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鴛鴦色紡紗線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色紡紗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將兩根不同的色紡粗紗加工成鴛鴦色紡紗線的方法。
背景技術:
色紡紗是把兩種以上不同顏色的纖維經過充分混合后紡制而成的,是具有獨物混色效果的紗線。不同顏色的纖維采取多種混合紡紗方法,呈現出的色彩自然、時尚,色調柔和、溫暖,織成的面料具有朦朧的立體效果,紡成的紗不必再經過染色處理即可直接用作針織物或機織物,使用無污染,同時最大程度控制色差。現有色紡紗一般采用環錠紡的紡紗方式加工,該工藝比較固定和成熟,即將一根麻灰色的粗紗加工成一根細紗,再經過加捻成單紗,但該工藝無法實現在一根單紗中呈現兩種不同顏色和風格的麻灰效果,使得色紡紗顏色單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要解決現有色紡紗顏色單調的缺點,提供一種能在一根單紗中呈現兩種不同顏色風格的鴛鴦色紡紗線的生產方法。本發明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鴛鴦色紡紗線的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纖維的染色處理纖維先用精練酶處理,再經水洗后,溫度調節至染色溫度對纖維進行染色,然后烘干;
(2)纖維的并條處理將本色纖維與染有不同顏色的纖維分別進行并條,形成具有不同顏色風格的粗紗;
(3)紡紗將具有不同顏色風格的兩根粗紗采用賽洛紡紡紗方式加工成鴛鴦色紡細
紗;
(4)加捻將紡得的鴛鴦色紡細紗進行加捻,得到鴛鴦色紡紗線。進一步,纖維用精練酶處理時,精練酶濃度為1 2g/L,處理溫度50 60°C,處理時間20 40min。進一步,纖維是在60 80°C溫度下進行染色,根據所用染料種類不同,控制染色時染液中的氯化鈉濃度為10 80g/L、碳酸鈉濃度為10 20g/L。進一步,染色后的纖維在溫度為80 100°C下,烘干3 5小時。進一步,粗紗中染有不同顏色的纖維的重量百分數為5 80%。進一步,鴛鴦色紡細紗加捻后的捻度為120 130捻/10cm。本發明的鴛鴦色紡紗線生產方法所使用的纖維材料可以為棉纖維、天絲纖維、莫代爾纖維、粘膠纖維、毛纖維或麻纖維,生產中主要是使用棉纖維,也可用其它纖維材料進行替代。 更進一步,所述的棉纖維為精梳棉條或普梳棉條。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鴛鴦色紡紗線生產方法,解決了現有環錠紡的紡紗方式只能生產顏色單調的麻灰色的色紡紗的缺點,采用賽洛紡紡紗方式在同一根單紗中實現兩種不同顏色的風格的鴛鴦色紡紗,如5%紅/10藍、15%黃/30%灰,同時也可根據三色原理調制不同的顏色,從而紡制出色彩多樣的色紡紗,紡成的紗不必再經過染色處理即可直接用作針織物或機織物,使用無污染,同時最大程度控制色差。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優選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解釋和說明。實施例1 “5%紅/10%藍”的鴛鴦色紡紗線
精梳棉條的染色處理先將精梳棉條裝籠,加入到濃度為lg/L的精練酶水溶液中,在溫度為50°C,浸泡20分鐘后,將精梳棉條洗凈,然后用中溫型活性染料將精梳棉條分別染成紅色和藍色,其中,紅色精梳棉條染色工藝條件為紅3RS的用量為精梳棉條質量的3%, 溫度60°C,上色時間45分鐘;藍色精梳棉條染色工藝條件為藍RXN的用量為精梳棉條質量的2. 5%,溫度60°C,上色時間45分鐘,進行該兩種顏色的染色時染液中的氯化鈉濃度為 40g/L、碳酸鈉濃度為15g/L。染色后的紅色或藍色精梳棉條在溫度80 100°C下,烘干3 5小時。并條將紅色精梳棉條按5質量%用量與本色棉條進行并條,得到“5%紅”的紅色麻灰粗紗;將藍色精梳棉條按10質量%用量與本色棉條進行并條,得到“10%藍”的藍色麻灰粗紗。紡紗采用賽洛紡紡紗方式將紅色麻灰粗紗和藍色麻灰粗紗紡制成“5%紅/10% 藍”的細紗。加捻將得到的“5%紅/10%藍”的細紗進行加捻,使捻度達到120捻/10cm,得到支數為32S/1的“5%紅/10%藍”鴛鴦色紡紗線。本實施例中精練酶購自諾維信,染料紅3RS、藍RXN購自浙江龍盛。實施例2 “ 15%黃/80%灰”的耐堿絲光的鴛鴦色紡紗線
普梳棉條的染色處理先將普梳棉條裝籠,加入濃度為2g/L的精練酶水溶液中,在溫度為60°C,浸泡40分鐘后,將普梳棉條洗凈,然后用高溫型活性染料將普梳棉條分別染成黃色和灰色,其中,黃色棉條染色工藝條件為黃H-E4R的用量為普梳棉條質量的4%,溫度 80°C,上色時間55分鐘,染液中氯化鈉濃度為60g/L、碳酸鈉濃度為20g/L ;灰色棉條染色工藝條件為黃ESL的用量為普梳棉條質量的0. 8% JlESL的用量為普梳棉條質量的1. 2%,藏青ESL的用量為普梳棉條的1. 0%,溫度80°C,上色時間45分鐘,染液中氯化鈉濃度為30g/ L、碳酸鈉濃度為15g/L。染色后的棉條在溫度80 100°C下,烘干3 5小時。并條將黃色棉條按15質量%用量與本色棉條進行并條,得到“15%黃”的黃色麻灰粗紗;將灰色棉條按80質量%用量與本色棉條進行并條,得到“80%灰”的灰色麻灰粗紗。紡紗采用賽洛紡紡紗方式將黃色麻灰粗紗和灰色麻灰粗紗紡制成“15%黃/80% 灰”的細紗。加捻將得到的“ 15%黃/30%灰”的細紗進行加捻,使捻度達到130捻/10cm,得到支數為40S/1的“ 15%紅/30%藍”鴛鴦色紡紗線。本實施例中所用染料黃H-E4R、黃ESL^l ESL和藏青ESL均為臺灣永光產品。
權利要求
1.一種鴛鴦色紡紗線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纖維的染色處理纖維先用精練酶處理,再經水洗后,溫度調節至染色溫度對纖維進行染色,然后烘干;(2)纖維的并條處理將本色纖維與染有不同顏色的纖維分別進行并條,形成具有不同顏色風格的粗紗;(3)紡紗將具有不同顏色風格的兩根粗紗采用賽洛紡紡紗方式加工成鴛鴦色紡細紗;(4)加捻將紡得的鴛鴦色紡細紗進行加捻,得到鴛鴦色紡紗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鴛鴦色紡紗線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纖維用精練酶處理時,精練酶濃度為1 2g/L,處理溫度50 60°C,處理時間20 40min。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鴛鴦色紡紗線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纖維是在60 80°C 溫度下進行染色,染色時染液中的氯化鈉濃度為10 80g/L、碳酸鈉濃度為10 20g/L。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鴛鴦色紡紗線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染色后的纖維在溫度為80 100°C下,烘干3 5小時。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鴛鴦色紡紗線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粗紗中染有不同顏色的纖維的重量百分數為5 8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鴛鴦色紡紗線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鴛鴦色紡細紗加捻后的捻度為120 130捻/10c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鴛鴦色紡紗線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纖維為棉纖維、天絲纖維、莫代爾纖維、粘膠纖維、毛纖維或麻纖維。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鴛鴦色紡紗線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棉纖維為精梳棉條或普梳棉條。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色紡紗領域,提供一種鴛鴦色紡紗線的生產方法。該方法的特點在于纖維的染色處理纖維先用精練酶處理,再經水洗后,溫度調節至染色溫度對纖維進行染色,然后烘干;將本色纖維與染有不同顏色的纖維分別進行并條,形成具有不同顏色風格的粗紗;再將具有不同顏色風格的兩根粗紗采用賽洛紡紡紗方式加工成鴛鴦色紡細紗;最后將紡得的鴛鴦色紡細紗進行加捻,得到鴛鴦色紡紗線。本發明采用賽洛紡紡紗方式在同一根單紗中實現兩種不同顏色的風格的鴛鴦色紡紗,紡成的紗不必再經過染色處理即可直接用作針織物或機織物,使用無污染,同時最大程度控制色差。
文檔編號D06M16/00GK102534902SQ20121000452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9日
發明者朱國民 申請人:無錫市天然綠色纖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