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縫紉設備,尤其涉及縫紉設備的打線裝置以及繃縫機。
背景技術:
1、目前縫紉設備中,例如繃縫機在剪線時,先出動刀鉤線,后動刀回刀與定刀嚙合完成切線。在動刀鉤線回刀過程中如果縫線過緊,可能導致其直接將線割斷,因為沒有足夠的回刀距離,會導致剪線后留下的線頭過短,下一針起縫時極其容易脫線,因此繃縫機全都配置打線裝置,在剪線出刀同時,將縫線打松,保證動刀回刀鉤線時縫線為松弛狀態,以保留足夠長的線頭,防止下一針起縫時脫線。
2、現有過線架上設有通孔,打線桿頂部活動的穿過該通孔,在高速松線過程中,打線桿會與通孔邊緣發生碰撞,導致異響,嚴重影響用戶體驗,另外也加大了打線桿的磨損,導致運動卡澀等狀況,剪線不穩定。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降低打線噪聲、提高剪線穩定性的打線裝置,可應用于繃縫機等縫紉設備。
2、本申請提供的縫紉設備的打線裝置,包括:
3、過線架,用于穿引縫線;
4、適配座,轉動安裝于所述過線架,所述適配座上開設有連接孔;
5、打線桿,滑動穿設于所述連接孔,所述打線桿上設有作用于所述縫線的打線鉤;
6、驅動柄,一端用于連接動力機構,另一端為工作端且與所述打線桿傳動配合。
7、以下還提供了若干可選方式,但并不作為對上述總體方案的額外限定,僅僅是進一步的增補或優選,在沒有技術或邏輯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選方式可單獨針對上述總體方案進行組合,還可以是多個可選方式之間進行組合。
8、可選的,所述過線架開設有安裝孔,所述適配座轉動插設于所述安裝孔。
9、可選的,所述過線架上設有樞軸,所述適配座轉動套設于所述樞軸。
10、可選的,所述打線桿具有相對的初始位置以及打線時的工作位置,所述打線桿的延伸方向在所述初始位置以及所述工作位置斜交、且確定運動平面;
11、所述適配座的轉動軸線與所述運動平面垂直。
12、可選的,所述打線桿與所述連接孔的內周面之間低副接觸。
13、可選的,所述連接孔沿自身軸向的延伸長度大于等于所述打線桿的直徑。
14、可選的,所述適配座的至少一部分為圓柱狀且該部分自身作為樞軸貫穿所述安裝孔。
15、可選的,所述適配座在所述安裝孔的兩側分別設有限位件,并作用于所述過線架的兩相對側。
16、可選的,所述適配座整體上為柱狀,所述連接孔沿所述適配座的徑向貫通。
17、可選的,所述打線桿的頂部滑動貫穿所述連接孔;所述驅動柄的工作端轉動安裝有傳動頭,所述打線桿的中部固定連接至所述傳動頭。
18、本申請還提供一種繃縫機,包括機殼以及安裝于所述機殼、且為本申請所述的打線裝置。
19、本申請縫紉設備的打線裝置改進了打線桿的連接方式,不僅可以降低運行噪聲、提升用戶體驗,還解決了打線桿易磨損的問題,延長使用壽命,避免因打線桿卡滯導致的剪線穩定性問題。
1.縫紉設備的打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設備的打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線架開設有安裝孔,所述適配座轉動插設于所述安裝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設備的打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線架上設有樞軸,所述適配座轉動套設于所述樞軸。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設備的打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線桿具有相對的初始位置以及打線時的工作位置,所述打線桿的延伸方向在所述初始位置以及所述工作位置斜交、且確定運動平面;所述適配座的轉動軸線與所述運動平面垂直。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設備的打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線桿與所述連接孔的內周面之間低副接觸。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設備的打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孔沿自身軸向的延伸長度大于等于所述打線桿的直徑。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縫紉設備的打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適配座的至少一部分為圓柱狀且該部分自身作為樞軸貫穿所述安裝孔;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縫紉設備的打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適配座整體上為柱狀,所述連接孔沿所述適配座的徑向貫通。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設備的打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線桿的頂部滑動貫穿所述連接孔;所述驅動柄的工作端轉動安裝有傳動頭,所述打線桿的中部固定連接至所述傳動頭。
10.繃縫機,包括機殼以及安裝于所述機殼的打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線裝置為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縫紉設備的打線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