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造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醫用透析紙制備的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醫用紙又稱藥用紙,用于藥品的內包裝、擦拭創口的污物或填充藥瓶等的紙,透析紙是醫用紙中被廣泛運用在醫療包裝行業、醫療器械的滅菌包裝材料,透析紙表面經過凹印、涂布熱塑樹脂,或者直接與PP、PE等膜材料進行熱封合或膠封合,制成具有透析功能的紙塑包裝袋。
隨著醫療行業的迅猛發展,以往采用的棉布類材料及清潔費用不斷攀升,消毒供應中心所反復操作使用的醫療器械生產成本也隨之劇增。加之無菌產品的保存質量受眾多因素影響,全棉布的使用管理難度增加,很多醫療機構將紙塑袋、全棉布基無紡布同時使用在醫療物品的滅菌包裝中。紙塑紙因其阻菌效果好,儲存時間長、方便使用等優點而受到醫療行業及生產廠商的青睞,作為紙塑紙原紙的透析紙也因此備受人們的關注。
透析阻菌性能的好壞是評價透析紙的重要指標之一。所謂阻菌性,是指透析紙能夠阻止外界環境中的細菌透過,避免造成醫療器械滅菌過程或滅菌后細菌感染的性能。
在醫用透析紙的生產過程中,需要對功能性漿料進行充分的攪拌和研磨,提高漿料的細度和均勻性,本實用新型在這類攪拌裝置上進行了研究。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醫用透析紙制備的攪拌裝置,能夠使漿料混合更加均勻,研磨細度更高,提高了醫用透析紙的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用于醫用透析紙制備的攪拌裝置,包括殼體和設置在殼體內的攪拌機構,所述攪拌機構包括攪拌軸、連接在攪拌軸上的攪拌槳和用于驅動攪拌軸轉動的攪拌電機,所述殼體的上部設置有磨漿區和加料口,所述殼體下部設置有攪拌區、出料口、助劑加注口;所述攪拌軸貫穿磨漿區中的上磨片和下磨片后與設于攪拌區中的攪拌槳相連;所述殼體外側設置有循環機構,所述循環機構包括循環液箱、回流管和回流電機,所述循環液箱中設置有隔板,該隔板將循環液箱內部分成沉淀腔和清液腔,所述沉淀腔的底部通過第二回流管連接至磨漿區,所述清液腔的底部通過第三回流管連接至攪拌區,所述沉淀腔的底部為漏斗形底部;攪拌區的底部通過第一回流管連接至沉淀腔;所述回流電機包括設于第一回流管上的第一回流電機、設于第二回流管上的第二回流電機。
本實用新型中,漿料從上部的加料口進入到殼體中,經過磨漿區的研磨后進入攪拌區中,充分攪拌。在研磨過程中,總有一些顆粒研磨得不徹底,這些大顆粒沉淀在殼體的底部,因此本實用新型中,在攪拌區的底部設有第一回流管,第一回流電機啟動后能夠將底部的濁液通過第一回流管吸至循環液箱中,接著濁液在循環液箱中的沉淀腔中進行沉淀,越積越多后,上層的清液越過隔板進入清液腔中,接著通過第三回流管流回到攪拌區中;同時,當沉淀腔中的濁液越積越多之后,沉淀越來越多,接著第二回流電機啟動,濃稠的濁液通過第二回流管被吸至磨漿區中,重新進行研磨,使顆粒更加細小,使漿料更加均勻和細膩,提高后期產品的質量。
作為優選,所述攪拌區的殼體上設有打漿度測量儀,所述攪拌軸上設置有液位傳感器,用于檢測殼體內部的一些數據,所述沉淀腔的底部設有壓力傳感器,該壓力傳感器與第二回流電機相連,當壓力傳感器檢測到壓力超過閥值之后,表示沉淀物積累了很多了,可以啟動第二回流電機。
作為優選,所述攪拌槳設置為兩個或多個,底部攪拌槳的葉片與中部攪拌槳葉片或其他部位攪拌槳葉片相對設置,所述葉片為刀片式結構,保證攪拌效果。
作為優選,所述液位傳感器設置有多個,可以檢測不同的液位。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種用于醫用透析紙制備的攪拌裝置,具有循環研磨機構,能夠使攪拌的漿料更加均勻和細膩,提高成品紙的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的攪拌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見圖1,一種用于醫用透析紙制備的攪拌裝置,包括殼體1和設置在殼體1內的攪拌機構,所述攪拌機構包括攪拌軸2、連接在攪拌軸2上的攪拌槳和用于驅動攪拌軸2轉動的攪拌電機3,所述殼體1的上部設置有磨漿區和加料口4,所述殼體1下部設置有攪拌區、出料口5、助劑加注口7;所述攪拌軸2貫穿磨漿區中的上磨片8和下磨片9后與設于攪拌區的攪拌槳相連;所述殼體1外側設置有循環機構,所述循環機構包括循環液箱17、回流管和回流電機,所述循環液箱17中設置有隔板20,該隔板20將循環液箱17內部分成沉淀腔13和清液腔18,所述沉淀腔13的底部通過第二回流管22連接至磨漿區,所述清液腔18的底部通過第三回流管25連接至攪拌區,所述沉淀腔13的底部為漏斗形底部;攪拌區的底部通過第一回流管21連接至沉淀腔13;所述回流電機包括設于第一回流管21上的第一回流電機15、設于第二回流管22上的第二回流電機16。
本實施方式中,所述攪拌區的殼體上設有打漿度測量儀6,所述攪拌軸2上設置有液位傳感器10,所述沉淀腔13的底部設有壓力傳感器14,該壓力傳感器14與第二回流電機16相連;所述攪拌槳設置為兩個或多個,底部攪拌槳11的葉片與中部攪拌槳12葉片或其他部位攪拌槳葉片相對設置,所述葉片為刀片式結構;所述液位傳感器10設置有多個。
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中的攪拌裝置使用時,漿料從上部的加料口4進入到殼體1中,經過磨漿區的研磨后進入攪拌區中,充分攪拌。攪拌區的底部設有第一回流管21,第一回流電機15啟動后能夠將底部的濁液通過第一回流管21吸至循環液箱17中,接著濁液在循環液箱17中的沉淀腔13中進行沉淀,越積越多后,上層的清液越過隔板20進入清液腔18中,接著通過第三回流管25流回到攪拌區中;同時,沉淀腔13中的沉淀越來越多,接著第二回流電機16啟動,濃稠的濁液通過第二回流管22被吸至磨漿區中,重新進行研磨,使顆粒更加細小,使漿料更加均勻和細膩,提高后期產品的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任何對本技術做出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容易想到的替換、變形、改進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