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重組竹自動組坯方法,屬木材工業中的人造板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竹類植物是地球上生長速度最快、繁殖最容易、成熟期最短的木本植物,是人類的環境友好材料,它具有一次造林成功,就可年年擇伐、永續利用而不破壞生態環境的特點。全國現有竹林面積673萬公頃,主要分布在全國16個省,為冷壓竹重組竹的生產提供了可持續的原材料資源。
重組竹(又稱竹重組材、重竹)是在竹材層壓板的基礎上經過改進、提高而形成的結構及裝飾用新型竹質人造板。重組竹的主要生產工序是將竹材去除竹青層后,再通過刨削竹黃、碾壓加縫制成具有貫穿縫隙的特殊竹篾或竹束片,經浸膠、干燥,經冷壓成型-熱固化或熱壓機熱壓成型,生產出密度為1.0g/cm3及以上的竹重組材。所謂冷壓成型-熱固化法是指將浸膠后的碾壓加縫竹篾/束在鋼制模具中同向同長度組坯、(常溫)高壓模壓成型,然后連同模具在高溫窯中(溫度120℃~135℃)固化而成,成型的板坯截面尺寸多數是2550mm*140mm*140mm,此方法制成的重組竹通常簡稱為冷壓重組竹。此方法在高溫隧道窯中需經過10多個小時以上的熱固化,具有成型速度快、投資少、產量大等優點。兩種生產的重組竹的色澤美麗、類似紅木等眾多優點,也存在板材的板坯鋪裝不均,對應的板材的密度不均,生產的板材由縫隙、易翹曲等問題。為此在現有重組竹生產技術的基礎上,對其改進鋪裝方式,采用自動鋪裝的方式來確保板坯的密度均勻,來生產品質優良的重組竹,用于地板、家裝或建筑構件。
采用自動鋪裝重組竹的方式是將在組坯時,將其劃成多個單元,每個單元的板坯為均質的,這樣確保整個板坯的竹束是均勻鋪裝。
本發明在現有重組竹生產線的基礎上略做改動,原有的設備無需改動,只需在組坯的地方添加一套自動鋪裝機,該鋪裝機有個夾取裝置,將已稱量好的竹束從稱量裝置中移至墊板指定的上方,并放到豎直的兩鐵板間,待墊板上方的制定區域全部填滿后,將其下部的擋板向兩邊抽出,竹束全部從鋪裝裝置中下滑到墊板上,就完成了自動鋪裝。
采用這種工藝改進現有的重組竹組坯生產技術,可得到自動鋪裝的竹重組材板坯,對于作為家具或建筑用材,將會提高其品質,對生產效率也有很大幫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在現有重組竹生產線的基礎上略做改動,原有的設備無需改動,只需在組坯的地方添加一套自動鋪裝機,該鋪裝機有個自動移取裝置,將已稱量好的竹束從稱量裝置中移至墊板指定的上方,并放到豎直的平行單元格鐵板間的,待墊板上方的平行單元格區域全部填滿后,將其下部的擋板向兩邊抽出,竹束全部從鋪裝裝置中下滑到墊板上,就完成了自動鋪裝。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一種重組竹自動組坯方法,包括如下工藝步驟:a)竹篾/束浸膠及干燥;b)稱重;c)自動提起及放進墊板上的平行單元格中;d)平行單元格中的竹束下滑至墊板上。
本發明的優點:冷壓竹重組竹可使毛竹等大徑竹材的一次利用率從20%~50%提高至80%以上,使小徑竹和叢生竹等未能工業化利用的竹材利用率也能達到80%以上。采用此方法鋪裝生產竹重組竹,可以得到高品質的竹重組材,對于作為地板、家具或建筑用材,另外減輕了員工的勞動強度。使自動鋪裝的重組竹的生產成為可能,也為重組竹的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附圖說明
附圖1是重組竹自動鋪裝示意圖。
圖中1是墊板;2是擋板(也是厚度規);3是平行單元格;4是導引槽;5是自動移取裝置;6是竹束。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重組竹自動組坯方法,包括如下工藝步驟:a)竹篾/束浸膠及干燥;b)稱重;c)自動提起及放進墊板上的平行單元格中;d)平行單元格中的竹束下滑至墊板上。
所述的步驟a)竹篾/束浸膠及干燥,包括:將竹篾/束干燥到含水率10~15%,采用酚醛膠浸漬,瀝干后低溫50~80℃干燥至含水率10~16%。
所述的步驟b)稱重,將浸漬干燥后的碾壓竹篾/束在定量裝置中稱重定量。
所述的步驟c)自動提起及放進墊板上的平行單元格中,包括:自動移取裝置5將已稱量好的竹束6從稱量裝置中移至墊板指定的上方,對應的導引槽4也移到對應的平行單元格3的上方,都到位后,自動移取裝置5將其下面的支撐裝置打開,竹束通過導引槽下滑到平行單元格3中。
所述的步驟d)平行單元格中的竹束下滑至墊板上,包括:待墊板1上方的平行單元格3區域全部填滿后,將其下部的擋板向兩邊抽出,竹束6全部從鋪裝裝置中下滑到墊板1上的擋板(也起熱壓過程中的定厚的作用)之間,就完成了自動鋪裝。
該方法還可以對其它纖維類材料實施自動鋪裝,如木束、木質單板條、植物秸稈單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