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成像設備、定影裝置和控制成像設備的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2661102閱讀:353來源:國知局
成像設備、定影裝置和控制成像設備的方法與流程

本公開涉及成像設備、定影裝置和用于抑制在定影裝置的端部處的溫度增加的方法。



背景技術:

成像設備包括處理單元,該處理單元用于在片材上形成調色劑圖像;和定影裝置,該定影裝置用于將調色劑圖像定影到片材。定影單元包括加熱單元,該加熱單元在軸向方向上延伸并且設置有加熱器;和對立部件,該對立部件在與軸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面對加熱單元。在被輸送時,在已經形成調色劑圖像的片材在加熱器單元和對立部件之間被夾壓,并且被加熱單元加熱,以由此將調色劑圖像熱定影到片材。

在這種傳統的定影裝置中,加熱單元在軸向方向上的端區域具有高于加熱單元在軸向方向上的中央區域的溫度的溫度。例如,在對在軸向方向上的寬度小于加熱單元的軸向長度的多張片材進行接連打印的情形中,所述多張片材從加熱單元的中央區域吸熱,而因為所述多張片材不與端部接觸,所以熱能夠在加熱單元的端區域處積聚。相應地,在端區域處的溫度高于中央區域的溫度。

日本專利申請公布特開2012-234067公開了設置有風扇和用于改變開口寬度的組件的成像設備。風扇被與加熱單元的端區域面對地設置。組件設置在加熱單元和風扇之間,并且形成有允許風扇空氣通過的開口。滑動板能夠在加熱單元的軸向方向上可滑動地移動用于改變開口的寬度,以抑制在加熱單元的端區域處的溫度增加。

此外,日本專利申請公布特開2001-142544公開了在加熱單元和成像設備的外殼之間的位置處設置有蓋以便保持加熱單元的熱的成像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人已經發現:如果將風扇和用于改變開口寬度的組件合并到在日本專利申請公布特開2001-142544中公開的設備,則合成的結構變得復雜。

因此本公開的目的是提供具有簡單構造的成像設備。

本公開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用于抑制在定影裝置的端部處的溫度增加的方法。

根據一個方面,提供一種成像設備,該成像設備包括外殼和定影裝置,所述外殼包括風扇和壁部,所述壁部形成與所述風扇連通的空氣通道,該定影裝置包括:加熱單元,所述加熱單元被設置在所述空氣通道中,并且所述加熱單元在軸向方向上延伸,所述加熱單元包括加熱器,所述加熱單元具有在所述軸向方向上的中央區域和位于所述中央區域的在所述軸向方向上的外側的端區域;對立部件,所述對立部件被設置成在與所述軸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面對所述加熱單元;和蓋,所述蓋位于所述空氣通道中且位于在所述加熱單元和所述壁部之間的位置處。蓋包括:中央蓋部,所述中央蓋部被定位成面對所述中央區域,并且所述中央蓋部與所述中央區域隔開基準距離;和側蓋部,所述側蓋部被定位成面對所述端區域,并且所述側蓋部能夠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所述第一位置提供距所述加熱單元的第一距離,所述第二位置提供距所述加熱單元的第二距離,所述第一距離等于或小于所述基準距離,并且所述第二距離大于所述基準距離。

根據另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定影裝置,該定影裝置包括:加熱單元,該加熱單元在軸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包括加熱器,加熱單元具有在軸向方向上的中央區域和在軸向方向上位于中央區域的外側的端區域;對立部件,該對立部件被設置成在與軸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面對加熱單元;和蓋,該蓋相對于加熱單元與對立部件相反地定位。蓋包括:中央蓋部,該中央蓋部被定位成面對中央區域并且與中央區域隔開基準距離;和側蓋部,該側蓋部被定位成面對端區域并且能夠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該第一位置提供距加熱單元的第一距離,該第二位置提供距加熱單元的第二距離,第一距離等于或小于基準距離,并且第二距離大于基準距離。

根據再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用于抑制定影裝置的軸向端區域的溫度增加的方法,所述定影裝置位于成像設備中,所述成像設備具有風扇和壁部,所述壁部構成與所述風扇連通的空氣通道。所述定影單元包括加熱單元、對立部件和蓋,所述加熱單元被設置在所述空氣通道中,并且所述加熱單元在軸向方向上延伸,所述加熱單元包括加熱器,并且所述加熱單元具有在所述軸向方向上的中央區域和位于所述中央區域的在所述軸向方向上的外側的端區域,所述對立部件被設置成在與所述軸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面對所述加熱單元;并且所述蓋位于所述空氣通道中且位于在所述加熱單元和所述壁部之間的位置處,所述蓋包括中央蓋部和側蓋部,所述中央蓋部被定位成面對所述中央區域,并且所述中央蓋部與所述中央區域隔開基準距離,所述側蓋部被定位成面對所述端區域。所述方法包括將所述側蓋部從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提供距所述加熱單元的第一距離,所述第二位置提供距所述加熱單元的第二距離,所述第一距離等于或小于所述基準距離,并且所述第二距離大于所述基準距離。

附圖說明

結合附圖,根據以下描述,本公開的具體特征和優點將變得明顯,其中:

圖1是作為根據一個實施例的成像設備的實例的打印機的示意圖;

圖2是在打印機中使用的定影裝置的透視圖,并且示出蓋的關閉狀態;

圖3是該定影裝置的透視圖,并且示出蓋的打開狀態;

圖4是該定影裝置的透視圖,其中一對蓋和連接部從其余部分分離;

圖5是用于示出X-Z橫截面的沿著圖4的線IV-IV截取的橫截面視圖;

圖6是用于示出X-Z橫截面的沿著圖3的線V-V截取的橫截面視圖;

圖7是用于示意地示意定影裝置的X-Z橫截面的視圖;

圖8是定影裝置中的上蓋的內部右端部的局部透視圖;并且

圖9是示出如從前方觀察的上蓋和加熱單元的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將在參考附圖的同時描述根據一個實施例的打印機10。在圖1中,示出了相互垂直地指向的方向X、Y、Z。在整個說明書中,+Z(正Z)方向和-Z(負Z)方向將分別稱作向上和向下,+X方向和-X方向將分別稱作向前和向后,并且+Y方向和-Y方向將分別稱作向右和向左。

打印機10是使用單一顏色的顯影劑(諸如用于在片材W諸如普通紙和OHP片材上形成單色圖像的黑色調色劑)的電子照相式打印機。打印機10是成像設備的實例。

如在圖1中所示,打印機10包括外殼100、片材供給單元200、片材輸送部300和成像單元400,在外殼100中容納片材供給單元200、片材輸送部300和成像單元400。外殼100具有上部,該上部形成有片材排出開口110和排出盤120。一對排出輥130在與片材排出開口110相鄰的位置處設置在外殼100中。

片材供給單元200包括盤210和拾取輥220。盤210適于容納片材W的堆。拾取輥220適于從盤210中的片材堆拾取單張片材W,并且將片材W輸送到成像單元400。

成像單元400包括曝光單元500、處理單元600和定影單元700。曝光單元500適于向處理單元600中的光敏部件610照射激光束L(光束)。

處理單元600包括光敏部件610、充電器620、顯影單元630和轉印輥640。充電器620適于均勻地對光敏部件610的表面充電。在從曝光單元500向已經被充電器620充電的光敏部件610的表面照射激光L時,在光敏部件610的表面上形成靜電潛像。此外,顯影單元630適于向光敏部件610的表面供給調色劑。在供給調色劑時,在光敏部件610的表面上形成與靜電潛像對應的調色劑圖像。當片材W通過光敏部件610和轉印輥640相互面對的位置時,在光敏部件610的表面上形成的調色劑圖像被轉印輥640轉印到片材W上。這個位置將被稱作轉印位置X1。

定影單元700適于加熱被移動經過處理單元600的片材W,以將調色劑圖像熱定影到片材W。因此,可視調色劑圖像被定影到片材W。定影單元700包括加熱單元710和對立部件720。將在以后描述定影單元700的進一步的細節。

排出輥130適于通過排出開口110向排出盤120排出移動經過定影單元700的片材W。在以下描述中,從片材供給單元200通過片材輸送部300、轉印位置X1和定影單元700延伸到排出輥130的片材通道將被稱作“輸送通道R1”,并且沿著輸送通道R1的片材輸送的方向將被稱作“輸送方向”。

外殼100設置有輸送引導件150,該輸送引導件150位于定影單元700的在輸送方向上的下游。輸送引導件150具有彎曲部,該彎曲部朝向排出輥130引導已經移動經過定影單元700的片材W。

外殼100還設置有再輸送部160,該再輸送部160用于在片材W被上下顛倒之后朝向處理單元600引導已經移動經過定影單元700的片材W。更具體地,再輸送部160包括排出輥130、第一到第四再輸送引導件161到164和多個輥165。第一到第四再輸送引導件161到164形成再輸送通道R2,該再輸送通道R2從排出輥130開始,并且該再輸送通道R2在輸送引導件150后面、在成像單元400下方且在片材輸送部300后面經過。在以下描述中,沿著再輸送通道R2的片材輸送的方向將被稱作“再輸送方向”。

第一再輸送引導件161相對于輸送引導件150與定影單元700相反地定位,并且具有從離排出輥130比輸送引導件150離排出輥130近的位置朝向輸送引導件150的后位置延伸的部分。第二再輸送引導件162位于輸送引導件150的后方,并且具有在向上/向下方向上延伸的部分。第三再輸送引導件163位于處理單元600和定影單元700的下方和片材供給單元200的上方,并且具有在向前/向后方向上延伸的部分。第四再輸送引導件164位于第三再輸送引導件163和對準輥320之間,并且是U形的,具有與第三再輸送引導件163相鄰且朝向對準輥320延伸的部分。所述多個輥165沿著第三再輸送引導件163定位,并且適于被來自主馬達(未示出)的驅動力旋轉。利用來自排出馬達(未示出)的驅動力,該一對排出輥130能夠在正向方向和逆向方向上旋轉。在以下描述中,在該一對排出輥130之間的面對位置將被稱作“排出位置X2”。

管道105被設置在外殼100中,并且空氣排出風扇106被設置在管道105的一端處。管道105具有另一端,所述另一端通過空間S和排出開口110與外殼100的外部連通,該空間S用于在空間S中容納定影單元700。在風扇106的旋轉時,產生如由實線箭頭所示的從排出開口110通過空間S到管道105中的空氣流V。在定影單元700上方或者容納空間S上方的位置處,在向前/向后方向上延伸的壁部107被設置在外殼100中。壁部107構成管道105的一部分。容納空間S是空氣通道的實例。

如圖1至3所示,定影單元700包括加熱單元710、對立部件720、下蓋800、上蓋900和切換機構950。上蓋900是蓋的實例。

加熱單元710是在與輸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中空圓筒形。即,加熱單元710在向左/向右方向或片材W的寬度方向上延伸。加熱單元710包括定影皮帶711和鹵素加熱器712。定影皮帶711呈管狀部件的形式,并且能夠繞在寬度方向上延伸的軸線旋轉。寬度方向是“預定軸向方向”的實例。鹵素加熱器712是適于在接收從AC源(未示出)供給的電力時產生熱的加熱器。鹵素加熱器712位于由定影皮帶711限定的內部空間中。對立部件720是圓筒形部件,并且能夠繞在寬度方向上延伸的軸線旋轉。對立部件720被朝向定影皮帶711推壓且與定影皮帶711接觸。片材W的一個表面與定影皮帶711的外表面接觸。

通過在鹵素加熱器712處產生熱,定影皮帶711被加熱,使得定影皮帶711的溫度升高。此外,通過利用來自主馬達(未示出)的驅動力旋轉對立部件720,定影皮帶711被驅動以循環地移動。移動經過處理單元600的片材W到達在定影皮帶711和對立部件720之間的位置,并且在由定影皮帶711和對立部件720輸送的同時被定影皮帶711加熱。

如圖2至6所示,下蓋800適于可旋轉地支撐加熱單元710和對立部件720,并且由樹脂制成。更具體地,下蓋800包括下壁部810和一對側壁部820。下壁部810位于對立部件720的下方,并且在寬度方向上伸長使得:在寬度方向上,下壁部810的每一端從加熱單元710的每一端和對立部件720的每一端向外定位。每一個側壁部820從下壁部810的每一端向上延伸,并且面對加熱單元710的每一端和對立部件720的每一端。每一個側壁部820具有可旋轉地支撐對立部件720的下部,并且具有支撐加熱單元710的上部。更具體地,側引導件(未示出)被設置在每一個側壁部820的上部處,以引導定影皮帶711的每一個寬度端部。側引導件能夠相對于上部在向上/向下方向上滑動地移動,使得在加熱單元710和對立部件720之間產生的擠壓力能夠改變。對立部件720具有設置有驅動齒輪840的左端部。來自主馬達(未示出)的驅動力被傳遞到驅動齒輪840。通過驅動齒輪840的旋轉,對立部件720被旋轉地驅動。

下蓋800還包括一對臂851,該一對臂851在向前/向后方向上延伸。每一個臂851具有前端部,該前端部被以可樞轉地移動的方式支撐到每一個側壁部820的上部,使得每一個臂851的后端部能夠上下移動。每一個臂851具有鉤852。壓縮彈簧(未示出)具有連接到鉤852的一個端部和連接到側壁部820的另一個端部,使得每一個臂851的后端部被朝向下蓋800的下壁部810推壓。每一個臂851從下方支撐加熱單元710的每一個寬度端部。因此,隨著每一個臂851在向上/向下方向上的移動,加熱單元710在向上/向下方向上移動。臂851是移位部件的實例,并且構成改變在加熱單元710和對立部件720之間的擠壓力的壓力改變機構。

上蓋900相對于加熱單元710與對立部件720相反地定位,以覆蓋加熱單元710的上側。更具體地,上蓋900由樹脂制成,并且如在寬度方向上觀察,該上蓋900沿著加熱單元710的外表面是圓弧形橫截面。上蓋900是伸長的,使每一個寬度端從加熱單元710的每一個寬度端和對立部件720的每一個寬度端向外定位。上蓋900橋接在下蓋800的該一對側壁部820上。

上蓋900包括:本體部910;一對可移動部920;和聯接部930。本體部910是靜止部,并且具有:與加熱單元710的中央區域E1(圖9)面對的中央部911;和寬度端部,每一個寬度端部形成有與每一個端區域E2(圖9)面對的通孔913。如在圖4中所示,如在Z方向上觀察,通孔913在形狀上是矩形的。中央區域E1是加熱單元710的外周表面中在寬度方向上的中間區域。端區域E2是加熱單元710的外周表面中的寬度端區域,并且在寬度方向上從中央區域E1向外定位。

該一對可移動部920定位成覆蓋該一對通孔913。每一個可移動部920具有能夠相對于本體部910樞轉地移動的前端部,使得可移動部920的每一個后端部能夠朝向和離開本體部910移動。因此,每一個可移動部920能夠在如圖2和5中所示關閉每一個通孔913的關閉位置和如圖3和6中所示通孔913的后部打開的打開位置之間移動。關閉位置是“第一位置”的實例,并且打開位置是“第二位置”的實例。

因此,在本體部910的中央部911和加熱單元710的中央區域E1之間的距離維持不變,而在可移動部920的后端部和加熱單元710的端區域E2之間的距離能夠改變。中央部911是“中央蓋部”的實例,可移動部920是“側蓋部”的實例,該一對可移動部920是“第一側蓋部”和“第二側蓋部”的實例。

如圖2至4中所示,突出部921從一個所述可移動部920(右可移動部920)向后延伸。突出部921在寬度方向上從端區域E2向外定位。

如圖4中最佳地示出,聯接部930具有聯接到每一個可移動部920的每一個端部。因此,隨著突出部921的豎直移動,該一對可移動部920能夠一起樞轉地移動。

切換機構950包括軸960、第一凸輪970、第二凸輪975、偏置彈簧980和驅動馬達990。軸960位于加熱單元710后面,并且被可旋轉地支撐到下蓋800的該一對側壁部820。第一凸輪970被固定到軸960的右端部。第一凸輪970包括凸輪本體部971和銷972。凸輪本體部971位于右臂851的后端部下方,并且固定到軸960。銷972從凸輪本體部971的左側表面向左突出。銷972的頂端位于右可移動部920的突出部921下方。第一凸輪970是“支撐部件”的實例。第二凸輪975固定到軸960的左端部。第二凸輪975具有與第一凸輪970的凸輪本體部971的形狀相同的形狀,并且不包括與銷972對應的部件。

偏置彈簧980聯接在突出部921和可移動部920的前端部中的任一個與本體部910之間且在其間被拉伸,使得由于偏置彈簧980的恢復力,該一對可移動部920的后端部被朝向關閉位置推壓。偏置彈簧980是“推壓單元”的實例。驅動馬達990通過齒輪(未示出)連接到軸960,以可旋轉地驅動軸960。驅動馬達990是“驅動源”的實例。

應該注意,圖8和9所示的可移動部920在打開位置中。在加熱單元710的旋轉方向上延伸的多個第一肋941和兩個第二肋942被形成在本體部910的中央部911的內部表面上,以增強本體部910。所述多個第一肋941在寬度方向上被以預定間隔設置,并且位于中央部911的寬度端部內。每一個第二肋942設置在中央部911的每一個寬度端部上。第二肋942從中央部911的內表面朝向加熱單元710的突出長度比第一肋941的突出長度長。第二肋942是“肋”的實例。

接著將描述可移動部920的打開/關閉操作。在這個描述中,寬度方向被定義為與輸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在這個實施例中,打印機10在盤210中容納兩種類型的片材W,并且所述兩種類型的片材W中的每一種具有在寬度方向上相互不同的尺寸。當在寬度方向上具有相對較大的尺寸的寬片材W(在下文中稱為“寬片材W”)被容納在盤210中并且被移送到定影單元700中時,寬片材W通過加熱單元710的該一對端區域E2以及中央區域E1。另一方面,當在寬度方向上具有相對較窄的尺寸的窄片材W(在下文中稱為“窄片材W”)被容納在盤210中并且被移送到定影單元700中時,窄片材W不通過該一對端區域E2,而是僅通過加熱單元710的中央區域E1。相應地,加熱單元710的端區域E2具有比中央區域E1的溫度高的溫度,這將導致端區域處的溫度增加。

在這個實施例中,打印機10具有用于檢測容納在盤210中的片材W的寬度的傳感器(未示出)。打印機10中的控制器(未示出)響應于來自傳感器的檢測信號和/或由使用者輸入的片材W的尺寸信息而確定寬片材W或者窄片材W哪一種被容納在盤210中。當確定寬片材W被容納在盤210中時,利用來自驅動馬達990的驅動力,第一凸輪970和第二凸輪975成角度地旋轉到圖5所示的第一角度旋轉位置。此時,每一個可移動部920在關閉位置處。風扇106的旋轉產生第一氣流V1和第二氣流V2。第一氣流V1從排出開口110流動到在可移動部920和壁部107之間的空間。第二氣流V2通過在上蓋900下方的空間從排出開口110流動到在上蓋900和加熱單元710之間的空間。在可移動部920和加熱單元710之間的距離等于在中央部911和加熱單元710之間的距離D21。距離D21是“基準距離”的實例。相應地,通過中央區域E1的第二氣流V2的流率與通過端區域E2的第二氣流V2的流率相同,并且因此,對于中央區域E1的冷卻與對于端區域E2的冷卻相同。在此情形中,在可移動部920和壁部107之間的距離被視為距離D11。

另一方面,當確定窄片材W被容納在盤210中時,利用來自驅動馬達990的驅動力,軸960被可旋轉地驅動,使得第一凸輪970和第二凸輪975成角度地從圖5中所示的第一角度旋轉位置旋轉到圖6中所示的第二角度旋轉位置。在這個運動期間,銷972與突出部921形成接觸,以向上推動突出部921。相應地,每一個可移動部920被改變為打開位置。此時,在可移動部920和壁部107之間的距離D12比當可移動部920在關閉位置處時的距離D11短。此外,在可移動部920和加熱單元710之間的距離D22比當可移動部920在關閉位置處時的距離D21長。當風扇106旋轉時,除了上述第一氣流V1和第二氣流V2之外,還產生第三氣流V3。第三氣流V3通過本體部910的通孔913從排出開口110流動到在可移動部920和加熱單元710的端區域E2之間的空間。相應地,與可移動部920在關閉位置處的狀態相比,在可移動部920和壁部107的端區域E2之間流動的氣流(第二氣流V2和第三氣流V3)的流率被增加了在可移動部920和壁部107之間流動的第一氣流V1的減小的流率。因此,用于端區域E2的冷卻效果變得高于用于加熱單元710的中央區域E1的冷卻效果,使得在加熱單元710的端區域處的溫度增加能夠被抑制。

當第一凸輪970和第二凸輪975位于第二角度旋轉位置處時,第一凸輪970和第二凸輪975不接觸該一對臂851。因此,在加熱單元710和對立部件720之間的擠壓力等于當第一凸輪970和第二凸輪975在第一角度旋轉位置處時在加熱單元710和對立部件720之間的擠壓力。此時臂851的姿態是“第一姿態”的實例。擠壓力是第一擠壓力的實例。

另一方面,當例如控制器在定影單元700處檢測到卡紙時,第一凸輪970和第二凸輪975如在圖7中所示比圖6中所示的第二角度旋轉位置更多地在順時針方向上被進一步旋轉地驅動。此時的角度旋轉位置是“第三角度旋轉位置”的實例。在這個運動期間,第一凸輪970及第二凸輪975與該一對臂851形成接觸,以向上推動該一對臂851。作為結果,在加熱單元710和對立部件720之間的擠壓力變得小于當第一凸輪970和第二凸輪975位于第一角度旋轉位置或第二角度旋轉位置處時在加熱單元710和對立部件720之間的擠壓力。在圖7中的臂851的姿態是“第二姿態”的實例。擠壓力是“第二擠壓力”的實例。相應地,在定影單元700處的卡紙能夠容易解決。當第一凸輪970和第二凸輪975被可旋轉地驅動到第三角度旋轉位置時,如在圖7中所示,可移動部920位于打開位置處。然而,可移動部920可以位于關閉位置處。

根據上述實施例,由空氣排出風扇106產生的氣流被劃分成在外殼100的壁部107和可移動部920之間流動的第一氣流和在可移動部920和加熱單元710之間流動的第二氣流。通過在關閉位置和打開位置之間移動本體部910的可移動部920,第一氣流的流率和第二氣流的流率能夠相對地改變。更具體地,當可移動部920在打開位置處時,在外殼100的壁部107和可移動部920之間的距離小于當可移動部920在關閉位置處時的距離。同時,當可移動部920在打開位置處時,在可移動部920和加熱單元710之間的距離大于當可移動部在關閉位置處時在可移動部920和加熱單元710之間的距離。作為結果,當可移動部920在打開位置處時,由空氣排出風扇106產生且在可移動部920和加熱單元710之間流動的氣流的流率增加。相應地,對于加熱單元710的端區域E2的冷卻效果變得高于對于加熱單元710的中央區域E1的冷卻效果,使得在端區域處的溫度增加能夠被抑制。此外,在這個實施例中,作為上蓋900的一部分的可移動部920能夠移動。與將蓋和冷卻機構相互分離的結構相比,這個結構防止定影單元700變得復雜。并且,在端區域處的溫度增加能夠被抑制。

此外,根據該實施例,來自驅動馬達990的驅動力驅動第一凸輪970,這使可移動部920在關閉位置和打開位置之間移位。作為結果,這個結構防止定影單元變得龐大。此外,第一凸輪970由軸960可旋轉地驅動。這個結構確保了對于驅動馬達990和第一凸輪970的幾何布置的靈活性,并且能夠以相對簡單的結構移位可移動部920。通過使用凸輪機構,能夠以相對簡單的結構移動可移動部920。

此外,在該實施例中,彈簧980的偏置力能夠防止可移動部920和第一凸輪970相互離開地移動。相應地,可移動部920能夠容易且可靠地移動到關閉位置和打開位置。

此外,在該實施例中,通過設置壓力改變機構,可移動部920的移動和擠壓力的改變能夠與第一凸輪970的旋轉相關聯地執行。此外,單個第一凸輪970的旋轉引起可移動部920的移動和擠壓力的改變。此外,聯接部930允許響應于單個第一凸輪970的旋轉而移動左和右可移動部920,并且單個第一凸輪970的運動能夠導致擠壓力的改變。

此外,在該實施例中,即使當可移動部920在打開位置處時,第二肋942仍然能夠提供在中央部911和加熱單元710的中央區域E1之間的熱可保持性(圖9)。

各種變型是可設想的。例如,在上述實施例中,第一凸輪970是“支撐部件”的實例。然而,支撐部件不限于第一凸輪970,而是可以是連桿機構,該連桿機構包括:圓形部件,該圓形部件形成有圓弧形溝槽,并且能夠隨著軸960偏心地旋轉;和連接臂,該連接臂具有被可滑動地支撐到溝槽的一個端部和可樞轉地移動地連接到可移動部920的后端部的另一個端部。

此外,在上述實施例中,可以省略第二肋942、偏置彈簧980和用于擠壓力的壓力改變機構中的至少一個。

此外,當第一凸輪970和第二凸輪975位于第三角度旋轉位置處時,可移動部920可以在關閉位置和打開位置中的任一個位置處。

此外,在上述實施例中,在用于可移動部920的切換機構950和用于改變擠壓力的壓力改變機構中公共地使用軸960和第一凸輪970。然而,軸960和第一凸輪970中的至少一個能夠公共地用于切換機構950和壓力改變機構,并且另一根軸和另一個凸輪可以被設置用于切換機構950和壓力改變機構中的一個。

此外,在上述實施例中,可移動部920的后端部向上或者向下移動。然而,可移動部920的移動不限于以上,而是可移動部920的前端部或者可移動部920以它的整體能夠向上或者向下移動。

此外,在以上實施例中,可以在外殼100的后部中設置鼓風機,以通過在第一再輸送引導件161和輸送引導件150之間的間隙將空氣從外部供給到空間S中。利用這種結構,在寬片材W正在再輸送通道R2上通過時,來自鼓風機的氣流被寬片材W中斷,這防止了氣流被直接吹到整個加熱單元710。另一方面,在窄片材W正在再輸送通道R2上通過時,僅從鼓風機到加熱單元710的中央區域E1的氣流被中斷,而從鼓風機到加熱單元710的端區域E2的氣流不被中斷。相應地,在端區域處的溫度增加能夠有效地被抑制。

在上述實施例中,打印機10被構造成:以片材W在寬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與輸送通道R1及再輸送通道R2的中央位置一致的方式,在輸送通道R1和再輸送通道R2上輸送寬片材W和窄片材W兩者。然而,打印機10不限于這種打印機。例如,寬片材W和窄片材W中的每一種均能夠以如下方式在輸送通道R1和再輸送通道R2上傳送,使得寬片材W或窄片材W的側邊緣與輸送通道R1及再輸送通道R2的側邊緣對準。在后者的情形中,定影單元700可以設置有單個可移動部920。

此外,在上述實施例中,軸960和第一凸輪970由來自驅動馬達990的驅動力可旋轉地驅動。然而,該實施例不限于這種結構。例如,軸960和第一凸輪970可以由使用者旋轉,或者與外殼100的蓋(未示出)的樞轉操作相關聯地旋轉。

此外,在以上實施例中的打印機10的構造僅是實例,并且可以被修改。在以上實施例中,打印機10是帶有單色調色劑(黑色)的單色打印機。然而,所要打印的顏色的類型和顏色的數目不限于以上實施例。打印機10可以包括用于打印片材W的兩面的打印機和用于打印片材W的單面的打印機。

此外,成像設備可以不僅包括打印機,而且可以還包括復印機、傳真機和多功能設備。

此外,在上述實施例中,定影單元700包括管狀定影皮帶711。然而,該定影皮帶不限于定影皮帶711,并且可以是定影輥。

雖然已經參考具體實施例詳細地進行了說明,但是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清楚:可以在不偏離上述實施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作出各種改變和變型。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台县| 衢州市| 盐津县| 剑川县| 集贤县| 镇原县| 关岭| 重庆市| 万安县| 延庆县| 商水县| 华坪县| 枞阳县| 竹溪县| 墨玉县| 衡水市| 大田县| 冷水江市| 绥德县| 方山县| 松原市| 古田县| 仙桃市| 广东省| 南靖县| 东海县| 漠河县| 深泽县| 怀柔区| 肃北| 彩票| 新河县| 贺兰县| 大关县| 万年县| 屯门区| 富平县| 黔西县| 琼海市| 东丰县| 津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