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教學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多功能電路教學教具。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在上物理課時,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并直觀地學習電路方面的理論知識,老師通常都會采用進行現場連接電路進行直觀演示,其目的在于使學生能夠快速理解電路的相關知識,故對于學習電路的學生來說電路演示就顯得尤其必要。對于初步學習電路的學生來講,老師首先會講解演示串聯、并聯電路,老師會要求學生根據電路圖利用上課時間現場連接電路,眾所周知對于串聯、并聯電路來講,其基本組成元器件有電源、開關、燈泡等,學生可以根據燈泡發光來直接判斷電路的導通與否,當通過導線連接電路時,導線一般通過旋擰的方式進行固定,操作比較麻煩,而且連接固定不穩定。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的多功能電路教學教具。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多功能電路教學教具,它包含固定基板、導電基座、限位凸柱、電子器件安裝座、倒凹型導電極、電子元器件、導電連接線;所述的固定基板的上端均勻設置有數個導電基座,導電基座的中間上端設置有限位凸柱;所述的導電基座的上端套接有電子器件安裝座,電子器件安裝座的下端兩側內部鑲嵌有倒凹型導電極;限位凸柱與倒凹型導電極相互配合將電子器件安裝座固定在固定基板的表面,所述的電子器件安裝座的上端設置有電子元器件,電子元器件的兩端分別與電子器件安裝座兩側的倒凹型導電極連接;所述的電子器件安裝座之間通過導電連接線進行連接,導電連接線的兩端分別套接在限位凸柱的上端。
在上述的多功能電路教學教具中,所述的導電連接線由導線和導向套環組成,導向套環連接在導線的兩端。
在上述的多功能電路教學教具中,所述的限位凸柱為非金屬圓柱形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結構簡單,設計新穎,采用均勻分布導電基座作為電路中電器元件的連接裝置,安裝、拆卸以及連接非常方便,避免傳統導線連接操作繁瑣的問題,而且更加清晰明確,方便學生了解電路結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導電連接線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固定基板1、導電基座2、限位凸柱3、電子器件安裝座4、倒凹型導電極5、電子元器件6、導電連接線7、導線8、導向套環9。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圖2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它包含固定基板1、導電基座2、限位凸柱3、電子器件安裝座4、倒凹型導電極5、電子元器件6、導電連接線7;所述的固定基板1的上端均勻設置有數個導電基座2,導電基座2的中間上端設置有限位凸柱3;所述的導電基座2的上端套接有電子器件安裝座4,電子器件安裝座4的下端兩側內部鑲嵌有倒凹型導電極5;限位凸柱3與倒凹型導電極5相互配合將電子器件安裝座4固定在固定基板1的表面,所述的電子器件安裝座4的上端設置有電子元器件6,電子元器件6的兩端分別與電子器件安裝座4兩側的倒凹型導電極5連接;所述的電子器件安裝座4之間通過導電連接線7進行連接,導電連接線7的兩端分別套接在限位凸柱3的上端。
在上述的多功能電路教學教具中,所述的導電連接線7由導線8和導向套環9組成,導向套環9連接在導線8的兩端。
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