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臂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毛織品蒸燙機的雙機械臂。
背景技術:
由于毛織品不同于普通的衣服,毛織品如果不疊放整齊,會失去原本的衫型,現有毛織品在出廠后多為人工將其整平處理,在將整平的毛織品疊放整齊,這樣不僅浪費勞動力,而且使用人力生產不僅效率低下,特別是在衣袖處難以整平,而且容易導致褶皺的出現。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毛織品蒸燙機的雙機械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毛織品蒸燙機的雙機械臂。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毛織品蒸燙機的雙機械臂,包括蒸燙機本體和傳送帶,傳送帶安裝在蒸燙機本體上,蒸燙機本體的兩側對稱安裝有機械臂,且兩個機械臂設置相同;機械臂包括第一安裝板,第一安裝板延伸至傳送帶上方,在第一安裝板的一側邊上安裝有一第二氣缸,第一安裝板上還設有一塊第二安裝板,第二安裝板與第二氣缸連接,使得第二氣缸可帶動第二安裝板在第一安裝板上滑動;第二安裝板上安裝兩塊與第二氣缸平行設置的擋板,在擋板之間設有一底座,底座上通過銷軸安裝有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均可繞底座轉動,其中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延伸至傳動帶的上方;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遠離傳動帶的一端通過第一氣缸連接;第一安裝板靠近第二氣缸的一側安裝有第二套管,第二套管內插設一根轉軸,轉軸的底面連接有第三套管,第三套管內插設有第一連接桿,且第一連接桿的兩端均設有第一套管,在兩個第一套管內均插設有第二連接桿,且兩根第二連接桿均與蒸燙機本體固定,在第二套管、第一套管和第三套管上均設有鎖緊裝置,兩根兩根第二連接桿遠離蒸燙機本體的一端通過第三連接桿連接。
優選的,第二氣缸為無桿氣缸,且無桿氣缸通過氣缸固定碼與第一安裝板固定連接。
優選的,第二安裝板與第一安裝板之間設有間隙。
優選的,其中一塊擋板上安裝一調節螺栓。
優選的,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均和第一安裝板平行設置。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毛織品蒸燙機的雙機械臂,在使用時,將毛織品平鋪在傳送帶上,將毛織品的衣袖分別套在機械臂上,控制第二氣缸帶動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進入衣袖的內部,再控制第一氣缸縮短,此時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分別繞著底座轉動,使得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遠離第一氣缸的一端之間的距離增大,從而將毛織品的衣袖撐開,使得毛織品的衣袖得以整平;其中第一安裝板可繞著轉軸旋轉,調整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與衣袖的角度,使得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更加容易插進衣袖,第一套管可在第二連接桿上移動,從而可調整兩塊第一安裝板之間的距離,從而方便在傳送帶上放置不同尺寸的毛織品,第一安裝板還可以沿著第一連接桿滑動,從而讓使用者更加方便操作。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不僅能將衣袖處快速整平,而且能夠代替多數勞動力,工作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毛織品蒸燙機的雙機械臂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蒸燙機本體,2、傳送帶,3、第一支撐桿,4、第一安裝板,5、調節螺栓,6、底座,7、擋板,8、第一氣缸,9、第二安裝板,10、第二氣缸,11、第二支撐桿,12、第一套管,13、第二套管,14、轉軸,15、第一連接桿,16、第二連接桿,17、第三連接桿,18、第三套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一種毛織品蒸燙機的雙機械臂,包括蒸燙機本體1和傳送帶2,傳送帶2安裝在蒸燙機本體1上,蒸燙機本體1的兩側對稱安裝有機械臂,且兩個機械臂設置相同。
機械臂包括第一安裝板4,第一安裝板4延伸至傳送帶2上方,在第一安裝板4的一側邊上安裝有一第二氣缸10,第一安裝板4上還設有一塊第二安裝板9,第二安裝板9與第一安裝板4之間設有間隙,防止第二安裝板9與第一安裝板4之間發生摩擦,其中第二安裝板9與第二氣缸10連接,使得第二氣缸10可帶動第二安裝板9在第一安裝板4上滑動,第二氣缸10為無桿氣缸,且無桿氣缸通過氣缸固定碼與第一安裝板4固定連接。
第二安裝板9上安裝兩塊與第二氣缸10平行設置的擋板7,在擋板7之間設有一底座6,底座6上通過銷軸安裝有第一支撐桿3與第二支撐桿11,第一支撐桿3與第二支撐桿11均可繞底座6轉動,其中第一支撐桿3與第二支撐桿11延伸至傳動帶2的上方,其中一塊擋板7上安裝一調節螺栓5;第一支撐桿3與第二支撐桿11遠離傳動帶2的一端通過第一氣缸8連接,第一支撐桿3與第二支撐桿11均和第一安裝板4平行設置,實際運用過程中,旋轉調節螺栓5可與第一支撐桿3相抵,防止第一支撐桿3與第二支撐桿11之間的張開的角度過大。
第一安裝板4靠近第二氣缸10的一側安裝有第二套管13,第二套管13內插設一根轉軸14,轉軸14的底面連接有第三套管18,第三套管18內插設有第一連接桿15,且第一連接桿15的兩端均設有第一套管12,在兩個第一套管12內均插設有第二連接桿16,且兩根第二連接桿16均與蒸燙機本體1固定,在第二套管13、第一套管12和第三套管18上均設有鎖緊裝置,鎖緊裝置均為鎖緊螺釘,兩根兩根第二連接桿16遠離蒸燙機本體1的一端通過第三連接桿17連接。
在使用時,將毛織品平鋪在傳送帶2上,將毛織品的衣袖分別套在機械臂上,控制第二氣缸10帶動第一支撐桿3與第二支撐桿11進入衣袖的內部,再控制第一氣缸8縮短,此時第一支撐桿3與第二支撐桿11分別繞著底座6轉動,使得第一支撐桿3與第二支撐桿6遠離第一氣缸8的一端之間的距離增大,從而將毛織品的衣袖撐開,使得毛織品的衣袖得以整平;其中第一安裝板4可繞著轉軸14旋轉,調整第一支撐桿3、第二支撐桿6與衣袖的角度,使得第一支撐桿3與第二支撐桿6更加容易插進衣袖,第一套管12可在第二連接桿16上移動,從而可調整兩塊第一安裝板4之間的距離,從而方便在傳送帶2上放置不同尺寸的毛織品,第一安裝板4還可以沿著第一連接桿15滑動,從而讓使用者更加方便操作。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