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立體車庫用設備的加工裝置,具體的說是一種加工立體車庫后梁總成用的定位支撐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車輛日漸增多,人們乘車出行反而不方便了很多,城市市區尤其是中心商業區停車難的問題已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一大難題。立體車庫作為一種新型的停車形式,具有節省占地面積、節約投資、出入庫管理方便、省時省力、能有效保障車輛安全以及配置靈活的特點,并已經在國際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成為有效改善城市靜態交通的重要方式。
在升降橫移式立體車庫中,橫移系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核心部分,決定了同一層車庫中車輛的進出和停放;在橫移系統中,主要動力系統安裝在前梁、側梁或者后梁上,其中后梁主要用作提升軸的底座,在后梁普遍裝有電機,作為汽車升降的重要的驅動力,同時還設置有軸承支座等部件,各個部件共同組成后梁總成,是立體車庫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在后梁總成的設計加工中,模具和支撐裝置是必不可少的,許多生產商會設計自己的模具以生產獨有的后梁,有很多模具和支撐裝置的設計復雜,成本高,加工效率也比較低,不適合推廣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加工過程簡單,且能夠加工不同長度后梁總成的定位支撐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方案為:
一種加工立體車庫后梁總成用的定位支撐裝置,包括一個呈長方形的底板,在底板的上板面沿其長度方向上開設有一個凹槽,凹槽位于上板面的中部,其長度小于底板的長度,且凹槽的兩端和底板的兩條短邊之間留有距離;
所述凹槽上設置有兩個主支撐臺、兩個副支撐臺和一個電機支座支撐臺,在凹槽的長度方向上,電機支座支撐臺設置在兩個主支撐臺之間,任意一個主支撐臺和電機支座支撐臺之間都設置有一個副支撐臺;
所述主支撐臺和副支撐臺為長方體結構,所述電機支座支撐臺為倒置的梯形體結構,其中副支撐臺和電機支座支撐臺的高度相同,且均低于主支撐臺的高度;
所述兩個主支撐臺上各設置有一組定位機構,該定位機構包括一個垂直于主支撐臺設置的側板,側板的板面和底板的長度方向垂直,在側板的一個板面和主支撐臺的上表面之間,還固定連接有一個支撐板,支撐板的板面與底板的長度方向平行;
所述主支撐臺、副支撐臺和電機支座支撐臺的下部均設置有一個凸塊,并通過凸塊與凹槽滑動連接。
所述主支撐臺、副支撐臺和電機支座支撐臺的下部還設置有鎖緊件,通過鎖緊件將各支撐臺固定在凹槽上。
所述定位支撐裝置在底板的長度方向和寬度方向上均軸對稱。
所述支撐板為方形板,側板為直角梯形板。
所述各部件的材質為鋼材,相互之間的固定連接方式為焊接。
有益效果:本定位支撐裝置結構簡單,主體采用鋼結構,制造簡單而且耐用;裝置的各部分之間除了簡單的焊接之外,還輔助有支撐板,進一步加強穩固性,更加長久耐用;各個支撐臺的位置和高度可以調整,還能夠靈活更換,既可以加工不同型號、不同長度的后梁總成,而且可以使裝置的維修養護更加便捷;加工出的后梁總成結構簡單,實用性強,且加工過程簡單,工程耗時短、效率高,適合向市場推廣。
附圖說明
圖1是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是裝置的主視圖;
圖3是裝置的側視圖;
圖4是裝置的裝配過程示意圖。
附圖標記:1、底板,2、主支撐臺,3、支板,4、側板,5、副支撐臺,6、電機支座支撐臺,7、凹槽,8、端板,9、翼緣,10、腹板,11、軸承支座,12、電機支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加工立體車庫后梁總成用的定位支撐裝置,包括一個呈長方形的底板1,在底板1的上板面沿其長度方向上開設有一個凹槽7,凹槽7位于上板面的中部,其長度小于底板1的長度,且凹槽7的兩端和底板1的兩條短邊之間留有距離。
所述凹槽7上設置有兩個主支撐臺2、兩個副支撐臺5和一個電機支座支撐臺6,在凹槽7的長度方向上,電機支座支撐臺6設置在兩個主支撐臺2之間,任意一個主支撐臺2和電機支座支撐臺6之間都設置有一個副支撐臺5。
所述主支撐臺2和副支撐臺5為長方體結構,所述電機支座支撐臺6為倒置的梯形體結構,其中副支撐臺5和電機支座支撐臺6的高度相同,且均低于主支撐臺2的高度。
所述兩個主支撐臺2上各設置有一組定位機構,該定位機構包括一個垂直于主支撐臺2設置的側板4,側板4的板面和底板1的長度方向垂直,在側板4的一個板面和主支撐臺2的上表面之間,還固定連接有一個支撐板3,支撐板3的板面與底板1的長度方向平行。
所述主支撐臺2、副支撐臺5和電機支座支撐臺6的下部均設置有一個凸塊,并通過凸塊與凹槽7滑動連接。主支撐臺2、副支撐臺5和電機支座支撐臺6可以沿著凹槽7自由滑動,以適應不同長度后梁總成的加工需求,又因為凹槽7的兩端和底板1的兩個短邊之間都留有距離,能夠保證各支撐臺不會脫離凹槽7。而且,可以通過調整各支撐臺的高度來對不同型號的后梁總成進行適配。
所述主支撐臺2、副支撐臺5和電機支座支撐臺6的下部還設置有鎖緊件,當各支撐臺的位置確定后,通過鎖緊件將各支撐臺固定在凹槽7上。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定位支撐裝置在底板1的長度方向和寬度方向上均軸對稱。
所述支撐板3為方形板,側板4為直角梯形板。
所述各部件的材質為鋼材,相互之間的固定連接方式為焊接。
如圖4所示,由本實用新型加工出的后梁總成包括后梁和支座部分,其中后梁包括腹板10、翼緣9和端板8三部分,翼緣9共有兩個,腹板10垂直固定在兩個翼緣9之間,且腹板10和翼緣9的長度相等,形成斷面為工字形的結構體;端板8為方形板,共有兩個,分別固定在上述結構體的兩端,且端板8的上端高于上述結構體的上部面。所述支座部分包括兩個軸承支座11和一個電機支座12,均設置在后梁的下部面上,電機支座12位于兩軸承支座11之間;兩個軸承支座11是斷面為U形的板件,分為中間板和兩個側板,其中一個側板與后梁固定連接,且U形開口的一側背向電機支座12;電機支座12為梯形體結構,其上部面與后梁的下部面固定連接。
在進行加工時,先將兩端板8緊貼兩側板4放置于主支撐臺2上,然后將翼緣9和腹板10按照上述的結構依次放置在兩端板8之間,并將端板8、翼緣9和腹板10焊接固定。然后將兩個軸承支座11分別放置在兩個副支撐臺5和焊接好的后梁之間,主支撐臺2和副支撐臺5的高度差等于軸承支座11的高度,然后將兩個軸承支座11與后梁焊接起來;最后將電機支座放置在電機支座支撐臺6和焊接好的后梁之間,主支撐臺2和電機支座支撐臺6的高度差等于電機支座12的高度,然后將電機支座12與后梁焊接起來,完成整個后梁總成的焊接加工。
本定位支撐裝置結構簡單,主體采用鋼結構,制造簡單而且耐用;裝置的各部分之間除了簡單的焊接之外,還輔助有支撐板,進一步加強穩固性,更加長久耐用;各個支撐臺的位置和高度可以調整,還能夠靈活更換,既可以加工不同型號、不同長度的后梁總成,而且可以使裝置的維修養護更加便捷;加工出的后梁總成結構簡單,實用性強,且加工過程簡單,工程耗時短、效率高,適合向市場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