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金屬帶噴淋冷卻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金屬帶噴淋冷卻裝置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噴淋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金屬帶噴淋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歷史上,生產工具所用的材料不斷改進,它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關系十分密切,因此歷史學家曾用器物的材質來標志歷史時期,如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等,到17 世紀末被人類明確認識和應用的金屬共11種,中華民族在這些金屬的發現和生產方面有過重大的貢獻。金屬材料的應用越來越廣,被廣泛用于人類生產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金屬帶也是金屬材料制作的一種產物,其用途很廣應用于各種自動組裝設備,電子零件加工設備,電子元器件及五金小零件。[0003]金屬帶的冷卻裝置早已有之,現有技術中如專利文件JP11129017A1,所公開的冷卻裝置包括多個噴嘴,噴嘴在工作時在金屬帶之下,然后垂直噴擊金屬帶。該專利噴射嘴設計,并沒有錯開設置,并且沒有控制水量的控制閥,噴射水量不容易控制,所以導致金屬帶在降溫時候不均勻,金屬帶有些區域冷卻的快,有些區域并沒有達到該有的降溫效果。就從這點來說該金屬帶噴淋冷卻裝置在現有技術中是有待改進。實用新型內容[0004]因現有技術的存在的不足,并且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金屬帶噴淋冷卻裝置,具有結構簡單,操作容易,安裝簡便,并且冷卻效果佳等優點。[0005]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金屬帶噴淋冷卻裝置,包括輸送金屬帶步進傳動機構、進水總管道、控制水閥、噴淋頭,所述進水總管道的等間距設置進水支管,在每個進水支管上端安裝有控制水閥,每個進水支管的管路上等距位置分成兩股噴淋管道,噴淋管道之間互相平行設置,在噴淋管道的上端面位置等位設置噴淋頭,所述輸送金屬帶步進傳動機構等間距分布設置于基臺上,輸送金屬帶步進傳動機構的內部設置有傳動輥,傳動輥與傳動輥所在間距位置的下方位為噴淋頭。噴淋頭可由控制水閥控制水量,來確定給金屬帶散熱的程度。[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噴淋管道的上端面位置上等位設置噴淋頭,其噴淋管道上的噴淋頭數量為至少為3個。噴淋頭數量可以根據金屬帶的寬度增加或者減少。[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又一改進第I個進水支管的管路上分成兩股噴淋管道其上的噴淋頭相互對應,其噴淋管道上設的噴淋頭數量設置為N (N > 3);第I個進水支管所在區域為金屬帶進入輸送金屬帶步進傳動機構過程中,最先經過之區域,金屬帶經過時噴淋頭啟動嗔水。[0008]第2個進水支管的管路上分成兩股噴淋管道,其噴淋管道上的噴淋頭數量為N+1 (N > 3);第2個進水支管所在區域為金屬帶進入輸送金屬帶步進傳動機構過程中,次之經過之區域,第2進水支管區域的噴淋頭噴水的范圍與第I進水支管區域的噴淋頭噴水的范圍錯開,以保證金屬帶的整體的均勻散熱。[0009]第奇數個進水支管的管路上分成兩股噴淋管道,其噴淋管道上的噴淋頭數量為N; 奇數包括(1、3、5、7…)[0010]第偶數個進水支管的管路上分成兩股噴淋管道,其噴淋管道上的噴淋頭數量同為 N+1 (N彡3);偶數包括(2、4、6、8…)根據金屬帶的長度,來確定進水支管的數量。[0011]噴淋頭的數量由上所述交替設置。[0012]以上改進是為了銅帶行進過程中,更有效的進行冷卻,并且使銅帶的各個區域都有良好的冷卻效果。并且此改進也在原技術上減小了一倍以上的能效。[001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又一改進所述進水總管道的直徑大于進水支管的直徑。這樣的設計考慮到整體設備的出水,能均勻穩定的將水分配到進水支管中。[0014]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又一改進所述進水支管的直徑大于噴淋管道的直徑。這樣的設計考慮到整體設備的出水,能均勻穩定的將水分配到噴淋管道中。[0015]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又一改進所述進水總管道直徑為進水支管直徑的2-5倍。經過數據測算,以及試驗分析,直徑比例在這個區間內,出水情況良好,并且冷卻效果最優。[001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又一改進所述每個進水支管的管路上等距位置分成兩股噴淋管道,進水支管管道出口在兩股噴淋管道正中。將進水支管的管道出口設置這樣一個位置, 是考慮到金屬帶在輸送金屬帶步進傳動機構中位移過程中,金屬帶的兩側較之金屬帶的中心區域散熱會快些,所以要求噴淋頭在中心區域,噴射水量要大些,已使中心區域的冷卻時間和周圍區域相近,將進水支管管道出口設置在兩股噴淋管道正中這樣設計能滿足以上所需。
[0017]圖I、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金屬帶噴淋冷卻裝置主視方向的結構簡圖;[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金屬帶噴淋冷卻裝置左視方向的結構簡圖[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金屬帶噴淋冷卻裝置,底部管路的俯視方向的結構簡圖;[0020]附圖標記列表[0021]10、輸送金屬帶步進傳動機構;11、傳動輥;20、進水總管道;21、進水支管;[0022]22、噴淋管道;23、控制水閥;31、噴淋頭;41、基臺。
具體實施方式
[0023]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
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0024]實施例I :[0025]如圖I、圖2、圖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金屬帶噴淋冷卻裝置,包括輸送金屬帶步進傳動機構10、進水總管道20,控制水閥23、噴淋頭31,進水總管道20的等間距設置進水支管21,在每個進水支管21上端安裝有控制水閥23,每個進水支管21的管路上等距位置分成兩股噴淋管道22,噴淋管道22之間互相平行設置,在噴淋管道22的上端面位置等位設置噴淋頭31,所述輸送金屬帶步進傳動機構10等間距分布設置于基臺41上,輸送金屬帶步進傳動機構10的內部設置有傳動輥11,傳動輥11與傳動輥11所在間距位置的下方位為噴淋頭31。噴淋頭可由控制水閥23控制水量,來確定給金屬帶散熱的程度。[0026]實施例2 [0027]實施例I所述的一種金屬帶噴淋冷卻裝置,所述的噴淋管道22的上端面位置上等位設置噴淋頭31,其噴淋管道22上的噴淋頭31數量為至少為3個。噴淋頭數量可以根據金屬帶的寬度增加或者減少。[0028]實施例3 [0029]實施例I所述的一種金屬帶噴淋冷卻裝置,第I個進水支管21的管路上分成兩股噴淋管道其上的噴淋頭31相互對應,其噴淋管道22上設的噴淋頭31數量設置為N(N ^ 3); 第I個進水支管21所在區域為金屬帶進入輸送金屬帶步進傳動機構10過程中,最先經過之區域,金屬帶經過時噴淋頭31啟動噴水。[0030]第2個進水支管21的管路上分成兩股噴淋管道22,其噴淋管道22上的噴淋頭31 數量為N+1 (N彡3);第2個進水支管21所在區域為金屬帶進入輸送金屬帶步進傳動機構 10過程中,次之經過之區域,第2進水支管21區域的噴淋頭31噴水的范圍與第I進水支管 21區域的噴淋頭31噴水的范圍錯開,以保證金屬帶的整體的均勻散熱。[0031]第奇數個進水支管21的管路上分成兩股噴淋管道22,其噴淋管道22上的噴淋頭 31數量為N;奇數包括(1、3、5、7…)[0032]第偶數個進水支管21的管路上分成兩股噴淋管道22,其噴淋管道22上的噴淋頭 31數量同為N+1 (N彡3);偶數包括(2、4、6、8…)根據金屬帶的長度,來確定進水支管的數量。[0033]噴淋頭31的數量由上所述交替設置。[0034]以上改進是為了銅帶行進過程中,更有效的進行冷卻,并且使銅帶的各個區域都有良好的冷卻效果。并且此改進也在原技術上減小了一倍以上的能效。[0035]實施例4 [0036]實施例I所述的一種金屬帶噴淋冷卻裝置,所述進水總管道20的直徑大于進水支管21的直徑。這樣的設計考慮到整體設備的出水,能均勻穩定的將水分配到進水支管中。[0037]實施例5 [0038]實施例4所述的一種金屬帶噴淋冷卻裝置,所述進水支管21的直徑大于噴淋管道 22的直徑。這樣的設計考慮到整體設備的出水,能均勻穩定的將水分配到噴淋管道中。[0039]實施例6 [0040]實施例4所述的一種金屬帶噴淋冷卻裝置,所述進水總管道20直徑為進水支管21 直徑的2-5倍。經過數據測算,以及試驗分析,直徑比例在這個區間內,出水情況良好,并且冷卻效果最優。[0041]實施例7:[0042]實施例I所述的一種金屬帶噴淋冷卻裝置,所述每個進水支管21的管路上等距位置分成兩股噴淋管道22,進水支管21管道出口在兩股噴淋管道22正中。將進水支管的管道出口設置這樣一個位置,是考慮到金屬帶在輸送金屬帶步進傳動機構中位移過程中,金屬帶的兩側較之金屬帶的中心區域散熱會快些,所以要求噴淋頭在中心區域,噴射水量要大些,已使中心區域的冷卻時間和周圍區域相近,將進水支管管道出口設置在兩股噴淋管道正中這樣設計能滿足以上所需。[0043]實施過程[0044]首先將金屬帶放入輸送金屬帶步進傳動機構10,由傳動輥11帶動金屬帶向前位移,同時啟動控制水閥23,水由進水總管道20進入進水支管21,隨后金屬帶進入輸送金屬帶步進傳動機構10,由傳動輥11帶動金屬帶進行傳動,設置在傳動輥11下方的噴淋頭31 啟動噴水,噴淋頭31在中心區域,噴射水量要比兩邊的噴淋頭31水量大些,第奇數個進水支管21與第偶數個進水支管21上均分成兩股噴淋管道22,其噴淋管道22上的噴淋頭31 錯位設置,金屬帶在行進過程中,經過第奇數個進水支管21區域及第偶數個進水支管21區域,所受到淋噴區域為互補,使整塊金屬帶表面都可以受到淋噴,以保證金屬帶的整體的均勻散熱,這樣放置,節省了用水量和設備的成本,進水總管道20的直徑大于進水支管21的直徑,進水支管21的直徑大于噴淋管道22的直徑,這樣的設計考慮到整體設備的出水,能均勻穩定的將水分配到水管中。[0045]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金屬帶噴淋冷卻裝置,具有結構簡單,操作容易,安裝簡便,并且冷卻效果佳等優點,噴淋頭的設置可由控制水閥控制水量,來確定給金屬帶散熱的程度,噴淋頭噴水的范圍錯開,以保證金屬帶的整體的均勻散熱。[0046]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變化,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金屬帶噴淋冷卻裝置,包括輸送金屬帶步進傳動機構(10)、進水總管道(20),控制水閥(23)、噴淋頭(31),其特征在于進水總管道(20)的等間距設置進水支管(21),在每個進水支管(21)上端安裝有控制水閥(23),每個進水支管(21)的管路上等距位置分成兩股噴淋管道(22),噴淋管道(22)之間互相平行設置,在噴淋管道(22)的上端面位置等位設置噴淋頭(31 ),所述輸送金屬帶步進傳動機構(10)等間距分布設置于基臺(41)上,輸送金屬帶步進傳動機構(10 )的內部設置有傳動輥(11),傳動輥(11)與傳動輥(11)所在間距位置的下方位為噴淋頭(31)。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金屬帶噴淋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淋管道(22)的上端面位置上等位設置噴淋頭(31),其噴淋管道(22)上的噴淋頭(31)數量為至少為3個。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金屬帶噴淋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 第I個進水支管(21)的管路上分成兩股噴淋管道(22)其上的噴淋頭(31)相互對應,其噴淋管道(22)上設的噴淋頭(31)數量設置為N (N彡3); 第2個進水支管(21)的管路上分成兩股噴淋管道(22),其噴淋管道(22)上的噴淋頭(31)數量為 N+l (N ^ 3); 第奇數個進水支管(21)的管路上分成兩股噴淋管道(22),其噴淋管道(22)上的噴淋頭(31)數量為N (N ^ 3); 第偶數個進水支管(21)的管路上分成兩股噴淋管道(22),其噴淋管道(22)上的噴淋頭(31)數量同為N+l (N ^ 3); 噴淋頭(31)的數量由上所述交替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金屬帶噴淋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總管道(20)的直徑大于進水支管(21)的直徑。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金屬帶噴淋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支管(21)的直徑大于噴淋管道(22)的直徑。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金屬帶噴淋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總管道(20)直徑至少為進水支管(21)直徑的2倍。
7.根據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金屬帶噴淋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進水支管(21)的管路上等距位置分成兩股噴淋管道(22),進水支管(21)管道出口在兩股噴淋管道(22)正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金屬帶噴淋冷卻裝置,包括輸送金屬帶步進傳動機構、進水總管道、控制水閥、噴淋頭,進水總管道的等間距設置進水支管,在每個進水支管上端安裝有控制水閥,每個進水支管的管路上等距位置分成兩股噴淋管道,噴淋管道之間互相平行設置,在噴淋管道的上端面位置等位設置噴淋頭,所述輸送金屬帶步進傳動機構等間距分布設置于基臺上,輸送金屬帶步進傳動機構的內部設置有傳動輥,傳動輥與傳動輥所在間距位置的下方位為噴淋頭。本實用新型的目的設計一種金屬帶噴淋冷卻裝置,具有結構簡單,操作容易,安裝簡便,并且冷卻效果佳等優點。
文檔編號B21B45/02GK202803782SQ20122051215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8日
發明者王建立, 馬萬軍, 汪德強, 馬吉苗, 岑順峰, 楊群央, 孫定煊, 沈立邦, 陳國平, 陸群, 王燕萍 申請人:寧波興業盛泰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