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水壺結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熱水壺。
背景技術:
電熱水壺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工具?,F有的電熱水壺中,其壺蓋的開啟方式是壺蓋蓋設在壺體的方式,使用過程中通過需要將壺蓋取下,實現開啟?,F在市面上存在很多智能電熱水壺,不僅有加熱功能,還能連接儲水裝置,實現直接加水到電熱水壺,不需要使用者將水壺拿走接水,再放回加熱底座上。但是在加水的時候,仍然需要人為揭開水壺壺蓋,在進行加水的操作,智能過程并不完善。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熱水壺,該電熱水壺在壺蓋上設有注水專用的覆蓋件,所述覆蓋件可以通過動力組件實現開啟和閉合。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電熱水壺,包括:壺身、壺蓋、手柄和壺嘴;所述壺蓋蓋設在壺身的開口;所述手柄和壺嘴均設置在壺身的側面;所述壺身上設有動力組件;所述壺蓋上設有注水孔和蓋設在注水孔上的覆蓋件;所述覆蓋件包括安裝部和連接部;所述覆蓋件的安裝部與壺蓋相連接,并使得覆蓋件始終位于注水孔的上方;所述覆蓋件的連接部與動力組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聯動連接,動力組件帶動覆蓋件發生位移,使注水孔在有覆蓋件的蓋設狀態和無覆蓋件的打開狀態中切換。
作為優選,所述電熱水壺還包括設置在壺身內部的注水漏斗;所述注水漏斗安裝在壺蓋的下方。
作為優選,所述電熱水壺還包括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與動力組件電性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安裝部為設置在覆蓋件兩側的凸沿;所述注水孔的邊沿設有與凸沿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凸沿嵌合在凹槽內;所述連接部為設置在覆蓋件后側的連接沿;所述動力組件包括電源和動力裝置;所述動力裝置設置在覆蓋件的后方并與覆蓋件處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動力裝置上設有水平延伸的伸縮軸;所述伸縮軸的端部與連接沿相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覆蓋件為四邊形覆蓋件。
作為優選,所述覆蓋件上還設有凸件。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實用新型在壺蓋上設有注水專用的覆蓋件,所述覆蓋件可以通過動力組件實現開啟和閉合;結構簡單,方便快捷;
2、本實用新型覆蓋件的連接部與動力組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聯動連接;將覆蓋件與動力組件拆開,則可將覆蓋件與壺蓋一起取出,方便清洗水壺;
3、本實用新型設有注水漏斗,在注水時集中水流,避免水濺開;
4、本實用新型的覆蓋件可以滑動的方式打開,使用靈活,可配合控制元件實現智能化控制;水壺可在加熱座上直接加水,無需人為揭開水壺,也無需將水壺從加熱座上取開;
5、本實用新型在覆蓋件上設有凸件,通過提取凸件,使覆蓋件可以連同壺蓋一起掀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俯視圖;
其中,1、壺身;2、壺蓋;21、注水孔;211、凹槽;22、覆蓋件;221、凸沿;222、連接沿;223、凸件;3、手柄;4、壺嘴;5、動力組件;51、電源;52、動力裝置;6、注水漏斗;7、控制元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
參照圖1并結合圖2,一種電熱水壺,包括:壺身1、壺蓋2、手柄3、壺嘴4、動力組件5、注水漏斗6和控制元件7;所述壺蓋2蓋設在壺身1的開口;所述手柄3和壺嘴4均設置在壺身1的側面;所述壺蓋2上設有注水孔21和蓋設在注水孔21上的覆蓋件22;所述覆蓋件22包括設置在覆蓋件22兩側的凸沿221和設置在覆蓋件22后側的連接沿222;所述注水孔21的邊沿設有與凸沿221相配合的凹槽211;所述凸沿221嵌合在凹槽211內,使得覆蓋件22始終位于注水孔21的上方;所述動力組件5包括電源51和動力裝置52;所述動力裝置52設置在覆蓋件22的后方并與覆蓋件22處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動力裝置52上設有水平延伸的伸縮軸;所述伸縮軸的端部與連接沿222相連接。所述注水漏斗6安裝在壺蓋2的下方;所述控制元件7與動力組件5電性連接;
控制元件7控制電源51啟動,使動力裝置52通電,伸縮軸拉動連接沿222向后縮,帶動覆蓋件22沿凹槽211向外滑動,露出注水孔21;注水完畢,動力裝置52的伸縮軸向前伸出,推動覆蓋件22向內滑動,重新覆蓋注水孔21。
實施例2
參照圖3,本實施例的特點在于:所述覆蓋件22上還設有凸件223;其余結構和特征與實施例1相同。
通過提取凸件223,使覆蓋件22可以連同壺蓋2一起掀開。
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