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海上人工島施工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鋼制筒狀護岸結構浪濺區混凝土防腐工裝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鋼制筒狀護岸結構是海上人工島施工中的新興技術。該結構具有施工快捷、工廠化制造、對環境影響小等特點,是實現人工島快速建造的關鍵技術。但鋼結構筒狀護岸結構在水面附近的位置(浪濺區)因與海水和空氣交替接觸,極易造成銹蝕。永久性的鋼護岸結構的銹蝕對于整個人工島的運營具有極大的安全隱患。
公知領域所通用的重防腐涂料、陰極保護等措施不能夠滿足海中浪濺區鋼結構長達百年的長效防腐要求,因此目前尚無可靠的方法對于鋼制護岸結構進行有效的防腐保護。很難保證海中永久性鋼制圍護結構能夠實現設計使用壽命,嚴重影響了人工島的后續開發和利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通用性強、對鋼制筒狀護岸結構影響小,對既有海洋環境無影響的鋼制筒狀護岸結構浪濺區混凝土防腐工裝施工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鋼制筒狀護岸結構浪濺區混凝土防腐工裝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沿帶有榫槽結構的鋼制筒狀護岸結構浪濺區圓周范圍的外壁上固定抗剪連接結構,所述的抗剪連接結構的頂部距離護岸結構的頂部的距離為15-20cm,所述的抗剪連接結構高度為4.5-5m;
(2)在所述的抗剪連接結構底部間隔預定距離的護岸結構浪濺區圓周范圍焊接底模支撐板;
(3)在抗剪連接結構的下部安裝有弧形固定模板,在固定模板的底部焊接有水平設置的弧形底壁,所述的固定模板的底壁與護岸結構的外壁焊接相連并且固定模板的底壁與支撐板焊接固定,所述的固定模板的左右側壁與相鄰的榫槽結構間隔20-30cm設置并與護岸結構的外壁焊接連接;
(4)將鋼制筒狀護岸結構吊放至水中,所述的抗剪連接結構背離人工島方向設置,鋼制筒狀護岸結構的頂部露出水面設置;
(5)在固定模板前壁以及左右側壁的頂部上安裝止水密封條,然后在所述的止水密封條上安裝弧形活動模板,所述的固定模板、止水密封條和活動模板的接觸處通過螺栓固定,所述的活動模板的頂面與護岸結構頂面平齊;
(6)抽出所述的固定模板和活動模板與護岸結構之間的空腔的水,然后在所述的空腔內澆筑包覆混凝土。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該方法能夠實現海上鋼制筒狀護岸結構浪濺區混凝土澆筑施工的無污染、快速進行;
(2)該方法能夠保證海上鋼制筒狀護岸結構在其使用周期內實現長效防腐;
(3)該方法采用抗剪連接結構進行包覆混凝土施工,有助于增大混凝土和鋼制筒狀護岸結構的有效連接,保證結構的長效防腐;
(4)焊接抗剪連接結構和固定-活動相結合安裝模板的施工方式,有助于為鋼制筒狀護岸結構的吊運和安裝提供操作空間,使鋼制筒狀護岸結構的安裝更為方便;
(5)該方法在模板分段安裝過程中采用止水密封條進行連接,有助于提高結構整體的防水密封性能,有助于實現后續包覆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水密性要求;
(6)該方法中包覆混凝土固定模板為焊接安裝,能夠為包覆混凝土提供額外的防腐保護,有助于對鋼制筒狀護岸結構的長效防腐。
(7)底模支撐板結構有助于鋼制筒狀護岸結構對包覆混凝土的支撐能力,減小抗剪連接結構的負荷,提高結構整體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采用本發明的方法安裝在鋼制筒狀護岸結構上的鋼制筒狀護岸結構浪濺區混凝土防腐工裝結構的示意圖;
圖2為未安裝活動模板時的防腐工裝結構的示意圖;
圖3為已安裝固定模板的防腐工裝結構的示意圖;
圖4為安裝固定模板和活動模板的防腐工裝結構的示意圖;
圖5為圖1所示的結構中的防腐工裝結構的示意圖;
圖6為圖1所示的結構中的抗剪連接結構的示意圖;
圖7為圖1所示的結構中的抗剪連接結構另一種結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加以詳細說明。
如附圖所示的本發明的鋼制筒狀護岸結構浪濺區混凝土防腐工裝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沿帶有榫槽結構2的鋼制筒狀護岸結構1浪濺區圓周范圍(優選的設置為四分之一圓周范圍)的外壁上固定抗剪連接結構4,所述的抗剪連接結構4的頂部距離護岸結構的頂部的距離為15-20cm,以便于抗剪連接結構4能夠完全受到包覆混凝土8的保護,所述的抗剪連接結構4高度為4.5-5m(可根據不同海域波浪條件進行調整);
(2)在所述的抗剪連接結構4底部間隔預定距離(可以為20-30cm)的護岸結構1浪濺區圓周范圍焊接底模支撐板6;
(3)在抗剪連接結構4的下部安裝有弧形固定模板3,在固定模板3的底部焊接有水平設置的弧形底壁,所述的固定模板3的底壁與護岸結構1的外壁焊接相連并且固定模板3的底壁與支撐板6焊接固定,所述的固定模板3的左右側壁與相鄰的榫槽結構間隔20-30cm設置并與護岸結構1的外壁焊接連接;
(4)將鋼制筒狀護岸結構1吊放至水中,所述的抗剪連接結構4背離人工島方向設置,鋼制筒狀護岸結構1的頂部露出水面設置;
(5)在固定模板3前壁以及左右側壁的頂部上安裝止水密封條7,然后在所述的止水密封條7上安裝弧形活動模板5,所述的固定模板3、止水密封條7和活動模板5的接觸處通過螺栓固定,所述的活動模板5的頂面與護岸結構1頂面平齊;
(6)抽出所述的固定模板3和活動模板5與護岸結構1之間的空腔的水,然后在所述的空腔內澆筑包覆混凝土8。
所述的抗剪連接結構4可以采用剪力釘或者具有相似功能的抗剪連接件等結構。
圖1中為了更清楚的顯示抗剪連接結構4,將活動模板5沿箭頭方向向上移動。
實施例1
(1)沿帶有榫槽結構的鋼制筒狀護岸結構浪濺區圓周范圍的外壁上固定抗剪連接結構,所述的抗剪連接結構的頂部距離護岸結構的頂部的距離為15cm,所述的抗剪連接結構高度為4.8m;
(2)在所述的抗剪連接結構底部間隔預定距離的護岸結構浪濺區圓周范圍焊接底模支撐板;
(3)在抗剪連接結構的下部安裝有弧形固定模板,在固定模板的底部焊接有水平設置的弧形底壁,所述的固定模板的底壁與護岸結構的外壁焊接相連并且固定模板的底壁與支撐板焊接固定,所述的固定模板的左右側壁與相鄰的榫槽結構間隔20cm設置并與護岸結構的外壁焊接連接;
(4)將鋼制筒狀護岸結構吊放至水中,所述的抗剪連接結構背離人工島方向設置,鋼制筒狀護岸結構的頂部露出水面設置;
(5)在固定模板前壁以及左右側壁的頂部上安裝止水密封條,然后在所述的止水密封條上安裝弧形活動模板,所述的固定模板、止水密封條和活動模板的接觸處通過螺栓固定,所述的活動模板的頂面與護岸結構頂面平齊;
(6)抽出所述的固定模板和活動模板與護岸結構之間的空腔的水,然后在所述的空腔內澆筑包覆混凝土。
采用本方法能夠保證海上鋼制筒狀護岸結構在其使用周期內實現長效防腐。
實施例2
(1)沿帶有榫槽結構的鋼制筒狀護岸結構浪濺區圓周范圍的外壁上固定抗剪連接結構,所述的抗剪連接結構的頂部距離護岸結構的頂部的距離為20cm,所述的抗剪連接結構高度為5m;
(2)在所述的抗剪連接結構底部間隔預定距離的護岸結構浪濺區圓周范圍焊接底模支撐板;
(3)在抗剪連接結構的下部安裝有弧形固定模板,在固定模板的底部焊接有水平設置的弧形底壁,所述的固定模板的底壁與護岸結構的外壁焊接相連并且固定模板的底壁與支撐板焊接固定,所述的固定模板的左右側壁與相鄰的榫槽結構間隔30cm設置并與護岸結構的外壁焊接連接;
(4)將鋼制筒狀護岸結構吊放至水中,所述的抗剪連接結構背離人工島方向設置,鋼制筒狀護岸結構的頂部露出水面設置;
(5)在固定模板前壁以及左右側壁的頂部上安裝止水密封條,然后在所述的止水密封條上安裝弧形活動模板,所述的固定模板、止水密封條和活動模板的接觸處通過螺栓固定,所述的活動模板的頂面與護岸結構頂面平齊;
(6)抽出所述的固定模板和活動模板與護岸結構之間的空腔的水,然后在所述的空腔內澆筑包覆混凝土。
采用本方法能夠保證海上鋼制筒狀護岸結構在其使用周期內實現長效防腐。
實施例3
(1)沿帶有榫槽結構的鋼制筒狀護岸結構浪濺區圓周范圍的外壁上固定抗剪連接結構,所述的抗剪連接結構的頂部距離護岸結構的頂部的距離為18cm,所述的抗剪連接結構高度為4.5m;
(2)在所述的抗剪連接結構底部間隔預定距離的護岸結構浪濺區圓周范圍焊接底模支撐板;
(3)在抗剪連接結構的下部安裝有弧形固定模板,在固定模板的底部焊接有水平設置的弧形底壁,所述的固定模板的底壁與護岸結構的外壁焊接相連并且固定模板的底壁與支撐板焊接固定,所述的固定模板的左右側壁與相鄰的榫槽結構間隔25cm設置并與護岸結構的外壁焊接連接;
(4)將鋼制筒狀護岸結構吊放至水中,所述的抗剪連接結構背離人工島方向設置,鋼制筒狀護岸結構的頂部露出水面設置;
(5)在固定模板前壁以及左右側壁的頂部上安裝止水密封條,然后在所述的止水密封條上安裝弧形活動模板,所述的固定模板、止水密封條和活動模板的接觸處通過螺栓固定,所述的活動模板的頂面與護岸結構頂面平齊;
(6)抽出所述的固定模板和活動模板與護岸結構之間的空腔的水,然后在所述的空腔內澆筑包覆混凝土。
采用本方法能夠保證海上鋼制筒狀護岸結構在其使用周期內實現長效防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