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機領域,具體為一種電機風葉多工位級進模。
背景技術:
電機風葉,材料為08F鋼,料厚為1.0mm,年產量大。該制件總體形狀簡單,尺寸要求并不高,但對電機轉動時動平衡要求較高(動平衡在0.1mm以內),這樣給沖壓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件舊工藝采用4副單工序模組成,分別為工序1落圓形毛坯;工序2拉深;工序3中間預沖孔,風葉切舌;工序4翻孔。因制件在多次定位時容易產生偏位,導致動平衡超出允許的公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機風葉多工位級進模,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機風葉多工位級進模,包括下托板、下墊腳、下模座、承料板墊塊、承料板、卸料板墊板、圓形凸模、上模座、圓柱銷、壓邊圈、拉深凸模、小頂桿、導正銷、卸料板鑲件、翻孔頂桿、翻孔凹模、固定板、固定板墊板、導套、上廢料切刀、導柱、卸料板、下模板、下模板墊板、浮動導料銷、彈簧墊圈、頂桿、翻邊凸模、翻邊卸料塊、預沖孔凹模、拉深凹模和沖導正銷孔凹模,下托板設置在最下方,下墊腳連接下托板,下模座連接下墊腳,承料板墊塊連接下模座,承料板連接承料板墊塊,卸料板墊板連接承料板墊塊,圓形凸模連接圓柱銷,上模座設置在最上部,圓柱銷穿過上模座,壓邊圈套在拉深凸模下部,拉深凸模連接固定板墊板,小頂桿連接卸料板墊板,導正銷連接卸料板墊板,翻孔頂桿穿過上模座,翻孔凹模設置在翻孔頂桿下部,固定板連接固定板墊板,固定板墊板連接上模座,導套套在導柱上部,上廢料切刀設置在固定板墊板的右側,導柱分別連接上模座和下模座,卸料板連接下模板,下模板連接下模板墊板,下模板墊板連接下模座,浮動導料銷分別連接下模座和卸料板,彈簧墊圈套在頂桿上,翻邊凸模連接下模座,翻邊卸料塊連接翻邊凸模,預沖孔凹模連接承料板墊塊,拉深凹模連接承料板墊塊,沖導正銷孔凹模連接圓柱銷。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提高動力的使用壽命,降低動力的使用故障率既能獲得較高的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又能減小設備投資,降低產品成本,有效地提高了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下托板,2、下墊腳,3、下模座,4、承料板墊塊,5、承料板,6、卸料板墊板,7、圓形凸模,8、上模座,9、圓柱銷,10、壓邊圈,11、拉深凸模,12、小頂桿,13、導正銷,14、卸料板鑲件,15、翻孔頂桿,16、翻孔凹模,17、固定板,18、固定板墊板,19、導套,20、上廢料切刀,21、導柱,22、卸料板,23、下模板,24、下模板墊板,25、浮動導料銷,26、彈簧墊圈,27、下墊腳,28、頂桿,29、翻邊凸模,30、翻邊卸料塊,31、預沖孔凹模,32、拉深凹模,33、沖導正銷孔凹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電機風葉多工位級進模,包括下托板1、下墊腳2、下模座3、承料板墊塊4、承料板5、卸料板墊板6、圓形凸模7、上模座8、圓柱銷9、壓邊圈10、拉深凸模11、小頂桿12、導正銷13、卸料板鑲件14、翻孔頂桿15、翻孔凹模16、固定板17、固定板墊板18、導套19、上廢料切刀20、導柱21、卸料板22、下模板23、下模板墊板24、浮動導料銷25、彈簧墊圈26、下墊腳27、頂桿28、翻邊凸模29、翻邊卸料塊30、預沖孔凹模31、拉深凹模32和沖導正銷孔凹模33,下托板1設置在最下方,下墊腳2連接下托板1,下模座3連接下墊腳2,承料板墊塊4連接下模座3,承料板5連接承料板墊塊4,卸料板墊板6連接承料板墊塊4,圓形凸模7連接圓柱銷9,上模座8設置在最上部,圓柱銷9穿過上模座8,壓邊圈10套在拉深凸模11下部,拉深凸模11連接固定板墊板18,小頂桿12連接卸料板墊板6,導正銷13連接卸料板墊板6,翻孔頂桿15穿過上模座8,翻孔凹模16設置在翻孔頂桿15下部,固定板17連接固定板墊板18,固定板墊板18連接上模座8,導套19套在導柱21上部,上廢料切刀20設置在固定板墊板18的右側,導柱21分別連接上模座8和下模座3,卸料板22連接下模板23,下模板23連接下模板墊板24,下模板墊板連24接下模座3,浮動導料銷25分別連接下模座3和卸料板22,彈簧墊圈26套在頂桿28上,下墊腳27連接下托板1,翻邊凸模29連接下模座3,翻邊卸料塊30連接翻邊凸模29,預沖孔凹模31連接承料板墊塊4,拉深凹模32連接承料板墊塊4,沖導正銷孔凹模33連接圓柱銷9。
工作原理:該結構在頂塊的下面各設置頂桿,在頂桿的下面設置頂板,利用彈簧頂在頂柱上來實現頂出功能。為確保切舌后的工序件平直、不變形,該結構除頂出裝置外還設置反推裝置。其動作:上模下行,卸料板在彈簧的彈壓下,首先將反推桿下壓,使頂塊隨之下行,這時,切舌凸模開始對前一工序送過來的工序件進行切舌工作。切舌完畢,上模上行,切舌凸模首先上行,這時,卸料板還壓住工序件,上模繼續上行,當卸料板開始脫離工序件時,反推桿也隨之上行,在彈簧的彈力下帶動頂塊將已切舌的工序件頂出。
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