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送料機械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床配件領域,尤其涉及ー種送料機械手。
背景技術:
目前,在機床加工中,主要采用人工上料,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容易發生安全事故,且エ人的勞動強度大,效率低。已有的送料機械手一般都結構復雜、價格昂貴。 發明內容針對現有機加工過程中人工送料效率低、存在安全隱患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ー種安全、高效且結構簡單、價格低廉的送料機械手。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種送料機械手,包括位于機床主軸上方的第一氣缸、第二氣缸、第三氣缸,所述的第一氣缸、第三氣缸分別位于送料板的兩側,第三氣缸在初始位置時與第一氣缸水平同軸,第二氣缸位于第三氣缸上方,第二氣缸軸與第三氣缸軸垂直且第二氣缸軸與第三氣缸壁相連接,所述第三氣缸的近第一氣缸端具有容料腔,第三氣缸在送料位置時與機床的加エ主軸同軸。初始位置時,第一氣缸將從送料板落下的待加工エ件推動到第三氣缸的容料腔,再由第二氣缸推動第三氣缸帶動待加工エ件向下移動,移動到送料位置時,第三氣缸推動待加工エ件向左移動到加工位置,即完成送料。作為優選,所述的機床設置支架,第二氣缸固定在支架上。使結構穩定。作為優選,所述的支架設置與第二氣缸軸平行的限位桿,限位桿限制第二氣缸向下、第三氣缸向上的最大行程。對第二氣缸向下行程的限制可使第三氣缸順利到達送料位置,對第三氣缸向上行程的限制可使第三氣缸正好到達初始位置。作為優選,所述的限位桿為相同的左、右兩根。設置兩根限位桿使限位更平穩。本實用新型的ー種送料機械手克服了原有人工送料效率低、存在安全隱患的缺陷,具有安全、高效且結構簡單、價格低廉的優點。
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I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ー步的說明。—種送料機械手,如圖I所不,包括位于機床4主軸上方的第一氣缸I、第二氣缸2、第三氣缸3,所述的第一氣缸I、第三氣缸3分別位于送料板5的兩側,第三氣缸3在初始位置時與第一氣缸I水平同軸,第二氣缸2位于第三氣缸3上方,第二氣缸2軸與第三氣缸3軸垂直且第二氣缸2軸與第三氣缸3壁相連接,所述第三氣缸3的近第一氣缸I端具有容料腔6,第三氣缸3在送料位置時與機床4的加工主軸同軸。機床4上設置支架8,第二氣缸2固定在支架8上,第三氣缸3位于支架8下方。支架8設置相同的兩根與第二氣缸2軸平行的限位桿9。工作過程如下第三氣缸3位于初始位置時,待加工エ件7從送料板5上靠重力作用落下,第一氣缸I的活塞桿向右推動,將待加工エ件7推動到第三氣缸3的容料腔6,此時,第一氣缸I的活塞桿退回;再由第二氣缸2的活塞桿向下移動,推動第三氣缸3帶動待加工エ件7向下移動,由于限位桿9位干支架8上方部分的限位作用,第三氣缸3移動到與機床4的加工主軸同軸的送料位置時停止移動,第三氣缸3的活塞桿開始向左移動,推動待加工エ件7移動到機床4主軸的加工位置,此時第三氣缸3的活塞桿退回,第二氣缸2活塞桿退回,由于限位桿9位干支架8下方的部分的限位作用,使第三氣缸3回到初始位置就停止,這時可以開始下一次送料,如此多次循環往復,可實現自動送料。綜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
凡依本申請專利范圍的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都應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疇。
權利要求1.ー種送料機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機床(4)主軸上方的第一氣缸(I)、第二氣缸(2)、第三氣缸(3),所述的第一氣缸(I)、第三氣缸(3)分別位于送料板(5)的兩側,第三氣缸(3)在初始位置時與第一氣缸(I)水平同軸,第二氣缸(2)位于第三氣缸(3)上方,第ニ氣缸(2)軸與第三氣缸(3)軸垂直且第二氣缸(2)軸與第三氣缸(3)壁相連接,所述第三氣缸(3)的近第一氣缸(I)端 具有容料腔(6),第三氣缸(3)在送料位置時與機床(4)的加エ主軸同軸。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送料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床(4)設置支架(8),第二氣缸(2)固定在支架(8)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ー種送料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8)設置與第二氣缸(2)軸平行的限位桿(9),限位桿(9)限制第二氣缸(2)向下、第三氣缸(3)向上的最大行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ー種送料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桿(9)為相同的左、右兩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床配件領域,尤其涉及并公開了一種送料機械手,包括位于機床主軸上方的第一氣缸、第二氣缸、第三氣缸,所述的第一氣缸、第三氣缸分別位于送料板的兩側,第三氣缸在初始位置時與第一氣缸水平同軸,第二氣缸位于第三氣缸上方,第二氣缸軸與第三氣缸軸垂直且第二氣缸軸與第三氣缸壁相連接,所述第三氣缸的近第一氣缸端具有容料腔,第三氣缸在送料位置時與機床的加工主軸同軸。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送料機械手克服了原有人工送料效率低、存在安全隱患的缺陷,具有安全、高效且結構簡單、價格低廉的優點。
文檔編號B23Q7/00GK202639978SQ20122023136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2日
發明者肖照紅 申請人:肖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