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水利勘察領域,尤其是一種水利勘察用高效清淤裝置。
背景技術:
1、水利勘察是對地形、地質、水文地質進行調查、測量、鉆探而進行的工作,河道在流動過程中,由于河底環境不同,容易使水中攜帶的淤泥和泥沙會堆積一個位置,對其進行勘察前需要清除這些淤泥和泥沙,以保證水域的通水能力和勘察的可行性。
2、而目前在清淤時常常是利用抽淤泵和管道的配合進行抽淤,但淤泥中會含有較大的顆粒等雜物,直接抽吸到抽淤泵內容易造成其發生損壞,降低了清淤的效率,不便于進行勘察時的清淤處理,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水利勘察用高效清淤裝置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利勘察用高效清淤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水利勘察用高效清淤裝置,包括破碎方箱和輸泥機構,所述破碎方箱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動力箱,所述動力箱的內頂壁固定安裝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固定連接有驅動齒輪,所述破碎方箱的內壁固定鑲嵌有兩組軸承,每組所述軸承的內圈均固定連接有轉動軸,每個所述轉動軸的頂端均延伸至動力箱的內部并固定連接有圓齒輪,每個所述圓齒輪均與驅動齒輪嚙合連接,每個所述轉動軸的外表面均固定連接有環形排列的打碎齒,所述破碎方箱的左側面開設有進泥口。
4、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所述輸泥機構含有輸送筒,所述輸送筒的左端與破碎方箱相連通,所述輸送筒的右端固定連接有防水圓筒,所述防水圓筒的內壁固定安裝有旋轉電機,所述旋轉電機的輸出端貫穿輸送筒并固定連接有螺旋輸送軸,所述輸送筒的外表面固定連通有排泥管。
5、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所述破碎方箱的右側面固定安裝有兩個加固桿,每個所述加固桿的外表面均固定連接有固定套,且固定套與輸送筒的外表面固定連接。
6、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所述破碎方箱的左側面固定連接有鏟泥斗,所述鏟泥斗的內部固定安裝有柵欄。
7、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所述破碎方箱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兩個安裝架,每個所述安裝架的外表面均固定連接有安裝環。
8、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每個所述轉動軸的外表面均固定連接有環形排列的打散輥,且打散輥呈傾斜狀。
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裝置通過設置的驅動電機、驅動齒輪、圓齒輪、打碎齒和轉動軸的配合使用,能夠利用轉動軸和打碎齒的轉動對淤泥中較大顆粒進行打散打碎,避免了直接抽取淤泥會對抽淤泵造成損壞,保證清淤的正常工作,提高清淤效率,便于對淤泥進行清理處理,并通過設置的輸送筒、旋轉電機和螺旋輸送軸,能夠利用螺旋輸送軸的轉動將打碎后的淤泥通過排泥管進行輸送,進而實現利用抽淤泵抽取淤泥時不會發生損壞,確保清淤作業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1.一種水利勘察用高效清淤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碎方箱(1)和輸泥機構(4),所述破碎方箱(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動力箱(2),所述動力箱(2)的內頂壁固定安裝有驅動電機(11),所述驅動電機(11)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固定連接有驅動齒輪(12),所述破碎方箱(1)的內壁固定鑲嵌有兩組軸承(13),每組所述軸承(13)的內圈均固定連接有轉動軸(17),每個所述轉動軸(17)的頂端均延伸至動力箱(2)的內部并固定連接有圓齒輪(14),每個所述圓齒輪(14)均與驅動齒輪(12)嚙合連接,每個所述轉動軸(17)的外表面均固定連接有環形排列的打碎齒(15),所述破碎方箱(1)的左側面開設有進泥口(1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利勘察用高效清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泥機構(4)含有輸送筒(3),所述輸送筒(3)的左端與破碎方箱(1)相連通,所述輸送筒(3)的右端固定連接有防水圓筒(5),所述防水圓筒(5)的內壁固定安裝有旋轉電機(6),所述旋轉電機(6)的輸出端貫穿輸送筒(3)并固定連接有螺旋輸送軸(7),所述輸送筒(3)的外表面固定連通有排泥管(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利勘察用高效清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方箱(1)的右側面固定安裝有兩個加固桿(9),每個所述加固桿(9)的外表面均固定連接有固定套(10),且固定套(10)與輸送筒(3)的外表面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利勘察用高效清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方箱(1)的左側面固定連接有鏟泥斗(19),所述鏟泥斗(19)的內部固定安裝有柵欄(2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利勘察用高效清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方箱(1)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兩個安裝架(21),每個所述安裝架(21)的外表面均固定連接有安裝環(22)。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利勘察用高效清淤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轉動軸(17)的外表面均固定連接有環形排列的打散輥(16),且打散輥(16)呈傾斜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