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棒線型材控軋控冷設備供水裝置,包括管道依次連接的供水水泵(1)、過濾器(2)、機旁控制閥臺(3),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高位水塔(4)及控制部件,所述高位水塔(4)設置在所述機旁控制閥臺(3)與所述過濾器(2)之間的管道上,控制部件與供水水泵(1)電氣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棒線型材控軋控冷設備供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水塔(4)包括鋼筋混凝土支筒(41)、倒錐殼箱體(42)、上錐殼頂蓋(43)、供水管道(44)及回水管道(45),倒錐殼箱體(42)與上錐殼頂蓋(43)配合形成儲水腔(46)并置于鋼筋混凝土支筒(41)頂部,儲水腔內設有最低水位線(461)、報警水位線(462)、正常水位線(463)及最高水位線(464),最低水位線(461)、報警水位線(462)、正常水位線(463)、最高水位線(464)均配合有與控制部件連接的液位傳感器,供水管道(44)沿著鋼筋混凝土支筒(41)內由底部向上至報警水位線(462),供水管道(44)的頭部與儲水腔(46)連接連通且向內延伸至最低水位線(461)以下;回水管道(45)沿著鋼筋混凝土支筒(41)內由底部向上,回水管道(45)的頭部呈喇叭口狀,與儲水腔(46)連接連通且位于儲水腔(46)的最低水位線(461)以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棒線型材控軋控冷設備供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筋混凝土支筒(41)的高度可依據控軋控冷設備用水水壓確定;為便于檢修和維護,鋼筋混凝土支筒(41)內設多層鋼筋混凝土/鋼結構平臺,在每層平臺設有與供水管道(44)及與回水管道(45)相對應的直徑的預留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棒線型材控軋控冷設備供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道(44)及回水管道(45)與儲水腔(46)的連接處均安裝有防水套管(441、45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棒線型材控軋控冷設備供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道(44)在儲水腔(46)內的水平段底側開設有適合直徑的可顯示供水狀況小通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棒線型材控軋控冷設備供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水泵(1)的流量、揚程及數量由高位水塔(4)的儲水腔(46)距離水源(抽水)點高度和控軋控冷設備需用冷卻水量進行確定。
7.一種棒線型材控軋控冷設備循環供水系統,該系統包括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供水裝置、沉淀池(5)、水處理設備(6)、冷卻塔(7)、冷水吸水井(8),依次通過管道/水泵將供水裝置、沉淀池(5)、水處理設備(6)、冷卻塔(7)、冷水吸水井(8)連接起來。
8.一種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棒線型材控軋控冷設備循環供水系統的循環供水方法,按以下步驟具體進行:
步驟S101、供水水泵(1)直接給高位水塔(4)供水,當儲水腔(46)的水位高于最高水位線(464),最高水位線液位傳感器輸出信號至控制部件,控制部件輸出信號至供水水泵(1),供水水泵(1)停止對高位水塔(4)供水;當水面低于報警水位線(461),報警水位線液位傳感器輸出信號至控制部件,控制部件輸出信號至供水水泵,則立即啟動供水水泵為高位水塔供水;
步驟S102、控軋控冷設備(9)用后冷卻水,回水中含有懸浮物及少量油污,并伴有溫升,經鐵皮溝收集流入沉淀池(5)初次沉淀,用泵加壓進入水處理設備(6)進行除油和二次沉淀,經加藥、混合、沉淀處理后的上清液用泵加壓至冷卻塔(7)處理;
步驟S103、經冷卻塔(7)處理后的水入冷水吸水井(8),再由供水水泵(1)加壓送高位水塔,供控軋控冷設備冷卻用水,為滿足工藝對水中懸浮物粒徑的要求,在冷卻水的供水管道上設置過濾器(2),用來截留水中超標顆粒以保證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