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軌道交通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鋼軌防翻裝置。
背景技術:
國鐵鐵路及地鐵在鋪設鋼軌時,需要將鋼軌從長鋼軌運輸車組上卸載到地面上。鋼軌在從高處卸載到地面時存在一定的高度差,并且由于道砟及枕木不平整,鋼軌在卸載過程中極易傾翻。此外,地鐵運輸鋼軌通常長達100米,國鐵線路鋼軌通常長達500米,鋼軌在傾翻后需要大量的人力將其扶正,不僅影響了鋼軌的鋪設施工作業效率,此外還給操作人員帶來了安全隱患。
現有的鋼軌防翻裝置采用底部卡緊方式,其在底部設有突起,在鋼軌落地前需兩人配合以使其鎖緊在鋼軌底部。該防翻裝置在鎖緊時費時費力,在鎖緊后不易取出,特別是在鋼軌底部為平面時比底部為石砟時取出更為費力;同時,該防翻裝置在將鋼軌卸載到無砟軌道或平整地面時的穩定性差,防翻效果有限。此外,該防翻裝置需要在鋼軌落地前進行緊固,由于鋼軌作業是連續性的,給運動中的鋼軌加裝防翻裝置具有較大的危險性。因此,亟待一種能夠克服上述缺陷的鋼軌防翻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鋼軌防翻裝置,其能夠方便、快速、高效地實現鋼軌的收卸操作,并且在收卸過程中能夠有效防止鋼軌側翻,保證了操作人員的安全。
本發明提供一種鋼軌防翻裝置,包括底座、夾持部和提拉部,
所述夾持部具有兩個相對設置的鉗臂,在每一鉗臂上設置有滑道,兩個所述鉗臂鉸接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提拉部通過連接件與所述夾持部連接,所述提拉部能夠帶動所述連接件在所述滑道中滑動,并且在所述連接件滑動至所述滑道的第一位置時,兩個所述鉗臂能夠夾持鋼軌;在所述連接件滑動至所述滑道的第二位置時,兩個所述鉗臂能夠松開鋼軌。
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立板、設置在兩個所述立板中部之間的連接板和設置在兩個所述立板底部之間的座板,所述立板的下部具有避讓鋼軌的缺口。
進一步地,所述立板呈倒V字形,在兩個所述立板的左側和右側之間分別設有所述連接板,在兩個所述立板的左側和右側底部分別設有所述座板,所述座板沿著所述立板的內側向上延伸至所述立板的中部。
進一步地,在所述底座的底部可拆卸式地安裝有與鋼軌匹配的支座。
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滑道包括豎直設置的第一滑道和設置在所述第一滑道上方的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相對于所述第一滑道向內彎折成鈍角。
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鉗臂具有與鋼軌軌頭匹配的鉤部。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件為圓銷,所述圓銷穿設于所述提拉部和所述鉗臂的滑道中,在所述圓銷的端部設有用于防止所述圓銷脫落的防脫件。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與所述鉗臂通過銷軸連接,所述鉗臂鉸接在所述銷軸上。
進一步地,兩個所述鉗臂相對設置在所述提拉部的兩側,在兩個所述鉗臂與所述底座之間分別設有套筒,所述銷軸穿設于所述套筒。
進一步地,在所述提拉部的上部設有提手。
本發明的鋼軌防翻裝置在夾持部的鉗臂上設置滑道,并且通過提拉部帶動連接件在滑道中滑動,從而使夾持部的鉗臂能夠夾持或松開鋼軌;該鋼軌防翻裝置能夠方便、快速、高效地實現鋼軌的收卸操作,并且在收卸過程中能夠有效防止鋼軌側翻,保證了操作人員的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鋼軌防翻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鋼軌防翻裝置的左視圖;
圖3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鋼軌防翻裝置的俯視圖;
圖4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底座的主視圖;
圖5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底座的左視圖;
圖6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底座的俯視圖;
圖7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鉗臂的主視圖;
圖8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鉗臂的俯視圖;
圖9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夾持部的主視圖;
圖10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夾持部的俯視圖;
圖11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提拉部的主視圖;
圖12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鋼軌防翻裝置在夾持鋼軌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鋼軌防翻裝置在松開鋼軌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底座;11:立板;111:通孔;12:連接板;13:座板;131:安裝孔;2:鉗臂;21:滑道;211:第一滑道;212:第二滑道;22:通孔;3:提拉部;31:提手;32:定位孔;33:缺口;4:連接件;5:支座;6:緊固件;7:防脫件;8:銷軸;9:套筒;10:鋼軌。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的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結合圖1至圖13所示,本發明的鋼軌防翻裝置,包括底座1、夾持部和提拉部3,夾持部具有兩個相對設置的鉗臂2,在每一鉗臂2上設置有滑道21,兩個鉗臂2鉸接在底座1上,提拉部3通過連接件4與夾持部連接,提拉部3能夠帶動連接件4在滑道21中滑動,并且在連接件4滑動至滑道21的第一位置時,兩個鉗臂2能夠夾持鋼軌10;在連接件4滑動至滑道21的第二位置時,兩個鉗臂2能夠松開鋼軌10。
本發明的鋼軌防翻裝置在夾持部的鉗臂2上設置滑道21,并且通過提拉部3帶動連接件4在滑道21中滑動,從而使夾持部的鉗臂2能夠夾持或松開鋼軌10;該鋼軌防翻裝置能夠方便、快速、高效地實現鋼軌的收卸操作,并且在收卸過程中能夠有效防止鋼軌側翻,保證了操作人員的安全。
在本發明中,底座1為夾持部和提拉部3提供固定點,從而便于通過夾持部和提拉部3實現對鋼軌的收卸操作;對底座1的具體結構無嚴格限制,其只要具備一定的穩定性并且不影響鋼軌的收卸操作即可。
結合圖4至圖6所示,在一實施方式中,底座1可以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立板11、設置在兩個立板11中部之間的連接板12和設置在兩個立板11底部之間的座板13,立板11的下部具有避讓鋼軌的缺口。具體地,該底座1的連接板12和座板13將兩個立板11連接成一體;底座1可由上述立板11、連接板12和座板13拼焊而成,立板11、連接板12和座板13應當具有適宜的厚度,從而有利于防止鋼軌在傾翻時自身變形;上述底座1結構簡單、輕便,便于操作。
進一步地,立板11可以呈倒V字形,在兩個立板11的左側和右側之間分別設有上述連接板12,在兩個立板11的左側和右側底部分別設有上述座板13,座板13沿著立板11的內側向上延伸至立板11的中部。具體地,呈倒V字形的立板11的左側和右側之間形成避讓鋼軌的缺口,該缺口較大,從而便于保證底座1底部的穩定性;兩個連接板12可以分別水平設置在兩個立板11的左側和右側的中部之間,從而提高底座1中部的穩定性;兩個座板13的一端分別設置在兩個立板11的左側和右側的底部之間,此時兩個立板11相對豎直設置在座板13的一端上方,同時兩個座板13的另一端分別沿著立板11的內側向上延伸至對應的連接板12處;此外,座板13的兩側可以自立板11的側面向外延伸,從而進一步保證底座1的穩定性,提高收卸鋼軌作業的可靠性,并保證收卸作業的效率及操作人員的安全。
進一步地,可以在底座1的底部可拆卸式地安裝與鋼軌匹配的支座5。具體地,支座5可以通過緊固件6固定在底座1的座板13上,緊固件6例如可以為螺紋連接件等;此外,對支座5的具體結構不作嚴格限制,其只要能夠與鋼軌匹配即可,例如可以呈U字形,且U字形支座的開口朝下設置,從而便于匹配鋼軌。上述設置方式可以通過對支座5的高度進行調整,使整個鋼軌防翻裝置匹配50kg/m鋼軌、60kg/m鋼軌等鐵路主流鋼軌型號,從而增大該鋼軌防翻裝置的應用范圍。
在本發明中,設置在兩個鉗臂2上的滑道21相對設置,其用于使兩個鉗臂2相對旋轉,從而實現夾持部的開閉;具體地,連接件4在滑動至滑道21的第一位置時,夾持部夾持鋼軌10;而連接件4在滑動至滑道21的第二位置時,夾持部松開鋼軌10。對滑道21的具體形狀和設置方式不作嚴格限制,只要能夠實現上述功能即可。
在一實施方式中,滑道21包括豎直設置的第一滑道211和設置在第一滑道211上方的第二滑道212,第二滑道212相對于第一滑道211向內彎折成鈍角。此時,第一滑道211的最下方為上述第一位置,而第二滑道212的最上方為上述第二位置;該設置方式通過鋼軌防翻裝置的重力作用即可實現夾持部的閉合,操作更加方便。
對鉗臂2的具體結構不作嚴格限制,只要兩個相對設置的鉗臂2能夠對鋼軌10形成限制作用即可。優選地,鉗臂2可以具有與鋼軌10的軌頭匹配的鉤部,其在夾持鋼軌10時能夠通過自身結構限制鋼軌10軌頭的位移,從而使鋼軌防翻裝置與鋼軌成為一體,其增大了鋼軌底部面積,更加有效地防止了鋼軌傾翻。
在本發明中,連接件4用于連接夾持部和提拉部3,并使提拉部3對夾持部的開閉形成控制,從而便于實現夾持部的開閉操作。對連接件4的具體結構和設置方式不作嚴格限制;在一實施方式中,連接件4可以為圓銷,圓銷穿設于提拉部3和鉗臂2的滑道中,在圓銷的端部可設置用于防止圓銷脫落的防脫件7;其中,防脫件7例如可以為開口銷等。更具體地,如圖11所示,可以在提拉部3的兩端分別設置與滑道21配合的定位孔32,圓銷可以穿設于提拉部3的定位孔32和鉗臂2的滑道21中,并用防脫件7進行防脫。
在本發明中,提拉部3用于操控夾持部的開閉,對其結構不作嚴格限制。可以理解的是,提拉部3的下部應當具有避讓鋼軌的缺口33,從而不影響鋼軌的收卸操作;此外,可以在提拉部3的上部設置提手31,提手31例如可以是開設在提拉部3上的開孔,從而便于操作人員的實際操作。
進一步地,對夾持部和提拉部3在底座1上的固定方式不作嚴格限制;在一實施方式中,底座1與鉗臂2可以通過銷軸8連接,鉗臂2鉸接在銷軸8上。具體地,可以在底座1的立板11上部開設通孔111,并在鉗臂2的上部開設通孔22,銷軸8可穿設于通孔111、通孔22及缺口33,從而使底座1、夾持部和提拉部3相對固定。
進一步地,如圖3所示,兩個鉗臂2可以相對設置在提拉部3的兩側,并且在兩個鉗臂2與底座1之間可以分別設置套筒9,銷軸8穿設于套筒9,從而使其相對固定。套筒9的設置便于使鉗臂2與底座1的立板11之間存在一定間隙,從而避免底座1對鉗臂2的旋轉形成阻礙。
本發明的鋼軌防翻裝置的操作過程為:
在鎖定鋼軌前,操作人員先提拉鋼軌防翻裝置的提拉部3,提拉部3帶動連接件4使其從滑道21中的第一位置向上移動,在移動至通過第一滑道211與第二滑道212的彎折點(即轉向點)時,鉗臂2通過銷軸8向外旋轉,當連接件4到達滑道21的第二位置時,鉗臂2開口達到最大值,夾持部完全打開。隨后,將鋼軌防翻裝置提起并放至鋼軌10的頂部上方,放下提拉部3,提拉部3由于重力的作用帶動連接件4在滑道21內向下移動,至到達滑道21的第一位置時鉗臂2閉合,夾持部夾持鋼軌10。在夾持部夾持鋼軌10的狀態下對鋼軌10進行相應的收卸操作,待鋼軌10移動至指定位置后,再次提拉鋼軌防翻裝置的提拉部3,使連接件4從滑道21的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夾持部打開,從而松開鋼軌10,完成對鋼軌10的收卸操作。
本發明的鋼軌防翻裝置能夠有效地消除鋼軌在收卸作業情況下無法利用鋼軌現有底面支撐鋼軌的平衡的情況下可能傾翻的安全隱患,提高了收卸鋼軌作業的可靠性,保證了收卸鋼軌作業效率與安全,并省去了傾翻后復位等相關工作。該鋼軌防翻裝置可用于地鐵及國鐵線路底部平整無活動空間的無砟軌道工況下的鋼軌收卸。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