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平板印刷機墨斗輥轉動量的調節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印刷機墨斗翻轉角度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平板印刷機主要由油墨、印版、橡皮、壓印轉移,在整個環節中油墨通過墨斗輥運轉轉移由為重要,印刷品的圖案主要是根據上墨量及墨斗輥轉移的角度控制上油墨深淺。現有技術中墨斗輥的結構主要由單向軸承、電機伺服控制器、運轉角度轉移控制絲桿等組成;當pc系統輸入墨斗輥運轉角度信號給伺服驅動、電機將絲桿轉動到設定角度,通過單向總成進行往返運動形成帶墨量的大小。但當pc將信號輸入給伺服驅動,伺服驅動執行運轉到所設定位置。隨著單向總成的反推力會將角度定位絲桿的位置改變,造成不正好到達設定墨斗輥的運轉角度。每次處理此類問題都需要將配件拆卸,直到拆卸到角度定位絲桿處,再次將絲桿夾緊條通過手控力量將定位絲桿夾緊,每次維修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并且不能到達所需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印刷機墨斗翻轉角度調節裝置,旨在解決將墨斗輥調節至運轉角度時,維修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并且不能到達所需效果的問題。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印刷機墨斗翻轉角度調節裝置,包括安裝座、導向塊、螺紋桿、連接桿和用于使導向塊和螺紋桿夾緊的夾緊裝置;螺紋桿設置在安裝座上;導向塊上設有螺紋孔,螺紋桿插接在螺紋孔內,螺紋桿的一端與驅動裝置相連;連接桿一端設有與螺紋塊相連的墨斗輥角度改變支點,連接桿的另一端設有用于連接墨斗輥的單向軸承。
進一步,夾緊裝置包括壓塊、調節螺栓和卡接在安裝座上的U形槽體,U形槽體由一個主板和兩個固定在主板上的側板構成;調節螺栓設置在其中一個側板上,壓塊設置在調節螺栓與導向塊之間。可以使導向塊與螺紋桿緊密接觸,從而精確控制單向軸的上下移動量。
進一步,安裝座上設有用于固定壓塊的固定螺栓。
進一步,安裝座上設有三角定位支架。便于固定安裝座。
進一步,安裝座上設有單向角度轉動定位支架。
進一步,驅動裝置為伺服驅動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中包括導向塊和螺紋桿,通過轉動螺紋桿實現導向塊的上下移動從而帶動墨斗輥的上下移動,從而對墨斗輥的角度進行調節,將螺旋轉動轉化為軸線運動,可以精確的控制導向塊的上下移動,可以精確且方便的控制墨斗翻轉角度,從而控制墨斗的加墨量。夾緊裝置可以使導向塊和螺紋桿夾緊,可以解決導向塊和螺紋桿因長期磨合而出現間隙松動的問題。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一種印刷機墨斗翻轉角度調節裝置,包括安裝座、導向塊1、螺紋桿2、連接桿和用于使導向塊1和螺紋桿2夾緊的夾緊裝置;螺紋桿2設置在安裝座上;導向塊1上設有螺紋孔,螺紋桿2插接在螺紋孔內,螺紋桿2的一端與驅動裝置相連;連接桿一端設有與螺紋塊1相連的墨斗輥角度改變支點5,連接桿的另一端設有用于連接墨斗輥的單向軸承3。驅動裝置為伺服驅動器12。
夾緊裝置包括壓塊6、調節螺栓10和卡接在安裝座上的U形槽體9,U形槽體9由一個主板和兩個固定在主板上的側板構成;調節螺栓10設置在其中一個側板上,壓塊6設置在調節螺栓10與導向塊1之間。安裝座上設有用于固定壓塊6的固定螺栓7。
安裝座上設有三角定位支架8。安裝座上設有單向角度轉動定位支架11。
使用時,通過伺服驅動器12轉動螺紋桿2,螺紋桿2的轉動使導向塊1沿著螺紋桿2上下移動;導向塊1的上下移動通過連接桿帶動單向軸承3上下移動,單向軸承3的上下移動控制墨斗翻轉角度,從而控制墨斗的加墨量。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內,所作的變化或修飾皆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