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側板側定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側板側定位機構。
背景技術:
側板側定位機構作為冰箱側板鈑金成型生產線上料工位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現有的側板鈑金成型生產線中已得到廣泛應用。但大多數是根據側板的尺寸范圍,通過側板長度方向上分布的側定位裝置組成的側定位機構,實現側板的側定位。由于冰箱側板長度尺寸變化范圍為0~1000mm,寬度尺寸變化范圍為0~350mm,此類側定位機構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許多不足。比如:調試復雜:如圖1所示,一般的側定位機構是由側板長度方向上分布的如圖2所示的側定位裝置組成,側定位裝置由氣缸、導向桿和側拉板組成,安裝在傳送支架上,通過氣缸驅動,完成側板側定位動作。這就需要長度方向上分布的側定位裝置的運行速度能達到一致,導致調試麻煩,動力消耗大。傳統的側定位機構,由于氣缸行程必須大于350mm,導致生產節拍較長,對提高生產線生產節拍有一定的阻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側板側定位機構,可以克服現有側板側定位機構調試復雜、生產節拍慢以及能耗大的缺點。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側板側定位機構,其包括短輥道架、支座組件、聯接座、旋轉臂、氣缸以及基準板;其中,短輥道架固定在支座組件頂部;支座組件底部一側通過聯接座與氣缸聯接,另一側與旋轉臂固定連接;所述的氣缸和旋轉臂安裝在傳送支架上;所述的基準板安裝在傳送支架頂部上;由與傳送支架連接的氣缸驅動,帶動與傳送支架相連接的旋轉臂和與氣缸聯接的聯接座旋轉,再帶動支座組件和與支座組件連接的短輥道架做旋轉運動,最后放置在短輥道架上的側板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沿短輥道架滑動至基準板實現板料的側定位。
如上所述的一種側板側定位機構,其所述的短輥道架包括若干組相互平 行的短輥道組成,并與支座組件固定連接。
如上所述的一種側板側定位機構,其所述的支座組件由若干組相互平行的短輥道支座和一根通長的橫梁焊接組成。
如上所述的一種側板側定位機構,其所述的聯接座一端與支座組件固定連接,另一端通過銷軸和氣缸Y型接頭與氣缸聯接。
如上所述的一種側板側定位機構,其所述的旋轉臂與長軸固定連接,然后通過帶座軸承安裝在傳送支架上。所述的長軸由兩根短軸通過聯軸器組成。
如上所述的一種新型側板側定位機構,其所述的氣缸通過耳軸和耳軸座安裝在傳送支架上。
本實用新型的顯著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型側板側定位機構,結構合理、布局緊湊,不僅能滿足側板側定位需求,而且大大提高了生產節拍,具有整體性好、易維護,動力消耗小,調試簡單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傳統的側定位機構的組成示意圖;
圖2為傳統的組成側定位機構的側定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型側板側定位構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俯視圖;
圖中:1、短輥道架;2、支座組件;3、基準板;4、旋轉臂;5、傳送支架;6、耳軸座;7、耳軸;8、氣缸;9、氣缸Y型接頭;10、銷軸;11、聯接座;12、帶座軸承;13、聯軸器;14、長軸;15側定位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側板側定位機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3~4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型側板側定位機構,該機構包括短輥道架1、支座組件、聯接座11、旋轉臂組件、氣缸8以及基準板3。
短輥道架1固定在支座組件2頂部。支座組件2底部一側通過聯接座11與氣缸8聯接,另一側與旋轉臂4固定連接。所述的聯接座11一端與支座組件2固定連接,另一端通過銷軸10和氣缸Y型接頭9與氣缸8聯接。
所述的氣缸8和旋轉臂4安裝在傳送支架5上。
所述的基準板3安裝在傳送支架5頂部上。
所述的短輥道架1包括若干組相互平行的短輥道組成,并與支座組件2固定連接。
所述的支座組件2由若干組相互平行的短輥道支座和一根通長的橫梁焊接組成。
所述的旋轉臂4與長軸14固定連接,然后通過帶座軸承12安裝在傳送支架5上。長軸14由兩根短軸通過聯軸器13組成。
所述的氣缸8通過耳軸7和耳軸座6安裝在傳送支架5上。
由與傳送支架5連接的氣缸8驅動,帶動與傳送支架5相連接的旋轉臂4和與氣缸8聯接的聯接座11旋轉,再帶動支座組件2和與支座組件連接的短輥道架1做旋轉運動,最后放置在短輥道架1上的側板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沿短輥道架1滑動至基準板3實現板料的側定位。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型側板側定位機構的具體工作過程為:由氣缸8驅動,帶動通過銷軸10和氣缸Y型接頭9與氣缸8聯接的聯接座10運動,聯接座10帶動通過旋轉臂10固定連接的旋轉臂組件以通過帶座軸承12安裝在傳送支架5上的軸14的中心線為旋轉軸做旋轉運動,再帶動通過支座組件安裝在旋轉臂組件上的短輥道架1做旋轉運動,最后放置在短輥道架1上的側板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沿短輥道架滑動至基準板3,實現側板的側定位。如此周而復始,相對傳統由多個分別通過氣缸驅動的側定位裝置組成的側定位機構,此側定位機構整體性好、結構合理、布局緊湊,調試簡單,并且氣缸行程只有原來的七分之一,大大節省了側定位時間,提高了生產線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