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太陽能光熱槽式集熱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光熱小槽快速組裝工裝及組裝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太陽能光熱槽式集熱技術逐漸成長,但槽式聚光器的組裝工裝卻狀況不佳,特別是簡便有效的工裝。
太陽能光熱槽式集熱發展潛力極大,但大多受場地的影響只能使用小槽,并且規模較小。使用大型工裝就顯得繁瑣且得不償失;并且由于個別地方由于場地問題不能使用吊車,使得使用大型工裝先組裝好再吊運已不可能。因此,研發一種簡便、輕捷、有效的光熱小槽用組裝工裝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光熱小槽快速組裝工裝及組裝方法,其工裝簡便、輕捷、有效,能夠適應復雜場地,提高效率,縮短組裝調試時間,減少組裝的人力、物力費用。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首先提供一種光熱小槽快速組裝工裝,包括兩個側支架及四個直軌桿,所述直軌桿均固定在兩個側支架之間,四個直軌桿相互平行且分別處于一等腰梯形的四個角位置處,所述等腰梯形為上寬下窄的梯形,所述直軌桿上設有若干第一定位軸,所述側支架上設有帶有第二定位軸的定位連接板。
作為進一步的優選實施方案,所述側支架上設有用于固定集熱管支架定位儀的連接座。
作為進一步的優選實施方案,所述集熱管支架定位儀包括一與所述連接座相連的支撐桿,此支撐桿的頂端設有定位機構。
作為進一步的優選實施方案,所述定位機構為激光定位儀或張緊的線繩,所述激光定位儀包括分別設置在兩個支撐桿頂端的激光發射裝置及靶件。
作為進一步的優選實施方案,所述直軌桿以可拆卸方式固定在側支架上。
作為進一步的優選實施方案,所述側支架包括上水平桿、下水平桿及兩側的側連接桿,上水平桿、下水平桿的兩端分別通過側連接桿相連形成一上寬下窄的等腰梯形。
作為進一步的優選實施方案,所述上水平桿和下水平桿間還設有豎直加強桿。
作為進一步的優選實施方案,所述上水平桿及下水平桿的中心位置兩側分別對稱設有定位塊,所述直軌桿兩端分別設有與所述定位塊向配合的定位孔。
作為進一步的優選實施方案,所述直軌桿為矩形鋼管。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光熱小槽快速組裝方法,利用上述組裝工裝進行組裝,具體包含如下步驟:
S1:將側支架通過定位連接板分別固定在光熱小槽的驅動軸兩端;
S2:將四根直軌桿分別放置在兩側支架之間的相應位置上;
S3:將懸臂梁放置在處于左側或右側腰邊的兩根直軌桿上,并利用此兩根直軌桿上相對應的兩個第一定位軸對懸臂梁進行精確定位,然后利用螺栓將懸臂梁固定在驅動軸上;
S4:重復步驟S3直至所有懸臂梁安裝完畢;
S5:將集熱管支架與驅動軸通過螺栓進行非緊固連接,調整集熱管支架的固定環的中心使其與定位儀的定位線重合,然后將集熱管支架緊固在驅動軸上,至此完成太陽能光熱小槽的組裝。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本發明為太陽能光熱小槽提供了一種簡便、輕捷、有效的組裝工裝,其能夠適應復雜場地,提高了組裝效率,縮短了組裝調試時間,有效減少了組裝的人力、物力成本,且組裝方法簡單,操作快捷,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圖1是所述光熱小槽快速組裝工裝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所述光熱小槽快速組裝工裝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所述側支架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所述側支架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5是所述直軌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中A區域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7是所述集熱管支架定位儀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所述太陽能光熱小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所述太陽能光熱小槽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所述懸臂梁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參照圖1及圖2,本發明優選實施例提供一種光熱小槽快速組裝工裝,包括兩個側支架1及四個直軌桿2,所述直軌桿2均固定在兩個側支架1之間,四個直軌桿2相互平行且分別處于一等腰梯形的四個角位置處,所述等腰梯形為上寬下窄的梯形,所述直軌桿2上設有若干第一定位軸3,所述側支架1上設有帶有第二定位軸的定位連接板5。
所述側支架1上設有用于固定集熱管支架定位儀4的連接座11(如圖4所示)。
如圖7所示,所述集熱管支架定位儀包括一與所述連接座11相連的支撐桿12,此支撐桿12的頂端設有定位機構。所述定位機構為激光定位儀,包括分別設置在兩個支撐桿12頂端的激光發射裝置13及靶件14。當然,此激光定位儀也可用張緊的線繩代替。
所述直軌桿2以可拆卸方式固定在側支架1上。
如圖3及圖4所示,所述側支架包括上水平桿7、下水平桿8及兩側的側連接桿9,上水平桿7、下水平桿8的兩端分別通過側連接桿9相連形成一上寬下窄的等腰梯形。優選的,側連接桿9余上水平桿7及下水平桿8間的夾角可設計為可調式,即連接桿9的傾斜角度可調,以適應于具有不同傾斜角度的懸臂梁的組裝安裝。
所述上水平桿7和下水平桿間8還設有豎直加強桿10,以加強側支架的穩固強度。
所述上水平桿7及下水平桿8的中心位置兩側分別對稱設有定位塊6,所述直軌桿兩端分別設有與所述定位塊6向配合的定位孔。
所述直軌桿優選為矩形鋼管(如圖5及圖6所示)。
可以利用本發明先將太陽能光熱小槽(如圖8-10所示)的驅動軸15、分裝好的懸臂梁16、分裝好的集熱管支架17組裝好,再裝在立柱上。也可以先將驅動軸15裝在立柱上,再組裝分裝好的懸臂梁和分裝好的集熱管支架。
本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光熱小槽快速組裝方法,利用上述組裝工裝進行組裝,具體包含如下步驟:
S1:將側支架通過定位連接板分別固定在光熱小槽的驅動軸兩端(兩側支架分別由驅動軸的兩端面定位且與其連接緊固);
S2:將四根直軌桿分別放置在兩側支架之間的相應位置上(利用直軌桿的定位孔將其定位放置在側支架的直軌桿定位塊上);
S3:將懸臂梁放置在處于左側或右側腰邊的兩根直軌桿上,并利用此兩根直軌桿上相對應的兩個第一定位軸對懸臂梁進行精確定位,然后利用螺栓將懸臂梁固定在驅動軸上;
S4:重復步驟S3直至所有懸臂梁安裝完畢;
S5:將集熱管支架定位儀上的激光發射裝置及靶件分別裝好;調整激光發射裝置使其發射的激光正對靶件靶心待用。將集熱管支架與驅動軸通過螺栓進行非緊固連接,調整集熱管支架的固定環(用于固定支撐集熱管的)的中心與激光裝置發出的激光點重合,然后將集熱管支架緊固在驅動軸上,至此完成太陽能光熱小槽的組裝。
本發明為太陽能光熱小槽提供了一種簡便、輕捷、有效的組裝工裝,其能夠適應復雜場地,提高了組裝效率,縮短了組裝調試時間,有效減少了組裝的人力、物力成本,且組裝方法簡單,操作快捷,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以上所述的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所應理解的是,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明的思想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等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