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烹飪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采用光能進行加熱的智能炒菜機。
背景技術:
1、現有炒菜機采用的加熱方式有電阻絲加熱和電磁加熱,其主要是將電能轉換成熱能或渦流熱對炒鍋進行加熱,進而將熱能傳到給炒鍋內的食材,該類加熱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2、1、通過加熱炒鍋將熱能傳導至食材,這個過程的能量轉換效率低;
3、2、采用電阻絲或電磁加熱,其熱慣性大;
4、3、電磁加熱的加熱裝置復雜,且加熱過程中會產生電磁輻射,對環境中的人造成傷害和對其他電器設備或器件造成干擾;
5、4、電阻加熱和電磁加熱時,鍋體溫度較高,導致鍋內流體物質(如液體調料或油等)與鍋內壁接觸的瞬間產生大量油煙,對環境造成污染。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將紅外光源發射的紅外光調節成以平行光束或會聚光束射入炒鍋內的智能炒菜機。
2、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智能炒菜機,包括炒鍋,還包括光源和光學系統,該光源所發射的紅外光經所述光學系統后形成平行光束并由炒鍋鍋口上方射入炒鍋中;或者,該光源所發射的紅外光經所述光學系統后以會聚方式由炒鍋的鍋口上方射入炒鍋中。
3、優選的,光源由若干個可發射單心光束的點光源組成。
4、優選的,所述光學系統包括正對點光源設置且與點光源數量相同的第一透鏡,點光源的光軸與第一透鏡的光軸同軸,該點光源發射的紅外光穿過第一透鏡后形成平行光束。
5、優選的,所述第一透鏡由紅外光透射率高于80%的材質所制,第一透鏡為平凸透鏡或雙面凸透鏡。
6、優選的,所有點光源設置在可扣合在鍋口上的鍋蓋的內側面上。
7、優選的,在鍋口與第一透鏡之間還設有可使所述平行光束以會聚方式射入炒鍋中的第二透鏡。
8、優選的,所有點光源及其對應的第一透鏡設置在一個呈環形帶狀的散熱板內側面上,該散熱板以與炒鍋同軸的方式設置在炒鍋鍋口的上方;所述光學系統還設有至少一個位于散熱板圍合區域內且與散熱板同軸設置的反射鏡,該反射鏡圍合的空間形狀為圓臺體;所有點光源發射的單心光束經第一透鏡出來的平行光束均朝向所述炒鍋中軸線方向。
9、優選的,在一個呈環形帶狀的散熱板內側面和一個呈圓形的散熱盤上均設有所述點光源及與點光源對應的第一透鏡,該散熱盤設置在可扣合在鍋口上的鍋蓋的內側面上,該散熱板以與炒鍋同軸的方式設置在炒鍋鍋口的上方且位于散熱盤下方;所述光學系統還設有至少一個位于散熱板圍合區域內且與散熱板同軸設置的反射鏡,該反射鏡圍合的空間形狀為圓臺體,在圓臺體的側面設有可反射紅外光的反射膜,在圓臺體的中部設有可使所述散熱盤上的點光源發射的光射入炒鍋內的中空通道;所有點光源發射的單心光束經第一透鏡出來的平行光束均朝向所述炒鍋中軸線方向。
10、優選的,調整散熱板的安裝角度及反射鏡的角度或位置可實現所述平行光束在炒鍋內的照射區域的調節。
11、優選的,所述光源、所有第一透鏡及散熱板構成的組件可分為多個可快速定位拆裝的標準模塊,每個標準模塊包含設定數量的點光源、對應的第一透鏡及用于安裝點光源的散熱基板組成,所述散熱基板為將所述散熱板分割成的若干份的基礎單元。
12、優選的,在所述炒鍋內設有可對食材進行攪拌的拔叉,該拔叉以可繞炒鍋軸線相對炒鍋作旋轉運動的方式安裝在炒鍋底部。
13、本發明的智能炒菜機采用光能對炒鍋內的食物進行直接加熱,其通過光學系統將光源以特定形式(如平行光束或匯聚光)射入炒鍋后作用在炒鍋內的食材上,可使光源產生的光能最大化的射入炒鍋內,光能通過輻射的方式將能量直接傳給炒鍋內的食材,其能量轉換效率高、加熱方式環保。
1.一種智能炒菜機,包括炒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光源和光學系統,該光源所發射的紅外光經所述光學系統后形成平行光束并由炒鍋鍋口上方射入炒鍋中;或者,該光源所發射的紅外光經所述光學系統后以會聚方式由炒鍋的鍋口上方射入炒鍋中。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炒菜機,其特征在于,光源由若干個可發射單心光束的點光源組成。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炒菜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系統包括正對點光源設置且與點光源數量相同的第一透鏡,點光源的光軸與第一透鏡的光軸同軸,該點光源發射的紅外光穿過第一透鏡后形成平行光束。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炒菜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鏡由紅外光透射率高于80%的材質所制,第一透鏡為平凸透鏡或雙面凸透鏡。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炒菜機,其特征在于,所有點光源設置在可扣合在鍋口上的鍋蓋的內側面上。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炒菜機,其特征在于,在鍋口與第一透鏡之間還設有可使所述平行光束以會聚方式射入炒鍋中的第二透鏡。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炒菜機,其特征在于,所有點光源及其對應的第一透鏡設置在一個呈環形帶狀的散熱板內側面上,該散熱板以與炒鍋同軸的方式設置在炒鍋鍋口的上方;所述光學系統還設有至少一個位于散熱板圍合區域內且與散熱板同軸設置的反射鏡,該反射鏡圍合的空間形狀為圓臺體;所有點光源發射的單心光束經第一透鏡出來的平行光束均朝向所述炒鍋中軸線方向。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炒菜機,其特征在于,在一個呈環形帶狀的散熱板內側面和一個呈圓形的散熱盤上均設有所述點光源及與點光源對應的第一透鏡,該散熱盤設置在可扣合在鍋口上的鍋蓋的內側面上,該散熱板以與炒鍋同軸的方式設置在炒鍋鍋口的上方且位于散熱盤下方;所述光學系統還設有至少一個位于散熱板圍合區域內且與散熱板同軸設置的反射鏡,該反射鏡圍合的空間形狀為圓臺體,在圓臺體的側面設有可反射紅外光的反射膜,在圓臺體的中部設有可使所述散熱盤上的點光源發射的光射入炒鍋內的中空通道;所有點光源發射的單心光束經第一透鏡出來的平行光束均朝向所述炒鍋中軸線方向。
9.如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智能炒菜機,其特征在于,調整散熱板的安裝角度及反射鏡的角度或位置可實現所述平行光束在炒鍋內的照射區域的調節。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炒菜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所有第一透鏡及散熱板構成的組件可分為多個可快速定位拆裝的標準模塊,每個標準模塊包含設定數量的點光源、對應的第一透鏡及用于安裝點光源的散熱基板組成,所述散熱基板為將所述散熱板分割成的若干份的基礎單元。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炒菜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炒鍋內設有可對食材進行攪拌的拔叉,該拔叉以可繞炒鍋軸線相對炒鍋作旋轉運動的方式安裝在炒鍋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