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緊固工裝,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變速器輸出軸與傳動軸緊固的防轉工裝。
背景技術:
對于前置后驅的汽車,傳動軸作為動力驅動的重要部件,前端與變速器輸出軸連接,后端與后橋連接。傳統的傳動軸與變速器輸出軸通常采用花鍵連接,雖然裝配方便,但傳動扭矩較小,噪音較大。為獲得較大的傳動扭矩和減小傳動噪音,有的采用撓性接頭連接,撓性接頭的一端通過法蘭盤與變速器的后端連接,另一端通過法蘭盤與傳動軸的前端連接,然后分別通過螺栓緊固。在通過螺栓緊固和扭矩擰緊時,傳動軸會發生跟轉的現象,有的通過掛擋,使得變數器齒輪嚙合,雖然能夠在裝配時減輕傳動軸跟轉,但是會使換擋拉索與換擋器連接困難;大多數還是采用一人用手將傳動軸固定,另一個人緊固螺栓的方式進行裝配。但是增加了人工成本,且體力消耗大,對單班生產幾百臺汽車的生產線,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相當大,并且對裝配人員的配合默契也有較高的要求;如何能夠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裝配便利性,提高生產效率,保障裝配質量,成了裝配時要解決的的難題。
CN205184632U公開的“一種用于差速器與傳動軸緊固的防轉機構”,包括:限位塊作為基座用于在夾具上的定位;套筒穿設在所述限位塊的上部;棘輪扳手,所述棘輪扳手與所述套筒凸出于所述限位塊的一端連接,用于單向轉動所述套筒;導向套套設在所述套筒凸出于所述限位塊的另一端,且所述導向套固定至所述限位塊上;用于差速器與傳動軸緊固的防轉機構的結構,設計簡單,使用方便,適用于需要緊固差速器與傳動軸螺栓的后橋。該結構大大提高了扭矩擰緊的合格率,保證了產品質量。但該結構不適用于變速器輸出軸與傳動軸的緊固。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變速器輸出軸與傳動軸緊固的防轉工裝,其能夠避免在緊固變速器輸出軸與傳動軸時,傳動軸出現跟轉的現象;具有良好的強度、剛度和耐腐蝕性;能夠降低人工成本,使用方便,能夠提高裝配便利性,提高生產效率,保障裝配質量。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用于變速器輸出軸與傳動軸緊固的防轉工裝,包括工裝本體,其特征是:所述工裝本體呈“Y”形,由扳柄和與其連接的兩個扳頭組成,所述扳頭的端部設有正十二邊形的通孔。
進一步,所述兩個扳頭之間的夾角為45度。
進一步,所述通孔的邊長為19毫米。
進一步,所述扳柄的長度為200毫米、寬度為20毫米、厚度為12毫米,所述扳頭的長度為75毫米。
進一步,所述扳柄與扳頭為焊接連接。
進一步,所述扳柄和扳頭的材質均為06Cr19Ni10。
本實用新型有益的技術效果:
由于工裝本體呈“Y”形,由扳柄和兩個扳頭組成,使得在變速器輸出軸與傳動軸緊固時,避免了傳動軸跟轉的現象;由于扳柄和扳頭尺寸的設計,使得具有良好的強度、剛度和耐腐蝕性;同時,降低了人工成本,使用方便,提高了裝配便利性,提高了生產效率,保障了裝配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中:1-扳柄,2-扳頭,3-傳動軸,4-撓性接頭,5-第一連接螺栓,6-第二連接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說明。
參見圖1所示的一種用于變速器輸出軸與傳動軸緊固的防轉工裝,包括工裝本體,其特征是:所述工裝本體呈“Y”形,由扳柄1和與其連接的兩個扳頭2組成,所述扳頭2的端部設有正十二邊形的通孔。工裝本體呈“Y”形,由兩個扳頭1和扳柄2組成,扳頭2與梅花扳手的扳頭相似,使得在緊固變速器輸出軸與傳動軸時,能夠避免傳動軸出現跟轉的現象。
所述兩個扳頭2之間的夾角為45度。
所述通孔的邊長為19毫米。
所述扳柄1的長度為200毫米、寬度為20毫米、厚度為12毫米,所述扳頭2的長度為75毫米。扳柄1和扳頭2尺寸的設計能夠使得該工裝具有良好的強度和剛度,同時保證工作人員使用方便,不至于太重。
所述扳柄1與扳頭2為焊接連接。
所述扳柄1和扳頭2的材質均為06Cr19Ni10。06Cr19Ni10材質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能夠延長使用壽命。
工作原理:參見圖2,緊固變速器輸出軸與傳動軸3時,先將變速器輸出軸與傳動軸3的連接部位通過撓性接頭4連接,然后將撓性接頭4與傳動軸3通過第一連接螺栓5緊固,緊固之后在變速器輸出軸與傳動軸3的連接部位插入第二連接螺栓6,將第二連接螺栓6用手帶入螺紋兩到三牙,然后將兩個扳頭2分別套在第一連接螺栓5上,確定扳頭2與第一連接螺栓5配合好之后,只需一只手握住扳柄1,另一只手用風扳機將第二連接螺栓6打緊。在扭矩擰緊時,同樣將兩個扳頭2分別套在第一連接螺栓5上,然后用扭矩扳手將第二連接螺栓6復緊即可。
本實用新型能夠避免在緊固變速器輸出軸與傳動軸時,傳動軸出現跟轉的現象;具有良好的強度、剛度和耐腐蝕性,使用方便;能夠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裝配便利性,提高生產效率,保障裝配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