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乳化瀝青臺車轉向行走滾筒,特別是一種用于擠壓邊墻乳化瀝青膠柔薄層施工瀝青臺車的轉向行走式滾筒。
背景技術:
目前,面板堆石壩擠壓邊墻的坡比一般在1:1.4左右,斜坡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約為36度。當壩頂電動卷揚機,將瀝青臺車從壩頂向壩底溜放時,因擠壓邊墻斜坡面的平整度,或臺車行走滾筒加工安裝誤差等原因,造成瀝青臺車不能沿斜坡面直線行走,脫離分塊的乳化瀝青噴灑碾壓區。當瀝青臺車從壩底開始,按分區分塊對擠壓邊墻混凝土面,進行乳化瀝青膠柔薄層噴灑碾壓施工時,瀝青臺車在壩頂卷揚機的牽引下,也會因擠壓邊墻斜坡面的平整度,或臺車行走滾筒加工安裝誤差等原因,使瀝青臺車不能直線向上行走。脫離劃定的施工區域,使乳化瀝青噴灑和無石粉細砂撒布碾壓,不能按劃定的區域及遍數由下向上牽引施工。嚴重影響乳化瀝青膠柔薄層的施工進度與質量。
為解決瀝青臺車行走控制問題,在臺車架下面設計安裝“轉向行走式滾筒”,解決了瀝青臺車在擠壓邊墻混凝土斜坡面上不能直線行走施工難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瀝青臺車的轉向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轉向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方案實現:
新型轉向裝置,包括轉軸單元、餃盤單元、滑動單元和滾動單元;所述轉軸單元設置在臺車架上部,滑移單元均設置在臺車架下部;所述轉軸單元和滑移單元分別位于滾筒單元的兩端;所述餃盤單元通過鋼絲繩與滾筒單元連接。
優選地,所述轉軸單元包括轉軸支架和轉軸;所述轉軸支架通過轉軸與臺車架連接;所述轉軸支架為三角支架。
優選地,所述餃盤單元包括鉸架、鉸軸、鉸盤、鉸盤鎖定部件。
優選地,所述鉸架設置在臺車架上,所述鉸架通過鉸軸與鉸盤連接,所述鉸盤鎖定部件設置在鉸盤的下部;所述鉸盤鎖定部件包括支撐部和卡部。
優選地,所述鉸架為三角支架;所述鉸盤為圓環,圓環內設置有若干支架。
優選地,所述滑動單元包括滑架和滑槽,所述滑架的兩端為弧形部,所述弧形部上設置有耳板。
優選地,所述耳板能夠在滑槽內前后滑動。
優選地,所述滾動單元包括滾筒、轉向滑軌和導向滑軌;所述滾筒設置在臺車架下端。
優選地,所述鋼絲繩通過轉向滑軌和導向滑軌連接于鉸軸和滑架。
滾筒軸的一端,裝在轉軸支架上,另一端裝在滑移單元的滑槽內。將轉向牽引鋼絲繩的兩個繩頭,分別固定在兩端滑板上,通過導向滑輪將鋼絲繩導引至轉向鉸盤的轉軸上拉緊固定,當壩頂電動卷揚機向下溜放或向上牽引瀝青臺車行走時,操作人員控制鉸盤正反轉及角度,可控制滾筒繞轉軸支架上下偏轉,使瀝青臺車在擠壓邊墻混凝土面上實施小角度轉向行走。將滾筒滾軸兩端的固定支撐架,設計為轉軸支架,滑移單元。改進設計后滾筒的功能由行走碾壓,改變成轉向行走碾壓。將乳化瀝青膠柔薄層施工所需的行走支撐轉向碾壓等工序集中整合在一起,解決了擠壓邊墻瀝青臺車轉向行走碾壓的施工難題,可廣泛應用于面板堆石壩擠壓邊墻乳化瀝青噴灑與布砂碾壓施工。
附圖說明
圖1、行走新型轉向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行走新型轉向裝置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3、滑移單元和滾筒單元結構示意放大圖;
1、轉軸支架;2、轉軸;3、滾筒;4、臺車架;5、滑槽;6、滑架;7、鉸架;8、鉸軸;9、鉸盤;10、鉸盤鎖定部件;11、鋼絲繩;12、轉向滑軌;13、導向滑軌;14、耳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解釋。
新型轉向裝置,包括轉軸單元、餃盤單元、滑動單元和滾動單元;所述轉軸單元設置在臺車架上部,滑移單元均設置在臺車架4下部;所述轉軸單元和滑移單元分別位于滾筒單元的兩端;所述餃盤單元通過鋼絲繩11與滾筒單元連接。所述轉軸單元包括轉軸支架1和轉軸2;所述轉軸支架1通過轉軸2與臺車架4連接;所述轉軸支架2為三角支架。所述餃盤單元包括鉸架7、鉸軸8、鉸盤9、鉸盤鎖定部件10。所述鉸架7設置在臺車架4上,所述鉸架7通過鉸軸8與鉸盤9連接,所述鉸盤鎖定部件10設置在鉸盤9的下部;所述鉸盤鎖定部件10包括支撐部和卡部;所述支撐部設置在鉸盤9上,卡部設置在支撐部上,所述卡部包括滑動桿和卡扣。所述鉸架7為三角支架;所述鉸盤9為圓環,圓環內設置有若干支架。所述滑動單元包括滑架6和滑槽5,所述滑架6的兩端為弧形部,所述弧形部上設置有耳板14。所述耳板14能夠在滑槽5內前后滑動。所述滾動單元包括滾筒3、轉向滑軌12和導向滑軌13;所述滾筒3設置在臺車架4下端。所述鋼絲繩11通過轉向滑軌12和導向滑軌13連接于鉸軸8和滑架6。
轉軸支架1上平面鉆軸孔,轉軸2下端穿入轉軸支架1的軸孔中,用電焊將轉軸2與轉軸支架1焊接牢固。型鋼臺車架4轉軸位配鉆軸孔,轉軸2由下向上穿過臺車架4的軸孔,在轉軸2的伸出端用圓螺母鎖緊。滑移單元由滑架6、滑槽5組成。滑架6下端是滾筒3的滾軸的安裝位置,滑架6上端弧形部上設置的耳板14卡入滑槽5內,滑槽5與臺車架4焊接。將轉軸支架1、滑架6分別安裝在滾筒3滾軸的兩端用圓螺母鎖緊,滑架6的弧形部上設置的耳板14能夠在滑槽5內向前向后滑動,可控制滾筒3以轉軸支架中心軸轉動,所述鉸架7一端設置在臺車架4上,另一端通過鉸軸8與鉸盤9連接。
將鋼絲繩11,通過轉向滑軌12、導向滑軌13導引至鉸盤9的鉸軸8上拉緊固定。將鋼絲繩11的兩個繩頭,分別固定在滑架6的兩個耳板14,控制鉸盤9正向或反向轉動,鋼絲繩11在鉸軸8卷筒位正向或反向卷繞,拉動弧形滑架6沿滑槽5滑移,牽引滾筒3繞轉軸2向前或后擺動,達到瀝青臺車實現小角度轉向之目的。
滑移單元由滑架6和滑槽5構成,滑架6下端是滾筒3的軸安裝位置,滑架6上端弧形部上設置的耳板14卡入滑槽5內,滑槽5與臺車架4焊接。耳板14和滑槽5內外圓弧的曲率半徑,按滑架與轉軸支架之間中心距離設計確定?;?弧形部上的耳板14,配置鋼絲繩11的聯接裝置。將鋼絲繩11的兩個繩頭,分別固定在兩端滑板6上,通過轉向滑軌12和導向滑軌13將鋼絲繩11導引至鉸盤9的轉軸8上拉緊固定,當壩頂電動卷揚機向下溜放或向上牽引瀝青臺車行走時,操作人員控制鉸盤正反轉及角度,可控制滾筒繞轉軸支架上下偏轉,使瀝青臺車在擠壓邊墻混凝土面上實施小角度轉向行走。
將瀝青臺車輪式行走機構,改為滾筒式行走支撐機構。這樣解決了臺車的行走支撐工況,增加了碾壓功能。瀝青臺車轉向問題的解決方法是,在瀝青臺車架下方后行走輪位置,設置一個具備轉向行走支撐碾壓等功能的行走裝置。該裝置由轉軸支架、滾筒、滑移單元等構件組成。轉軸支架,滑移單元安裝在滾筒中心軸兩端,用圓螺母鎖緊。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披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該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