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針織機械,涉及一種增強型轉移針。
背景技術:
1、轉移針設置在轉移盤體上,轉移針在徑向移動過程中與襪機垂直織針配合進行襪線轉移操作。如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耐用型轉移針及轉移組件[申請號:2024208242351],包括水平針體和設置在水平針體前端的勾舌,在水平針體上還設有施力結構,所述的水平針體后端上鉸接有呈l形的后擺桿的一端,在后擺桿兩端之間設有能夠鉸接在轉移盤上的第一鉸接孔,所述的水平針體前端近勾舌處設有前擺桿,前擺桿上端設有鉸接頭,鉸接頭上設有呈c形的第二鉸接孔,在第二鉸接孔內設有位于入口一側的第二弧形彈性卡體,在第一鉸接孔內設有位于入口一側的第一弧形彈性卡體。
2、上述方案中,前擺桿和后擺桿分別通過設置在第二鉸接孔和第一鉸接孔內的鉸軸與轉移盤相鉸接,在第一鉸接孔和第二鉸接孔內的第一弧形彈性卡體和第二弧形彈性卡體可形變,能夠當鉸軸進入或移出第一鉸接孔、第二鉸接孔時改變鉸接孔開口的大小,以便于第一鉸接孔、第二鉸接孔與鉸軸之間的拆裝。但是第一弧形彈性卡體和第二弧形彈性卡體的制造工藝難度大,成本高昂,并且非常容易產生變形甚至斷裂,這會造成鉸軸的連接不穩固,嚴重會導致鉸軸出現脫落致使轉移針使用過程中穩定性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增強型轉移針。
2、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
3、一種增強型轉移針,包括具有勾舌的水平針體,所述的水平針體前端近勾舌處設有與水平針體擺動相連的連接桿,在連接桿上端設有用于連接第一鉸軸的第一軸體卡接結構,所述的水平針體后端設有l形擺桿,所述的l形擺桿下端與水平針體后端鉸接,在l形擺桿兩端之間設有用于連接第二鉸軸的第二軸體卡接結構,所述的第一軸體卡接結構包括設置在連接桿上的第一弧形卡槽,所述的第一弧形卡槽外設有能防止第一鉸軸脫離第一弧形卡槽的第一加長卡臂,所述的第一加長卡臂內端遠離第一弧形卡槽與連接桿連為一體,在第一加長卡臂與連接桿之間設有第一加長卡臂活動間隙;
4、所述的第二軸體卡接結構包括設置在l形擺桿上的第二弧形卡槽,所述的第二弧形卡槽外設有能防止第二鉸軸脫離第二弧形卡槽的第二加長卡臂,所述的第二加長卡臂內端遠離第二弧形卡槽與l形擺桿連為一體,在第二加長卡臂與l形擺桿之間設有第二加長卡臂活動間隙。
5、第一加長卡臂能防止第一鉸軸從第一弧形卡槽內脫離,使得第一鉸軸與第一弧形卡槽之間的連接更加穩固,能夠提高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并且第一加長卡臂和連接桿的制造工藝難度和成本較低,不容易產生疲勞變形,更適合大批量制作;第二加長卡臂能防止第二鉸軸從第二弧形卡槽內脫離,使得第二鉸軸與第二弧形卡槽之間的連接更加穩固,能夠提高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并且第二加長卡臂的制造工藝難度和成本較低,不容易產生疲勞變形,更適合大批量制作。
6、在上述的增強型轉移針中,所述的連接桿包括下桿,所述的下桿與水平針體擺動相連,所述的下桿上端與呈倒l形的掛鉤下端相連,在掛鉤位于勾舌的一側設有所述第一加長卡臂,第一加長卡臂下端與下桿上端連為一體,所述的掛鉤內壁上設有所述第一弧形卡槽。
7、在上述的增強型轉移針中,所述的第一加長卡臂外端上設有第一加固定位結構。
8、第一加固定位結構能夠進一步地加強第一鉸軸在第一弧形卡槽內的連接穩定性,使第一鉸軸與第一弧形卡槽之間的連接更加穩固,確保第一鉸軸不會從第一弧形卡槽內脫離。
9、在上述的增強型轉移針中,所述的第一加固定位結構包括設置在第一加長卡臂外端上由內端至外端逐漸向內側傾斜的第一頂桿,且第一頂桿與第一弧形卡槽兩側之間的間距均小于第一弧形卡槽的直徑;
10、或者,第一加固定位結構包括設置在第一加長卡臂外端內壁上的第一加固弧形卡槽,且第一加固弧形卡槽與第一弧形卡槽相對設置,所述的第一加固弧形卡槽兩側與第一弧形卡槽兩側之間的間距均小于第一弧形卡槽的直徑。
11、第一鉸軸進入第一弧形卡槽內后,第一加長卡臂外端上的第一頂桿頂住第一鉸軸的底端,能夠確保第一鉸軸不會從第一弧形卡槽內脫離,使第一鉸軸與第一弧形卡槽之間的連接更加穩固,進一步地加強第一鉸軸在第一弧形卡槽內的連接穩定性;
12、或者,第一鉸軸鉸接在第一加固弧形卡槽與第一弧形卡槽之間,能夠進一步加強第一鉸軸在第一弧形卡槽內的連接穩定性,使第一鉸軸與第一弧形卡槽之間的連接更加穩固,以確保第一鉸軸不會從第一弧形卡槽內脫離。
13、在上述的增強型轉移針中,所述的第一頂桿與第一弧形卡槽之間形成第一鉸軸轉動區,所述的第一鉸軸轉動區外側設有喇叭口。
14、在第一頂桿外端施加向外側移動的力,當第一頂桿受力超過預設值時能夠向外側移位,從而使第一鉸軸通過第一鉸軸轉動區外側的喇叭口進入到第一鉸軸轉動區內,隨即第一頂桿復位以穩固固定第一鉸軸。
15、在上述的增強型轉移針中,所述的第二加長卡臂與l形擺桿之間的第二鉸軸卡入口朝向勾舌側設置,在第二加長卡臂外端上設有第二加固定位結構。
16、第二加長卡臂與l形擺桿之間的第二鉸軸卡入口朝向勾舌側設置,能夠便于第二鉸軸進入第二弧形卡槽內,第二加長卡臂外端上的第二加固定位結構能夠進一步地加強第二鉸軸在第二弧形卡槽內的連接穩定性,使第二鉸軸與第二弧形卡槽之間的連接更加穩固,確保第二鉸軸不會從第二弧形卡槽內脫離。
17、在上述的增強型轉移針中,所述的第二加固定位結構包括設置在第二加長卡臂外端內壁上的第二加固弧形卡槽,且第二加固弧形卡槽與第二弧形卡槽相對設置,所述的第二加固弧形卡槽側部與第二弧形卡槽側部之間的間距均小于第二弧形卡槽的直徑或第二加固弧形卡槽的直徑;
18、或者,所述的第二加固定位結構包括設置在第二加長卡臂外端上由內端至外端逐漸向內側傾斜的第二頂桿,且第二頂桿與第二弧形卡槽兩側之間的間距均小于第二弧形卡槽的直徑;
19、第二鉸軸鉸接在第二加固弧形卡槽與第二弧形卡槽之間,能夠進一步加強第二鉸軸在第二弧形卡槽內的連接穩定性,使第二鉸軸與第二弧形卡槽之間的連接更加穩固,以確保第二鉸軸不會從第二弧形卡槽內脫離;
20、或者,第二鉸軸進入第二弧形卡槽內后,第二加長卡臂外端上的第二頂桿頂住第二鉸軸的頂端,能夠確保第二鉸軸不會從第二弧形卡槽內脫離,使第二鉸軸與第二弧形卡槽之間的連接更加穩固,進一步地加強第二鉸軸在第二弧形卡槽內的連接穩定性。
21、在上述的增強型轉移針中,所述的第二加固弧形卡槽與第二弧形卡槽之間形成第二鉸軸轉動區,所述的第二鉸軸轉動區外側設有喇叭口。
22、在第二加長卡臂外端施加向遠離第二弧形卡槽側移動的力,當第二加長卡臂受力超過預設值時能夠繞內端向遠離第二弧形卡槽側移位,從而使第二鉸軸通過第二鉸軸轉動區外側的喇叭口進入到第二鉸軸轉動區內,隨即第二加長卡臂復位以穩固固定第二鉸軸。
23、在上述的增強型轉移針中,所述的第一加長卡臂的長度大于第一弧形卡槽圓弧的直徑,在第一加長卡臂內端與連接桿之間設有第一內圓弧倒角;所述的第二加長卡臂的長度大于第二弧形卡槽圓弧的直徑,在第二加長卡臂內端與l形擺桿之間設有第二內圓弧倒角。
24、第一加長卡臂和第二加長卡臂為粗長臂狀,制造工藝難度和成本更低,更適合大批量制作,并且強度跟穩定性更高,不易變形斷裂,第一內圓弧倒角和第二內圓弧倒角起到加強連接的作用。
25、在上述的增強型轉移針中,所述的水平針體上設有卡槽,連接桿下端設有能與卡槽配合連接的卡體,所述的卡槽外端上設有縮口部,縮口部的口徑寬度小于卡槽的槽寬;所述的l形擺桿與水平針體之間通過穿設l形擺桿和水平針體的鉸接軸鉸接相連,所述的水平針體與l形擺桿鉸接處相鄰面上設有讓位槽;所述的水平針體上還設有徑向施力部,所述的徑向施力部包括設置在水平針體后端上與水平針體連為一體的加高塊,在加高塊與水平針體之間設有徑向施力半孔。
26、連接桿為柔性可形變的,連接桿下端的卡體與卡槽配合連接,連接穩固,縮口部的口徑寬度小于卡槽的槽寬以防止卡體從卡槽中脫離,l形擺桿與水平針體之間通過鉸接軸實現鉸接相連,水平針體與l形擺桿鉸接處相鄰面上的讓位槽起到讓位作用,使得結構更為小巧緊湊。
27、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1、第一鉸軸與連接桿以及第二鉸軸與l形擺桿之間的鉸接連接更加穩固,在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大大提高。2、第一加長卡臂、連接桿和第二加長卡臂的制造工藝難度和成本較低,更適合大批量制作。3、第一加長卡臂和第二加長卡臂為粗長臂狀,強度跟穩定性更高,不易變形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