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建筑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全裝配式村鎮民居類復合墻結構體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能源消耗問題日益嚴重。裝配式住宅是節能建筑發展的方向,也是普及綠色建筑的捷徑,有利于實現節能減排,推進綠色安全施工,提高資源能源使用效率,更有利于提高建筑空間健康指數和舒適程度,改善人居環境。以非機械電氣設備干預手段實現建筑能耗降低的節能技術——“被動式建筑”已日益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目前我國村鎮民居類項目的建設,由于缺乏相應的監管,施工大多是粗放型,不僅建筑質量得不到有效保證,施工中的大量粉塵污染了環境,而且大多數建筑沒有做保溫處理,未能有效的使得房屋在使用階段節約資源,降低能耗。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全裝配式村鎮民居類復合墻結構體系及其施工方法,是一種基于被動式保溫設計理念的保溫、承重一體化全裝配式復合墻結構村鎮民居住宅體系;本建筑結構體系中主體承重結構(預制倒梯形槽式復合墻體、預制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樓板、預制鋼筋混凝土疊合梁)與附屬構件(預制鋼筋混凝土樓梯、預制鋼筋混凝土陽臺、預制鋼筋混凝土雨棚、預制鋼筋混凝土空調板、預制復合女兒墻)均采用預制技術,重點應用夾芯保溫復合墻體及夾芯保溫疊合樓板技術,通過建筑自身的空間形式、圍護結構、建筑材料與構造的設計來實現建筑節能的方式,并結合設備管網與預制構件一體化生產,實現基于被動式保溫理念的全裝配式復合墻結構體系;與傳統住宅相比,該新型集成化技術不僅具有抗震性能好、結構自重輕,施工速度快,環境污染小等優點,而且建筑墻板雙面抹光,設備管線及插座、開關均預埋至墻體內,無需后期另行施工,為我國大力推進住宅產業化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撐與工程示范依據。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全裝配式村鎮民居類復合墻結構體系,包括預制建筑主體承重構件和預制附屬構件,墻板之間僅通過澆筑截面較小的鋼筋混凝土連接柱44實現連接,墻板與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樓板僅通過澆筑截面較小的鋼筋混凝土約束暗梁45實現連接。
所述預制建筑主體承重構件包括:
預制倒梯形槽式復合墻體,其邊肋柱在出鋼筋處呈倒梯形槽式形狀,所述倒梯形槽是指梯形的下底為開口端,上側的腰為斜腰;
預制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樓板37;
以及預制鋼筋混凝土疊合梁39;
所述預制附屬構件包括:
預制鋼筋混凝土樓梯40、預制鋼筋混凝土陽臺、預制鋼筋混凝土雨棚41、預制鋼筋混凝土空調板42以及預制復合女兒墻。
所述預制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樓板37包括:
預制底板混凝土層14,設置在預制底板混凝土層14上的頂部現澆混凝土層16,設置在預制底板混凝土層14中的板底受力及分布鋼筋13以及用于連接預制底板混凝土層14和頂部現澆混凝土層16的桁架鋼筋17;
在所述預制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樓板37的預制底板混凝土層14與頂部現澆混凝土層16之間設置預制底板保溫層15,構成預制夾芯保溫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屋面板38;
所述預制倒梯形槽式復合墻體包括:
帶有倒梯形槽式側邊肋12的預制倒梯形槽式復合墻板30,包括混凝土肋柱7和混凝土肋梁8組成的混凝土框格,混凝土框格中內嵌生態塊材6,墻板正反面均為細石混凝土抹面11;
預制夾芯保溫倒梯形槽式復合墻板25,由所述預制倒梯形槽式復合墻板30、設置在所述預制倒梯形槽式復合墻板30上的保溫層5以及設置在所述保溫層5上的混凝土保護層1構成;
所述預制復合女兒墻由預制復合女兒墻墻板43和預制雙層壓頂梁22通過粘接砂漿23連接組合而成。
所述預制底板保溫層15和保溫層5均為EPS模塑聚苯板或EPS聚苯顆粒混凝土;
在所述預制倒梯形槽式復合墻板30底部設置底部設備線管安裝預留槽29,頂部設置頂部設備線管安裝預留槽33,墻板中預埋有電氣管線28和電氣開關插座31,墻板上預留有配電箱孔洞32,由此構成水電一體化的預制倒梯形槽式復合墻板30;
在所述預制夾芯保溫倒梯形槽式復合墻板25底部設置底部設備線管安裝預留槽29,墻板中預埋有電氣管線28、低位開關插座26和高位開關插座27,由此構成水電一體化的預制夾芯保溫倒梯形槽式復合墻板25;
所述預制復合女兒墻墻板43包括由縱肋19和橫肋20連接構成的混凝土框格,在混凝土框格中內嵌生態塊材6,生態塊材6的高度與框格高度一致,相鄰生態塊材6之間形成豎向拼縫18,所述橫肋20中有橫肋縱筋21,相鄰混凝土框格間通過連接后澆帶24和橫肋縱筋21實現連接,所述預制雙層壓頂梁22中,上層梁的截面大于下層梁的截面,下層梁通過粘接砂漿23設置在混凝土框格的上方。
本發明還提供了所述全裝配式村鎮民居類復合墻結構體系的施工方法,包括:
在工廠預制建筑主體承重構件和預制附屬構件,過程中,將建筑設備管線預埋;
現場施工時,通過澆筑截面較小的鋼筋混凝土連接柱44實現墻板之間的連接,通過澆筑截面較小的鋼筋混凝土約束暗梁45實現墻板與疊合樓板的連接。
工廠預制包括:
步驟一:預制倒梯形槽式復合墻板30的生產;
步驟二:預制夾芯保溫倒梯形槽式復合墻板25的生產;
步驟三:預制夾芯保溫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屋面板38的生產;
步驟四:以及其他預制構件的生產。
所述步驟一中,首先組裝專用鋼模板,底層澆筑細石混凝土,制作混凝土肋梁10及混凝土肋柱9的鋼筋骨架,鋼筋骨架入模,擺放生態塊材6,擺放預留線盒、管線及其他預埋件,再澆筑細石混凝土,隨后趕平、抹面,預制完成后標準養護,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值的75%時,方可起吊;
所述步驟二中,采用倒置制作方法,首先組裝保溫層專用鋼模板,制作鋼筋網片4,鋼筋網片4入模,放置保護層墊塊,澆筑混凝土;然后鋪放保溫層5,鋪放保溫板時將拌制好的保溫粘接砂漿2攤鋪涂抹在保溫層5面上,鋪放后的保溫層5用橡皮錘敲擊振搗密實,并插放保溫釘;待保溫層5墻板滿足所需強度要求后,在其上組裝專用的結構層鋼模板,制作鋼筋骨架,墻體鋼筋骨架入模,保溫層5滿布涂抹保溫粘接砂漿2,將生態塊材6填入墻板肋格內,擺放預留線盒、管線及其他預埋件,然后澆筑混凝土,最后趕平、抹面,預制完成后標準養護,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值的75%時,方可起吊;
所述步驟三中,首先組裝專用鋼模板,綁扎鋼筋網片,將鋼筋網片放入模板內,放置保護層墊塊,擺放預留線盒、管線及其他預埋件,澆筑細石混凝土,待振搗、趕平后,進行拉毛處理,最后標準養護,待預制底板強度達到75%后,再組裝上部模板,澆筑聚苯顆粒混凝土,待振搗、趕平后,進行拉毛處理,最后進行標準養護,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值的75%后,方可起吊,在施工現場吊裝完成后,待屋面板頂部鋼筋綁扎固定好,澆筑一層混凝土,即可形成預制夾芯保溫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屋面板38;
所述步驟四中,其他預制構件包括預制鋼筋混凝土疊合梁39、預制鋼筋混凝土樓梯40及預制復合女兒墻,均采用專業的鋼模板或塑料模板,待綁扎好的鋼筋骨架或網片入模后,澆筑混凝土,隨即進行趕平、抹面,最后進行標準養護,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值的75%后,方可起吊。
所述步驟二中,保溫層5鋪放應在混凝土保護層1澆筑后20min內完成,保溫粘接砂漿2的涂抹為全面層抹灰方法;涂抹后應在10min之內將生態塊材6填入墻板肋格內
所述步驟三中,如采用EPS模塑聚苯板夾芯保溫形式,則在完成預制底板澆筑后,直接鋪設即可。
所述聚苯顆粒混凝土體配比為水泥333kg、硅灰37kg、膠粉16.65kg、甲基纖維素醚2.405kg、聚丙烯纖維1.665kg、木纖維3.33kg、防水劑1.11kg、減水劑3.7kg、引氣劑0.74kg。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預制倒梯形槽式復合墻板及預制夾芯保溫倒梯形槽式復合墻板側邊出鋼筋位置采用倒梯形槽形式,不僅解決了施工現場墻板之間后澆連接柱混凝土密實性問題,而且更有利于加大墻板與后澆連接柱的摩擦力,更有利于結構的整體性與抗震性。
2、本建筑結構體系中主體承重結構(預制倒梯形槽式復合墻體、預制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樓板、預制鋼筋混凝土疊合梁)與附屬構件(預制鋼筋混凝土樓梯、預制鋼筋混凝土陽臺、預制鋼筋混凝土雨棚、預制鋼筋混凝土空調板、預制復合女兒墻)均采用預制技術,工廠化生產方式,在提高建筑品質、滿足村鎮民居建筑較高預制率及裝配化率的同時,也實現了關鍵部品的規格化、統一化及多樣化,以實現不同建筑的多樣化需求,同時具有耗能減震、生態環保、快速建造、經濟實用等優點。
3、設備管網一體化設計及施工設計及施工,在設計階段充分考慮各專業之間的協調性,將給排水、電氣及暖通等設備專業與拆分設計相結合,在部品生產階段已預埋好穿墻體的管線及預留出穿樓板的管道洞口,避免后期二次刻槽安裝水電管線的麻煩,滿足了建筑施工的高效率、高品質,建筑使用的低資源消耗和低環境影響的需求,符合我國“十三五”規劃中提出的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的理念。
4、采用預制夾芯保溫倒梯形槽式外墻板和預制夾芯保溫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屋面板的保溫承重一體化技術,并結合高效的門窗系統等構造措施使房間的能損耗降至最低,實現了基于“被動式”保溫建筑的設計理念。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預制復合墻板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側視圖。
圖3是圖1的橫截面視圖。
圖4是本發明預制夾芯保溫復合墻板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的側視圖。
圖6是圖4的橫截面視圖。
圖7是本發明預制倒梯形槽式復合墻板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預制夾芯保溫倒梯形槽式復合墻板結構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樓板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本發明桁架鋼筋夾芯保溫疊合屋面板結構示意圖。
圖11是圖10的剖面視圖。
圖12是本發明預制復合女兒墻結構示意圖。
圖13是本發明預制復合女兒墻墻板及壓頂梁拼裝示意圖。
圖14是本發明主體建筑設備管網一體化結構示意圖。
圖15是本發明被動式保溫全裝配式復合墻結構體系拆分示意圖。
圖16是本發明被動式保溫全裝配式復合墻結構體系建筑立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本發明全裝配式復合墻結構體系包括:預制建筑主體承重構件(預制倒梯形槽式復合墻體、預制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樓板、預制鋼筋混凝土疊合梁等)與預制附屬構件(預制鋼筋混凝土樓梯、預制鋼筋混凝土陽臺、預制鋼筋混凝土雨棚、預制鋼筋混凝土空調板、預制復合女兒墻等)。施工現場:墻板之間僅需澆筑截面較小的鋼筋混凝土連接柱44;墻板與疊合樓板僅需澆筑截面較小的鋼筋混凝土約束暗梁45即可,大大減少了結構施工的濕作業量,對于低層村鎮民居類項目,整棟建筑(地上部分)的預制率達到80%以上。
預制倒梯形槽式復合墻體包括預制倒梯形槽式復合墻板和預制夾芯保溫倒梯形槽式復合墻板。
1)預制倒梯形槽式復合墻板30: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是以截面和配筋較小的混凝土肋柱7和混凝土肋梁8組成的混凝土框格,內嵌以如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或陶粒混凝土砌塊等生態塊材6組成,混凝土肋柱7中有肋柱縱筋9,混凝土肋梁8中有肋梁縱筋10。與普通鋼筋混凝土剪力墻及磚砌墻相比具有自重輕、含鋼量低及抗震性能好等優點。同時,設備管線、電氣開關及線盒插座在生產中一次成型;構件雙面抹光,墻板正反面均為細石混凝土抹面11,后期建筑僅需刮膩子、刷涂料即可,無需二次找平抹光處理,同時墻板邊肋柱采用特制鋼模板制作,使得邊肋柱在出鋼筋處呈倒梯形槽式形狀,形成倒梯形槽式側邊肋12,這種創新形式的復合墻板不僅更易于現場連接柱混凝土澆筑的密實度,而且增加了連接柱與墻板之間的摩擦力,并能起到增大墻板側向出鋼筋的錨固長度的作用,使得復合墻板之間連接更加穩定、更有利于抗震。
2)預制夾芯保溫倒梯形槽式復合墻板25:如圖4、圖5和圖6所示,包括結構層(承重的預制生態復合墻板,即前述預制倒梯形槽式復合墻板30),保溫層5及混凝土保護層1三部分通過保溫連接件3連接組成,其中保溫層5為EPS模塑聚苯板或EPS聚苯顆粒混凝土(厚度通過節能計算確定),混凝土保護層1厚度一般為50mm。預制夾芯保溫倒梯形槽式復合墻板作為外墻板使用,作為全裝配式復合墻結構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滿足保溫、節能承重一體化功能,以及預制倒梯形槽式復合墻板的優點外,而且由于墻體和保溫材料可以一體化生產,使得傳統建筑常有的保溫性能不佳等弊病也能迎刃而解,可保證保溫與建筑使用年限同壽命,提高建筑工程經濟效益,合理解決了墻體集受力、維護、節能、經濟為一體的技術難題。
在此基礎上,在預制倒梯形槽式復合墻板的底部設置底部設備線管安裝預留槽29,頂部設置頂部設備線管安裝預留槽33,墻板中預埋有DN20PVC規格的電氣管線28和86型規格的電氣開關插座31,墻板上預留有配電箱孔洞32,由此構成預制倒梯形槽式裝配式復合墻板30,如圖7所示。
在預制夾芯保溫倒梯形槽式復合墻板,底部設置底部設備線管安裝預留槽29,墻板中預埋有電氣管線28、86型規格的低位開關插座26和高位開關插座27,由此構成預制夾芯保溫倒梯形槽式裝配式復合墻板25,如圖8所示。
3)預制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樓板37:如圖9所示,包括預制底板混凝土層14,設置在預制底板混凝土層14上的頂部現澆混凝土層16,設置在預制底板混凝土層14中的板底受力及分布鋼筋13以及用于連接預制底板混凝土層14和頂部現澆混凝土層16的桁架鋼筋17。
在預制桁架鋼筋疊合樓板37上可以預設樓板預埋照明86型線盒34、桁架鋼筋疊合樓板現場鋪設DN20PVC電氣管線35以及桁架鋼筋疊合樓板預留設備孔洞36。
4)預制夾芯保溫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屋面板38:如圖10和圖11所示,是由預制底板混凝土層14(60mm厚鋼桁架混凝土預制底板)、預制底板保溫層15(采用:EPS模塑聚苯板或聚苯顆粒混凝土,厚度通過節能計算確定)及頂部現澆混凝土層16(60mm厚)三部分通過桁架鋼筋17連接組成,不僅具有37整體工作性能好的優點,而且具有保溫、承重一體化等優點,也減少了后期現場施工作業的工作量。
5)預制復合女兒墻:如圖12和圖13所示,由預制復合女兒墻墻板43、預制雙層壓頂梁22通過粘接砂漿23連接組合而成。預制復合女兒墻墻板43是由截面和配筋較小的混凝土框格,內嵌輕質生態塊材6組成。混凝土框格由縱肋19和橫肋20連接構成,生態塊材6的高度與框格高度一致,相鄰生態塊材6之間形成豎向拼縫18,橫肋20中有橫肋縱筋21,相鄰混凝土框格間通過連接后澆帶24和橫肋縱筋21實現連接。預制雙層壓頂梁22中,上層梁的截面大于下層梁的截面,下層梁通過粘接砂漿23設置在混凝土框格的上方。預制雙層壓頂梁22也采用預制技術,在工廠預制完成,不僅有效的保證了構件品質,而且使得后期安裝簡便、快捷。與普通鋼筋混凝土現澆或磚砌筑女兒墻相比具有質量輕、延性好、抗震性能優、經濟適用等優點。同時,由于預制構件生產時采用雙面抹光,后期建筑僅需刮膩子、刷涂料,無需二次找平抹光處理。
6)其它關鍵部品:預制鋼筋混凝土疊合梁39、預制鋼筋混凝土空調板42、預制鋼筋混凝土樓梯40、預制鋼筋混凝土陽臺及預制鋼筋混凝土雨棚41等關鍵部品,均在工廠預制完成,不僅有效的保證了構件品質,加快了施工速度,而且減少了施工現場的建筑垃圾、污水、噪音、有害氣體及粉塵等污染物,從而有利于實現節能環保,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建筑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并且也提高了整棟建筑的預制率和裝配化率,真正的實現了全裝配式村鎮民居結構體系。
本發明裝配式復合墻建筑設備管網一體化設計及施工:如圖7、圖8以及圖14所示,生產預制倒梯形槽式復合墻板及夾芯保溫倒梯形槽式復合墻板時將建筑設備管線預埋,以實現基于裝配式復合墻建筑設備管線一體化的設計及施工。與傳統墻板相比,該墻板不僅省去了后期二次刻槽開孔施工的麻煩,而且有效避免了現場施工出現的管線碰撞,大大降低在施工階段因此類錯誤造成的損失和返工問題,真正做到了既優化空間又便于施工安裝和使用。
本發明實現了基于被動式設計理念的建筑自保溫技術:利用預制夾芯保溫倒梯形槽式復合墻板及預制夾芯保溫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屋面板,實現建筑的保溫、承重及維護一體化的設計。并結合高效的門窗體系和選用節能的供熱系統,利用合理的建筑設計及多種構造措施的集成,以非機械電氣設備干預手段實現建筑能耗降低的節能技術,使得建筑以最低的能耗,達到最舒適的溫度效果,如圖15和圖16所示。
本發明中,在工廠預制建筑主體承重構件和預制附屬構件,過程中,將建筑設備管線預埋;現場施工時,通過澆筑截面較小的鋼筋混凝土連接柱44 實現墻板之間的連接,通過澆筑截面較小的鋼筋混凝土約束暗梁45實現墻板與疊合樓板的連接。
具體包括:
步驟一,生產預制倒梯形槽式裝配式復合墻板30,作為內墻板使用。
首先組裝專用鋼模板,底層澆筑20mm厚C30細石混凝土,制作制作混凝土肋梁8及混凝土肋柱9的鋼筋骨架,鋼筋骨架入模,隨即擺放生態塊材6,依據設計擺放預留線盒、管線及其他預埋件,待確認無誤后,再澆筑C30細石混凝土,隨后趕平、抹面,預制完成后標準養護,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值的75%時,方可起吊。
步驟二,生產預制夾芯保溫倒梯形槽式復合墻板25,作為外墻板使用。
采用倒置制作方法。首先組裝保溫層專用鋼模板,制作鋼筋網片4,鋼筋網片4入模,放置保護層墊塊,待確認無誤后,隨即澆筑混凝土保護層1(保護層混凝土采用C30細石混凝土澆筑,澆筑的混凝土坍落度應控制在180至200mm之間);然后鋪放保溫層5(采用自熄性EPS保溫板或澆筑計算所需厚度的EPS聚苯顆粒混凝土),保溫層5鋪放應在保護層混凝土澆筑后20min內完成,為了加強保溫層5與混凝土保護層1的緊密粘結,鋪放保溫層5時應將拌制好的保溫粘接砂漿2攤鋪涂抹在保溫層5板面上,涂抹為全面層抹灰方法;鋪放后的保溫層5用橡皮錘敲擊振搗密實,并插放保溫釘;待保溫層5墻板滿足所需強度要求后,在其上組裝專用的結構層鋼模板,制作鋼筋骨架,墻體鋼筋骨架入模,保溫層5滿布涂抹保溫粘接砂漿2,涂抹后應在10min之內將生態塊材6填入墻板肋格內,依據設計擺放預留線盒、管線及其他預埋件,然后澆筑混凝土,最后趕平、抹面,預制完成后標準養護,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值的75%時,方可起吊。
步驟三:生產預制夾芯保溫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屋面板38。
首先組裝專用鋼模板,綁扎鋼筋網片。將鋼筋網片放入模板內,放置保護層墊塊,根據設計擺放預留線盒、管線及其他預埋件,待確認無誤后,澆筑60mm厚C30細石混凝土,待振搗、趕平后,利用專業拉毛設備進行拉毛處理,最后標準養護,待預制底板強度達到75%后,再組裝上部模板,澆筑聚苯顆粒混凝土,待振搗、趕平后,進行拉毛處理,最后進行標準養護,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值的75%后,方可起吊(注:如采用EPS模塑聚苯板夾芯保溫形式,則在完成預制底板澆筑后,直接鋪設即可),在施工現場吊裝完成后,待屋面板頂部鋼筋綁扎固定好后,澆筑一層混凝土(60mm厚),即可形成預制夾芯保溫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屋面板。
步驟四:生產其他關鍵預制構件。
預制鋼筋混凝土疊合梁39、預制鋼筋混凝土樓梯40及預制復合女兒墻等其他預制混凝土構件的生產,均采用專業的鋼模板或塑料模板,待綁扎好的鋼筋骨架或網片入模后,澆筑C30細石混凝,隨即進行趕平、抹面,最后進行標準養護,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值的75%后,可進行吊裝安裝。
步驟五:基于被動式保溫理念的低能耗設計。
在建筑平面布置當中,充分考慮建筑物周圍環境對其的影響因素,合理布置建筑朝向、開間及進深,做到功能緊湊,空間合理,動線流暢;在建筑立面布置當中,結合當地的自然氣候特征,以利于爭取較多的冬季日照和過渡季節的通風,充分利用自然通風和合理的門窗位置及尺寸,排除室內污濁空氣,改善室內環境。在建筑構造措施上,屋面及主體受力圍護結構均采用工廠預制的夾芯保溫屋面板及夾芯保溫復合墻板(其保溫材料厚度均通過節能計算確定);建筑地面鋪設EPS模塑聚苯板及輻射模48,建筑外立面窗戶選用塑鋼雙層中空玻璃窗47,其入戶外門選用巖棉板保溫防盜門46,形成三維一體的保溫隔熱措施,從而實現僅依靠建筑本身的構造設計,已最低的能耗讓房屋不論在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都可以使室內在最低的能耗消耗前提下,達到最舒適的溫度要求的被動式保溫建筑設計的理念。
根據以上結構和工藝,本發明具有如下特點:
首先,所有預制部品構件均在車間由專業工人采用預制技術生產,不僅部品構件的質量得到了有效的保證,而且由于部品構件采用水電一體化嵌入式設計及施工,所有構件表面均采用雙面抹光技術,使得部品構件的品質與常規現澆建造方式構件相比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其次,在施工現場由專業的施工安裝隊伍指揮吊裝及施工,節省了大量的施工現場作業面積,同時,僅在部品構件關鍵連接部位及樓板疊合層處,采用少量的濕連接,澆筑少量的混凝土,保證了建筑整體的穩定性與抗震性能。
利用本發明,一套民居僅需幾天就可將主體結構吊裝完成。大大降低了施工周期,減少了建筑施工對周圍環境的污染,真正做到了“五節一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