機能夠實現電機轉速的調節,以滿足豬蹄浸燙時間和筒體水溫的要求。
進一步的,為了防止筒體生銹,污染豬蹄、影響口感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所述筒體為不銹鋼板卷制而成,兩端帶有封板。兩端的封板即為筒體的兩個端面,這種結構的筒體結構簡單,便于加工,成本低,而且能夠起到防止生銹的作用。
進一步的,為了方便觀察筒體內豬蹄的浸燙情況,所述筒體上部設置觀察口,所述觀察口與所述筒體密封。觀察口通過周圍設置硅膠密封板實現與筒體的密封,所述筒體只有進料口和出料口與外界相通,并且開口尺寸較小,相對于傳統的豬蹄浸燙方式,熱量損失少,連續自動化生產作業產量高,生產環境好,豬蹄浸燙效果好脫毛效果明顯改善。觀察口與筒體實現密封,能防止筒體內的熱量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影響豬蹄的浸燙效果,同時能夠節約能源。
進一步的,所述進料口設置在所述筒體排污口的端面上。豬蹄推送過程中,豬蹄在重力和螺旋驅動輥的作用下,實現不斷翻轉,能夠實現豬蹄與熱水充分接觸,由于排污口端面的筒體低,豬蹄從筒體較低的一端進料口被推送到高處的出料口,能夠進一步增加豬蹄和熱水接觸的時間,使得豬蹄能夠更加充分進行浸燙。
進一步的,為了便于豬蹄的進料和出料,所述進料口與出料口均向上傾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筒體只有進料口和出料口與外界相通,并且開口尺寸較小,相對于傳統的豬蹄浸燙方式,熱量損失少,連續自動化生產作業產量高,生產環境好,豬蹄浸燙效果好脫毛效果明顯改善。
2、所述新型螺旋豬蹄浸燙機結構簡單,能夠實現豬蹄的批量化和自動化生產,節省勞動力,工作效率高,能夠實現對水溫的自動控制,不必人工撈取,熱量損失少,能夠改善工作環境,實現流水線生產。
3、加強筋彼此兩根相鄰間保持一定間隙,這樣既避免了豬蹄的遺漏和相對過密時形成較大的阻力,也避免了因阻力過大使筒體內水體流動不順,造成熱水外溢現象。
4、變頻電機能夠實現電機轉速的調節,以滿足豬蹄浸燙時間和筒體水溫的要求。
5、豬蹄推送過程中,豬蹄在重力和螺旋驅動輥的作用下,實現不斷翻轉,能夠實現豬蹄與熱水充分接觸。
6、當筒體兩端不一樣高時,一般筒體與水平方向成20°左右的夾角,能夠確保豬蹄與熱水進行充分接觸,保證豬蹄浸燙的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新型螺旋豬蹄浸燙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圖3為圖1的右視圖。
圖中:1、動力裝置,2、機架,3、筒體,4、觀察口,5、進料口,6、出料口,7、蒸汽管道,8、溫度傳感器,9、進水管,10、排污口,11、加強筋,12、軸承座,13、螺旋筋,14、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一:
如圖1且結合圖2和圖3,在使用螺旋豬蹄浸燙機前,首先檢查設備接地是否良好,各傳動部件是否松動,空運轉時是否有異響,動力裝置1運轉方向是否正確,筒體3內水位和水溫是否達到要求,觀察口4是否關閉嚴密,各管道及閥門是否出現泄漏。
沒有出現上述異常現象并且各項要求均達到標準時,啟動控制系統,使動力傳動系統運轉,此時,豬蹄由進料口5投入,加入的豬蹄數量和快慢應與螺旋驅動輥11的旋入量相匹配,避免過多的加入而溢出或者加入量不足而設備處于低負荷運轉。
豬蹄在筒體3內由轉軸14勻速推進,均勻浸燙推到出料口6,其浸燙時間的長短由設定的筒體3內水溫和變頻電機的旋轉速度確定;筒體3只有進料口5和出料口6與外界相通,并且開口尺寸較小,相對于傳統的豬蹄浸燙方式,熱量損失少,連續自動化生產作業產量高,生產環境好,豬蹄浸燙效果好脫毛效果明顯改善。
一種新型螺旋豬蹄浸燙機,包括機架2、動力裝置1和筒體3,所述動力裝置1和筒體3設置在機架2上,所述筒體3內設置轉軸14,所述轉軸14的一端與動力裝置1連接,所述筒體3上設置進水管9,所述筒體3的端面底部設置排污口10,轉軸14所述螺旋驅動輥包括轉軸14、螺旋筋13和加強筋11,所述螺旋筋13螺旋圍繞在轉軸14的周圍,加強筋11連接在螺旋筋13和轉軸14之間,所述筒體3的一端面上設置進料口5,所述筒體3的另一端面設置出料口6;所述筒體3上設置蒸汽管道7,所述筒體3內設置溫度傳感器8,所述筒體3設置排污口的端面低于筒體3的另一端面,所述轉軸14材料為厚壁不銹鋼管,所述加強筋11材料為不銹鋼圓鋼,所述螺旋筋13材料為不銹鋼筋,所述筒體3為不銹鋼板卷制而成,兩端帶有封板;所述動力裝置1包括變頻電機、鏈輪和鏈條,所述變頻電機通過鏈輪和鏈條傳動與轉軸14連接,所述筒體3上部設置觀察口4,所述觀察口4與所述筒體3密封,所述進料口5設置在所述筒體排污口的端面上,所述進料口5與出料口6均向上傾斜,所述動力裝置1設置在所述筒體3左側,所述轉軸14兩端設置軸承座,用于支撐轉軸14兩軸端,保證螺旋驅動輥運轉靈活。
根據水溫和豬蹄在熱水中的浸燙時間來調整動力裝置1,以滿足轉軸14的轉速要求;機架2用于支承筒體3和動力裝置1,所述機架2整體由不銹鋼方管焊接制成。當筒體3內的熱水達到一定的臟污程度時,排污口10可以用于排出臟污的熱水,并通過進水管9更換新的熱水;進水管9與水源連接,根據筒體3內熱水消耗程度確定是否加水,確保豬蹄完全浸入在熱水中充分浸燙。豬蹄從進料口5進入筒體3內,轉軸14在動力裝置1的驅動下,開始旋轉,進而使得加強筋11和螺旋筋13也作旋轉運動,豬蹄從進料口5逐漸被推送到出料口6,實現了流水作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勞動成本。同時,在豬蹄被推送到出料口的過程中,筒體3上進水管9中會補充熱水,使豬蹄浸燙達到理想效果,便于豬蹄脫毛達到既干凈又省時還能保證肉品品質的要求,通過研究熱水溫度保持在60±1℃為最佳溫度。加強筋11彼此兩根相鄰間保持一定間隙,這樣既避免了豬蹄的遺漏和相對過密時形成較大的阻力,也避免了因阻力過大使筒體3內水體流動不順,造成熱水外溢現象,所述螺旋驅動輥為鏤空結構,能夠使筒體內各處水相互流動,促使筒體內水溫均勻,有利于改善浸燙效果。蒸汽管道7由電磁控制閥和鋼管組成,用于連接熱源并對筒體3的水進行高溫蒸汽加熱,達到豬蹄浸燙水溫要求。溫度傳感器8用于檢測筒體內熱水的溫度,并把水溫信號傳給控制系統,由控制系統判斷是否打開蒸汽管道上的電磁閥,使筒體3內水溫始終保持在60±1℃之間,使豬蹄浸燙達到理想效果,便于豬蹄脫毛達到既干凈又省時還能保證肉品品質要求。
所述筒體3設置排污口10的端面低于筒體3的另一端面,所述進料口5設置在所述筒體排污口10的端面上。豬蹄在螺旋驅動輥的作用下不斷推送到出料口6的過程中,要克服豬蹄與豬蹄、豬蹄與熱水之間的阻力,當筒體3兩端不一樣高時,一般筒體3與水平方向成20°左右的夾角,能夠確保豬蹄與熱水進行充分接觸,保證豬蹄浸燙的質量。豬蹄推送過程中,豬蹄在重力和螺旋驅動輥的作用下,實現不斷翻轉,能夠實現豬蹄與熱水充分接觸,由于排污口10端面的筒體3低,豬蹄從筒體3較低的一端進料口5被推送到高處的出料口6,能夠進一步增加豬蹄和熱水接觸的時間,使得豬蹄能夠更加充分進行浸燙。
為了避免普通材料在特殊環境下生銹和對豬蹄品質的污染對口感產生影響或者對身體產生危害,所述轉軸14材料為厚壁不銹鋼管,所述加強筋11材料為不銹鋼圓鋼,所述螺旋筋13材料為不銹鋼筋。
變頻電機能夠實現電機轉速的調節,豬蹄的浸燙時間的長短和筒體內水溫確定后,變頻電機能夠實現電機轉速的調節,以滿足豬蹄浸燙時間和筒體水溫的要求。
為了防止筒體3生銹,污染豬蹄、影響口感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所述筒體3為不銹鋼板卷制而成,兩端帶有封板。兩端的封板即為筒體3的兩個端面,這種結構的筒體結構簡單,便于加工,成本低,而且能夠起到防止生銹的作用。
為了方便觀察筒體3內豬蹄的浸燙情況,所述筒體上部設置觀察口4,所述觀察口4與所述筒體3密封。觀察口4通過周圍設置硅膠密封板實現與筒體3的密封,所述筒體3只有進料口5和出料口6與外界相通,并且開口尺寸較小,相對于傳統的豬蹄浸燙方式,熱量損失少,連續自動化生產作業產量高,生產環境好,豬蹄浸燙效果好脫毛效果明顯改善。觀察口4與筒體3實現密封,能防止筒體3內的熱量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影響豬蹄的浸燙效果,同時能夠節約能源。
為了便于豬蹄的進料和出料,所述進料口5與出料口6均向上傾斜。
實施例二:
一種新型螺旋豬蹄浸燙機,包括機架、動力裝置和筒體,所述動力裝置和筒體設置在機架上,所述筒體內設置螺旋驅動輥,所述螺旋驅動輥的一端與動力裝置連接,所述筒體上設置進水管,所述筒體的端面底部設置排污口,所述螺旋驅動輥包括轉軸、螺旋筋和加強筋,所述螺旋筋螺旋圍繞在轉軸的周圍,加強筋連接在螺旋筋和轉軸之間,所述筒體的一端面上設置進料口,所述筒體的另一端面設置出料口;所述筒體上設置蒸汽管道,所述筒體內設置溫度傳感器,所述筒體設置排污口的端面低于筒體的另一端面,所述轉軸材料為厚壁不銹鋼管,所述加強筋材料為不銹鋼圓鋼,所述螺旋筋材料為不銹鋼筋,所述筒體為不銹鋼板卷制而成,兩端帶有封板;所述動力裝置包括變頻電機、鏈輪和鏈條,所述變頻電機通過鏈輪和鏈條傳動與轉軸連接,所述筒體上部設置觀察口,所述觀察口與所述筒體密封,所述進料口設置在所述筒體排污口的端面上,所述進料口與出料口均向上傾斜,所述動力裝置設置在筒體的右側,所述轉軸兩端設置軸承座,用于支撐轉軸兩軸端,保證螺旋驅動輥運轉靈活。
根據水溫和豬蹄在熱水中的浸燙時間來調整動力裝置,以滿足螺旋驅動輥的轉速要求;機架用于支承筒體和動力裝置,所述機架整體由不銹鋼方管焊接制成。當筒體內的熱水達到一定的臟污程度時,排污口可以用于排出臟污的熱水,并通過進水管更換新的熱水;進水管與水源連接,根據筒體內熱水消耗程度確定是否加水,確保豬蹄完全浸入在熱水中充分浸燙。豬蹄從進料口進入筒體內,轉軸在動力裝置的驅動下,開始旋轉,進而使得加強筋和螺旋筋也作旋轉運動,豬蹄從進料口逐漸被推送到出料口,實現了流水作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勞動成本。同時,在豬蹄被推送到出料口的過程中,筒體上進水管中會補充熱水,使豬蹄浸燙達到理想效果,便于豬蹄脫毛達到既干凈又省時還能保證肉品品質的要求,通過研究熱水溫度保持在60±1℃為最佳溫度。加強筋彼此兩根相鄰間保持一定間隙,這樣既避免了豬蹄的遺漏和相對過密時形成較大的阻力,也避免了因阻力過大使筒體內水體流動不順,造成熱水外溢現象,所述螺旋驅動輥為鏤空結構,能夠使筒體內各處水相互流動,促使筒體內水溫均勻,有利于改善浸燙效果。蒸汽管道由電磁控制閥和鋼管組成,用于連接熱源并對筒體的水進行高溫蒸汽加熱,達到豬蹄浸燙水溫要求。溫度傳感器用于檢測筒體內熱水的溫度,并把水溫信號傳給控制系統,由控制系統判斷是否打開蒸汽管道上的電磁閥,使筒體內水溫始終保持在60±1℃之間,使豬蹄浸燙達到理想效果,便于豬蹄脫毛達到既干凈又省時還能保證肉品品質要求。
所述筒體設置排污口的端面低于筒體的另一端面,所述進料口設置在所述筒體排污口的端面上。豬蹄在螺旋驅動輥的作用下不斷推送到出料口的過程中,要克服豬蹄與豬蹄、豬蹄與熱水之間的阻力,當筒體兩端不一樣高時,一般筒體與水平方向成20°左右的夾角,能夠確保豬蹄與熱水進行充分接觸,保證豬蹄浸燙的質量。豬蹄推送過程中,豬蹄在重力和螺旋驅動輥的作用下,實現不斷翻轉,能夠實現豬蹄與熱水充分接觸,由于排污口端面的筒體低,豬蹄從筒體較低的一端進料口被推送到高處的出料口,能夠進一步增加豬蹄和熱水接觸的時間,使得豬蹄能夠更加充分進行浸燙。
為了避免普通材料在特殊環境下生銹和對豬蹄品質的污染對口感產生影響或者對身體產生危害,所述轉軸材料為厚壁不銹鋼管,所述加強筋材料為不銹鋼圓鋼,所述螺旋筋材料為不銹鋼筋。
變頻電機能夠實現電機轉速的調節,豬蹄的浸燙時間的長短和筒體內水溫確定后,變頻電機能夠實現電機轉速的調節,以滿足豬蹄浸燙時間和筒體水溫的要求。
為了防止筒體生銹,污染豬蹄、影響口感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所述筒體為不銹鋼板卷制而成,兩端帶有封板。兩端的封板即為筒體的兩個端面,這種結構的筒體結構簡單,便于加工,成本低,而且能夠起到防止生銹的作用。
為了方便觀察筒體內豬蹄的浸燙情況,所述筒體上部設置觀察口,所述觀察口與所述筒體密封。觀察口通過周圍設置硅膠密封板實現與筒體的密封,所述筒體只有進料口和出料口與外界相通,并且開口尺寸較小,相對于傳統的豬蹄浸燙方式,熱量損失少,連續自動化生產作業產量高,生產環境好,豬蹄浸燙效果好脫毛效果明顯改善。觀察口與筒體實現密封,能防止筒體內的熱量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影響豬蹄的浸燙效果,同時能夠節約能源。
為了便于豬蹄的進料和出料,所述進料口與出料口均向上傾斜。
當動力裝置設置在右側時,動力裝置設置在靠近進料口一端,螺旋驅動輥的動力傳動方向與豬蹄推送方向一致,便于減少螺旋驅動輥轉動過程中產生的不平衡載荷,保證螺旋驅動輥的壽命和工作平穩性。
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三與實施例一相同的技術特征不再贅述,其不同點在于:所述筒體為水平放置,所述螺旋驅動輥的軸線為水平方向,減少了螺旋驅動輥運動中的阻力。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是本實用新型的全部實施例,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除說明書所述技術特征外,其余技術特征均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技術,為了突出本實用新型的創新特點,上述技術特征在此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