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漲孔內插齒夾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漲孔內插齒夾具,包括工件、上定位座、下定位座和連接軸,連接軸固定連接有向上貫穿上定位座的拉桿,拉桿頂部外圍套裝有快換壓板,拉桿頂部設有突起結構,其與快換壓板相互卡合,上定位座內部設有定位軸和鋼球保持架,定位軸套裝在拉桿外,鋼球保持架套裝在定位軸外,定位軸底部與鋼球保持架底部通過內六角螺釘固定連接在一起,鋼球保持架靠近頂部的位置裝有鋼球,工件位于上定位座和快換壓板之間,并套裝在鋼球保持架的鋼球外。本實用新型不但可以保證工件的定位精度,還能保證漲量在工件材料的彈性變形范圍內,不至于內孔被漲大,從而回復不到內孔原來的尺寸,同時由于過盈量很小,工人能很容易安放工件,便于實際操作。
【專利說明】一種漲孔內插齒夾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漲孔內插齒夾具,屬于齒輪加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插齒是利用插齒刀在插齒機上加工內、外齒輪或齒條等的齒面加工方法。
[0003]插齒的加工過程,從原理上講,相當于一對直齒圓柱齒輪的哨合。工件和插齒刀的運動形式。插齒刀相當于一個在齒輪上磨出前角和后角,形成切削刃的齒輪,而齒輪齒坯則作為另一個齒輪。插齒時刀具沿工件軸線方向作高速的往復直線運動,形成切削加工的主運動,同時還與工件作無間隙的嚙合運動,在工件上加工出全部輪齒齒廓。在加過程中,刀具每往復一次僅切出工件齒槽的很小一部分,工件齒槽的齒面曲線是由插齒刀切削刃多次切削的包絡線所組成。
[0004]對于齒輪插齒夾具的設計,大部分采用傳統的結構:其工作原理如下:
[0005]首先齒輪插齒夾具與設備連接起來,利用標準件用百分表打好工裝的跳動以保證加工出來的工件跳動要求。然后將工件放到插齒夾具上,端面靠定位座定位,徑向靠漲套通過錐軸漲起來定位。這種利用漲套漲內孔的結構適用于絕大部分齒輪的插齒加工,能夠滿足齒輪插齒的加工工藝要求。
[0006]但是在對一二檔結合齒等一些特殊形狀的齒輪進行插齒加工時,使用傳統夾具效果不佳。由于一二檔結合齒結構比較單薄,厚度只有五毫米,而且在內孔四周又有四個開口。這樣一二檔結合齒在插齒結束后,通過測量尺寸:結合齒的內孔被漲大,無法回復到原來的內孔尺寸。也就是說漲套的漲力使一二檔結合齒發生了塑性變形,所以無法回復到原尺寸,導致該產品在加工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廢品。為了保證產品加工工藝要求,就必須改變夾具結構。若將這套夾具改成光軸定位結合齒內孔的死定心結構,在使用一段時間后由于光軸與結合齒內孔摩擦,導致軸徑變細,定位效果越來越差,插齒后的齒跳也越來越差,還是產生了相當多的廢品。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齒輪熱前進行插齒加工時所使用的定位夾緊裝置的改進,特別是針對齒輪內孔比較單薄,使用漲套漲內孔容易導致內孔被漲變形的情況。為了解決現有的插齒夾具在使用中表現出的精度低、波動性大,產生的廢品多等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特殊漲內孔插齒夾具,這種插齒夾具不僅能大大提高一些特殊工件插齒加工的定位精度,保證加工的穩定性,而且也消除了調整的時間,減少了批量廢品的廣生。
[0008]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漲孔內插齒夾具,包括工件、上定位座、下定位座和連接軸,所述上定位座與下定位座通過螺栓上下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連接軸在下定位座底部中心處向上貫穿下定位座,所述連接軸固定連接有向上貫穿上定位座的拉桿,所述拉桿頂部外圍套裝有快換壓板,所述拉桿頂部設有突起結構,其與快換壓板相互卡合,所述上定位座內部設有定位軸和鋼球保持架,所述定位軸套裝在拉桿外,所述鋼球保持架套裝在定位軸外,所述定位軸底部與鋼球保持架底部通過內六角螺釘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鋼球保持架靠近頂部的位置裝有鋼球,所述工件位于上定位座和快換壓板之間,并套裝在鋼球保持架的鋼球外。
[0009]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0010]進一步,所述鋼球保持架還設有鋼絲箍,所述鋼絲箍套裝在鋼球底部的外圍。
[0011]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鋼絲箍可以防止鋼球從鋼球保持架外側滑出。
[0012]進一步,所述鋼球與工件的內孔結構相配,并有0.004?0.0lmm的過盈量。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是對已有的夾具進行結構上的改進,即:將挑選好的尺寸公差控制在±0.002mm范圍內的鋼球放到鋼球保持架上,鋼球的球心高度由鋼球保持架保證,通過尺寸鏈計算,保證鋼球與工件的內孔有0.004?0.0lmm的過盈量,這樣不但保證了工件的定位精度,又保證了漲量在工件材料的彈性變形范圍內,不至于內孔被漲大,從而回復不到內孔原來的尺寸。同時由于過盈量很小,工人能很容易安放工件,便于實際操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5]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6]1、定位軸,2、鋼球保持架,3、鋼絲箍,4、鋼球,5、快換壓板,6、拉桿,7、工件,8、內六角螺釘,9、上定位座,IO、下定位座,11、連接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18]如圖1所示,一種漲孔內插齒夾具,包括工件7、上定位座9、下定位座10和連接軸11,所述上定位座9與下定位座10通過螺栓上下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連接軸11在下定位座10底部中心處向上貫穿下定位座10,所述連接軸11固定連接有向上貫穿上定位座9的拉桿6,所述拉桿6頂部外圍套裝有快換壓板5,所述拉桿6頂部設有突起結構,其與快換壓板5相互卡合,所述上定位座9內部設有定位軸I和鋼球保持架2,所述定位軸I套裝在拉桿6外,所述鋼球保持架2套裝在定位軸I外,所述定位軸I底部與鋼球保持架2底部通過內六角螺釘8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鋼球保持架2靠近頂部的位置裝有鋼球4,所述工件7位于上定位座9和快換壓板5之間,并套裝在鋼球保持架2的鋼球4外。
[0019]所述鋼球保持架2還設有鋼絲箍3,所述鋼絲箍3套裝在鋼球4底部的外圍。
[0020]所述鋼球4與工件7的內孔結構相配,并有0.004?0.0lmm的過盈量。
[0021]插齒夾具鋼球部分各部件之間的裝配關系如下:首先,制作一下鋼球保持架2零件,在圓柱面上均分地鉆出階梯的圓柱孔,作階梯孔的目的是為了保證鋼球4不掉入鋼球保持架2的內孔處,然后再在孔下側車出一道環槽用來鑲鋼絲箍3,防止鋼球從外側滑出。最后再將定位軸I安裝到鋼球保持架2的內孔中,將鋼球4頂出,保證鋼球4與與工件7的內孔有0.004?0.0lmm的過盈量。所以挑選的鋼球4尺寸一定要一致,鋼球的尺寸公差范圍在±0.002mm內。
[0022]本實用新型插齒夾具的工作原理為:首先,將該套夾具安裝到設備主軸法蘭盤上,調整好跳動。然后把工件7輕輕壓入到夾具上,結合齒的端面靠上定位座9的上平面定位,徑向靠鋼球4來定位,再把快換壓板5壓到工件7上端面上。將連接軸11與設備油缸相連,當設備的油缸活塞下行時,帶動連接軸11、拉桿6及快換壓板5 —起向下運動,最終將工件7完全定位好。
[0023]進行加工時,設備的主軸旋轉驅動整套夾具和工件7 —起旋轉,這時插齒刀將沿工件7軸線方向作高速的往復直線運動,向下為切削行程,向上為返回行程。插齒時,插齒刀和工件之間保持一對齒輪副的嚙合運動關系,即插齒刀每轉過一個齒(1/Z刀轉)時,工件也必須轉過一個齒(1/Z工轉)。為了逐漸切至工件的全齒深,插齒刀還要進行徑向進給運動。徑向進給量是用插齒刀每次往復行程中工件或刀具徑向移動的毫米數來表示。當達到全齒深時,機床便自動停止徑向進給運動,工件和刀具對滾一周,最后加工出全部輪齒。
[002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漲孔內插齒夾具,包括工件(7 )、上定位座(9 )、下定位座(10 )和連接軸(11),所述上定位座(9)與下定位座(10)通過螺栓上下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連接軸(11)在下定位座(10)底部中心處向上貫穿下定位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軸(11)固定連接有向上貫穿上定位座(9)的拉桿(6),所述拉桿(6)頂部外圍套裝有快換壓板(5),所述拉桿(6)頂部設有突起結構,其與快換壓板(5)相互卡合,所述上定位座(9)內部設有定位軸(I)和鋼球保持架(2 ),所述定位軸(I)套裝在拉桿(6 )外,所述鋼球保持架(2 )套裝在定位軸(I)夕卜,所述定位軸(I)底部與鋼球保持架(2)底部通過內六角螺釘(8)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鋼球保持架(2)靠近頂部的位置裝有鋼球(4),所述工件(7)位于上定位座(9)和快換壓板(5 )之間,并套裝在鋼球保持架(2 )的鋼球(4)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漲孔內插齒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球保持架(2)還設有鋼絲箍(3),所述鋼絲箍(3)套裝在鋼球(4)底部的外圍。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漲孔內插齒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球(4)與工件(7)的內孔結構相配,并有0.004?0.0lmm的過盈量。
【文檔編號】B23F23/06GK203509239SQ201320701203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7日
【發明者】牟朋真 申請人:山東上汽汽車變速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