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沖切刀口,具體涉及一種防縮邊的沖切刀口。
背景技術:
在產品切割時,如果產品是由面料層和基材成組成,往往切割出來的產品會出現面料邊界小于基材的邊界的現象,這種被稱之為露白現象。一旦發生露白現象,嚴重的就需要進行重新生產,浪費了人力物力資源,也增大了成本,即使是較輕的露白,對于產品的外在來說也有一定的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防止露白現象的沖切刀口,通過自身刀刃結構的變化,防止產品在切割過程中縮邊。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防縮邊的沖切刀口,用于沖切由面料和基材組成的產品,其特征是,包括相互匹配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刃口包括不相平行的第一刃口和第二刃口;所述第一刃口和第二刃口連接處采用倒角結構;所述下模的刃口采用直線型。
前述的一種防縮邊的沖切刀口,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刃口和第二刃口形成L型。
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通過將上模的刃口進行合理化改進,優化倒角,使得在切割由面料和基材組成的產品的時候避免發生露白現象,提高切割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裝置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的含義:
1-上模,2-面料層,3-基材層,4-下模刃口,5-上模刃口,501-第一刃口,502-第二刃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本裝置主要用于切割由面料層2和基材層4組成的產品,具體地,是在該產品成型時,將孔位以及邊緣切斷的時候。
本裝置如圖1所示,上模1的刃口包括不相平行的第一刃口501和第二刃口502,在第一刃口501和第二刃口502連接處采用倒角結構。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刃口501和第二刃口502形成L型。下模的刃口采用直線型。
具體使用時,由第一刃口501和第二刃口502的倒角處對面料層進行切割,由于上模刃口5的結構特點,倒角處會先對面料層施加切割力,由于此時位于該處的基材還沒有被切割,在此處的面料相當于優先受到一個切割力,與露白想象中面料和基板同時受到切割力不同,這樣的受力順序的改變使得切割完畢后解決了露白現象。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形,這些改進和變形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