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電池檢測,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電池夾具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1、電池夾具作為固定電池并能夠對電池施加一定壓力的裝置,廣泛應用于電池測試過程中,現有的電池夾具從電池兩側夾住電池,并通過一系列方式從兩側向電池施加穩定的壓力。
2、其中較為常規的加壓夾具包括夾具主體、相互配合的壓緊螺釘和螺母以及加壓結構,壓緊螺釘貫穿夾具主體,螺母從夾具主體的另一側與壓緊螺釘配合,彈簧等加壓結構設置在壓緊螺釘的頭部和夾具主體之間,通過調節壓緊螺釘頭部和夾具主體之間的距離以壓縮加壓結構將電池壓緊,為了實現對壓力的精準控制,在人工加壓時需要通過扭矩扳手上緊壓緊螺釘,這就導致加壓過程無法由一人獨自完成,在實際操作時往往需要一人按住夾具避免夾具移動,另一人轉動扭矩扳手上緊壓緊螺釘;提高了電池測試所需的人力成本,不必要的提高了測試過程的人力需求。
3、有鑒于此特提出本發明。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的問題之一,提供一種電池夾具固定裝置,通過電池夾具固定裝置將夾具固定在操作平臺上,無需專門分出一人固定電池夾具,降低了電池測試的人力需求,提高了電池檢測效率。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電池夾具固定裝置,固定在操作平臺上,包括底壁,以及垂直于底壁設置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與底壁相連,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對設置,用于從相對的兩側對電池夾具進行限位;
3、還包括設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間的承托部,承托部避讓壓緊螺釘設置,用于從底部承托夾具主體,使電池夾具懸空于底壁,承托部所在的平面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在的平面相交。
4、上述方案中,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間的間距與夾具主體相適配,從兩側將電池夾具固定,避免了上緊壓緊螺釘時電池夾具發生位移,使得夾具加壓過程只需要一人操作扭矩扳手上緊壓緊螺釘即可;承托部承托夾具主體,使得電池夾具懸空,為壓緊螺釘轉動過程中的位移預留了空間,夾具主體不會被頂起而發生傾斜和偏移,提高了夾持效果。
5、進一步的,承托部分別設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上;或者,
6、承托部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連。
7、進一步的,承托部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間的區域分為位于承托部兩側的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夾具主體完全容納于第一區域中,第二區域位于承托部和底壁之間。
8、上述方案中,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能夠對夾具主體進行整體限位,避免了部分限位時位于電池下方的部分夾具主體不動,而位于電池上方的部分夾具主體受壓緊螺釘傾斜影響而發生偏移,進一步提高了夾持效果,簡化了加壓操作。
9、進一步的,電池夾具固定裝置還包括第三限位部,第三限位部分別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連,垂直于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底壁設置,且第三限位部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區域內。
10、上述方案中,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分別從三個不同方向對電池夾具進行阻擋,技術人員在放入電池夾具時無需刻意將夾具主體和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對齊,提高了技術人員的使用體驗。
11、進一步的,承托部形成為與第三限位部相連的懸臂,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間形成避讓壓緊螺釘的避讓區域。
12、承托部與第一限位部和/或第二限位部相連時,電池夾具只能從上方放入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間,一方面不易對齊,另一方面容易在電池夾具拿不穩時對技術人員造成傷害;上述方案中,承托部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間形成避讓區域,進使得電池夾具可以從與第三限位部相對的方向推入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間,一步提高了技術人員的使用體驗。
13、進一步的,還包括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與底壁相連,并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同側設置,分別從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背離的一側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貼合,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別通過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與底壁可拆卸連接。
14、上述方案中,可拆卸連接的方式便于技術人員對電池夾具固定裝置進行維護和更換,可以根據電池夾具的實際形狀和結構對電池夾具固定裝置進行調整,提高了使用體驗。
15、進一步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上具有貫穿設置的第一連接孔,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上具有對應設置的第二連接孔;
16、電池夾具固定裝置還包括連接件,第一連接部與第一限位部和/或第二連接部與第二限位部對齊時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對齊,連接件貫穿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
17、進一步的,電池夾具固定裝置還包括鎖緊件,用于調節第一連接部與第一限位部和/或第二連接部與第二限位部之間的摩擦力。
18、上述方案中,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操作習慣或者根據操作空間大小,選擇性調整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與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的配合夾角,進而調節對電池夾具進行加壓的操作角度,進一步提高了技術人員的使用體驗。
19、進一步的,第一連接孔位于第一限位部和/或第二限位部垂直于第三限位部的中線上,第一連接孔的軸線到第三限位部背離承托部一側的距離與第一限位部和/或第二限位部沿中線的垂線方向寬度的一半相同。
20、上述方案中,通過對第一連接孔位置的調整,使得電池夾具固定裝置不僅有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垂直于底壁的第一狀態,還具有第三限位部平行于底壁的第二狀態,第二狀態下第三限位部與底壁貼合,使得第二狀態具有更高的穩定性。
21、進一步的,第二連接孔設置為沿垂直于底壁方向延伸的條形通孔,連接件沿條形通孔的延伸方向相對于條形通孔可滑動設置。
22、上述方案中,技術人員調整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與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的配合夾角時,無需進行拆卸和重新安裝,僅需要通過調節鎖緊件以減小限位部和連接部之間的摩擦力,調節到所需角度后再通過鎖緊件增大二者之間的摩擦力實現鎖緊即可,進一步簡化了調節流程,提高了技術人員的使用體驗。
23、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1、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從兩側限制電池夾具的移動,此時僅需一人即可完成對夾具的加壓操作;通過承托部將電池夾具托起,使其處于懸空狀態,在壓緊螺釘的端部與底壁之間形成間隙,為壓緊螺釘的位移保留了空間,避免壓緊螺釘與底壁相抵而在壓緊過程中將夾具主體頂起,提高了加壓穩定性。
25、2、第三限位部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連,對電池夾具的安裝到位進行限位,承托部與第三限位部相連,并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間形成避讓區域,使得電池夾具能夠在承托部引導下水平放入電池夾具固定裝置,提高了技術人員的使用體驗。
26、3、第一限位部與第一連接部可拆卸連接,第二限位部與第二連接部可拆卸連接,技術人員不僅能夠根據實際需要對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在的部分進行更換,還能夠根據操作需要使得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以不同的夾角與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相連,實現對承托部與水平面夾角的調節,提高了電池夾具固定裝置的使用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