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鋼板機殼擴徑整形工裝。
背景技術:鋼板機殼在潛水泵電機中占有很大比重,機殼圓度差、尺寸不穩定、檢驗合格率低、成品率低等問題是行業的通病,圓度差會引起端蓋安裝困難,同時造成機加工內孔相對于兩端面的質量問題,以及O型密封圈壓縮量不均衡導致的漏水問題?,F有技術中,采用鋼板電機有線定子精車雙止口來完成機殼的圓度和尺寸精度的設計要求,但采用這種方式存在勞動強度大、加工成本高和質量低的問題。為此,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鋼板機殼擴展整形專機[授權公告號為CN201328056Y],包括液壓專機部分和設置于液壓專機部分外的擴展整形工裝部分,該擴展整形工裝部分包括一與液壓專機部分固連的八棱柱、設置于八棱柱外圍的八個相同且環成一圓柱體的楔形塊,每個楔形塊的內部具有斜度,八棱柱的外周壁與楔形塊的內壁互補。工作時液壓專機部分帶動八棱柱向下移動,楔形塊向外擴張,從而實現機殼的擴展。但上述的鋼板機殼擴展整形專機仍存在以下問題:由于八個楔形塊是相互鉸接在一起的,由楔形塊構成的圓柱體的直徑不能無限擴大,無法對尺寸較大的機殼進行擴展,適用范圍??;液壓專機部分設于擴展整形工裝部分的下方,在擴展整形工裝部分的下方需留有較大空間用于安裝液壓專機部分,即不能將擴展整形工裝部分直接裝于地面上,安裝局限性大;通過楔形塊構成的圓柱體只能對鋼板機殼的內側壁進行整形,無法對鋼板機殼的外側壁進行整形,無法適用于對外側壁具有結構要求的鋼板機殼。
技術實現要素: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擴徑整形效果好、適用范圍廣的鋼板機殼擴徑整形工裝。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本鋼板機殼擴徑整形工裝,包括脹芯、套設于脹芯外側的脹套和設于脹芯上部的用于驅動脹芯上下運動的驅動單元,所述脹芯的外側壁與脹套的內側壁為錐面配合,其特征在于,整形工裝還包括底座和套設于脹套外側的用于對鋼板機殼的外側壁進行整形的整形套,鋼板機殼設于脹套與整形套之間,所述的底座上設有用于對整形套進行徑向定位的定位結構。在上述的鋼板機殼擴徑整形工裝中,所述的脹套由若干個獨立且均勻分布的脹開瓣環繞而成,所述底座的上部具有滑槽,若干個脹開瓣的下端設于滑槽內,所述的底座與脹開瓣之間設有用于使若干個脹開瓣同時與脹芯錐面接觸的推力結構。推力結構可自動調整脹套的位置。在上述的鋼板機殼擴徑整形工裝中,所述的推力結構包括若干個與脹開瓣一一對應設置的由至少一個彈簧構成的推力組,所述的推力組位于滑槽內,所述彈簧的一端作用在底座上,其另一端作用在脹開瓣上,每個所述的彈簧沿脹芯的徑向延伸。其中推力組的數量與脹開瓣的數量相等,在推力組的作用下保證脹開瓣始終與脹芯錐面接觸,為保證脹開瓣的穩定性,每個推力組可由2-3個彈簧構成。在上述的鋼板機殼擴徑整形工裝中,所述的脹開瓣為2-6個。在上述的鋼板機殼擴徑整形工裝中,所述的脹開瓣為3個。在上述的鋼板機殼擴徑整形工裝中,所述的定位結構包括套設于整形套外側的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通過防剪插銷和螺釘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固定座與底座同軸設置,所述的整形套與固定座同軸設置,所述脹套的下部具有環形臺階,所述整形套的下端抵靠在該環形臺階上。整形套主要配合脹芯對鋼板機殼的外形尺寸進行整形,也通過整形套內側壁上特殊結構的設置,可成型鋼板機殼外側壁的相應結構如定位臺階等。在上述的鋼板機殼擴徑整形工裝中,所述的驅動單元包括作用在脹芯上端的壓頭和套設于壓頭外側的用于壓緊鋼板機殼的壓邊圈,所述壓頭的上部具有環形擋沿,所述的環形擋沿上穿設有可上下運動的其下端與壓邊圈螺紋連接的壓邊螺釘,所述的環形擋沿與壓邊圈之間設有使壓邊圈始終遠離環形擋沿的彈性結構。該處設置的壓邊螺釘為2-4個且均勻分布。在上述的鋼板機殼擴徑整形工裝中,所述的彈性結構包括與壓邊螺釘一一對應設置且套設于壓邊螺釘上的彈性體,所述彈性體的上端抵靠在環形擋沿上,其下端抵靠在壓邊圈上。該處設置的彈性體由橡膠材料制成,也可以是彈簧,且始終處于壓縮狀態。在上述的鋼板機殼擴徑整形工裝中,所述底座的中部具有通孔,上述脹芯的下端伸入至該通孔內。脹芯的下端與通孔為滑動配合,起到導向作用。在上述的鋼板機殼擴徑整形工裝中,所述脹芯的下端具有位于通孔內的緩沖調整墊。該緩沖調整墊具有彈性,可對脹芯起到緩沖作用。本鋼板機殼擴徑整形工裝適用于一般的液壓設備,底座裝在液壓設備的工作臺面上,脹芯與脹套之間為錐面配合,下壓脹芯時若干個脹開瓣同時徑向向外運動從而脹開即可,錐面配合以及滑槽配合有效保證脹套上下、徑向運動的穩定性,達到理想的尺寸精度。當壓頭下壓時,壓邊圈率先壓住機殼端面,壓頭繼續下壓帶動脹芯下行,脹芯工作使脹套徑向脹開,尺寸擴大,使機殼外壁與整形套接觸時達到整形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鋼板機殼擴徑整形工裝具有以下優點:脹芯與脹套為錐面配合,滑槽內設置推力組有效保證脹套上下及徑向運動的穩定性,使鋼板機殼能達到理想的尺寸精度,保證機殼的圓度在0.05絲米內,徹底解決機殼的圓度問題,大大提高機殼的尺寸穩定性,檢驗合格率高、成品率高。附圖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較佳實施例的俯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脹套的俯視圖。圖中,1、脹芯;2、脹套;21、脹開瓣;22、環形臺階;3、底座;31、滑槽;4、整形套;5、彈簧;6、壓頭;61、環形擋沿;62、壓邊螺釘;63、彈性體;7、壓邊圈;8、緩沖調整墊;9、固定座。具體實施方式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如圖1所示的鋼板機殼擴徑整形工裝,包括脹芯1、套設于脹芯1外側的脹套2和設于脹芯1上部的用于驅動脹芯1上下運動的驅動單元,脹芯1的外側壁與脹套2的內側壁為錐面配合。如圖1所示,整形工裝還包括底座3和套設于脹套2外側的用于對鋼板機殼的外側壁進行整形的整形套4,鋼板機殼設于脹套2與整形套4之間,底座3上設有用于對整形套4進行徑向定位的定位結構。如圖3所示,脹套2由若干個獨立且均勻分布的脹開瓣21環繞而成,底座3的上部具有滑槽31,若干個脹開瓣21的下端設于滑槽31內,底座3與脹開瓣21之間設有用于使若干個脹開瓣21同時與脹芯1錐面接觸的推力結構,推力結構可自動調整脹套2的位置。如圖2所示,推力結構包括若干個與脹開瓣21一一對應設置的由至少一個彈簧5構成的推力組,推力組位于滑槽31內,彈簧5的一端作用在底座3上,其另一端作用在脹開瓣21上,每個彈簧5沿脹芯1的徑向延伸。其中推力組的數量與脹開瓣21的數量相等,在推力組的作用下保證脹開瓣21始終與脹芯1錐面接觸,為保證脹開瓣21的穩定性,每個推力組可由2-3個彈簧5構成。本實施中,如圖3所示,脹開瓣21為3個。如圖1所示,定位結構包括套設于整形套4外側的固定座9,固定座9通過防剪插銷和螺釘固定在底座3上,固定座9與底座3同軸設置,整形套4與固定座9同軸設置,脹套2的下部具有環形臺階22,整形套4的下端抵靠在該環形臺階22上。整形套4主要配合脹芯1對鋼板機殼的外形尺寸進行整形,也通過整形套4內側壁上特殊結構的設置,可成型鋼板機殼外側壁的相應結構如定位臺階等。如圖1所示,驅動單元包括作用在脹芯1上端的壓頭6和套設于壓頭6外側的用于壓緊鋼板機殼的壓邊圈7,壓頭6的上部具有環形擋沿61,環形擋沿61上穿設有可上下運動的其下端與壓邊圈7螺紋連接的壓邊螺釘62,環形擋沿61與壓邊圈7之間設有使壓邊圈7始終遠離環形擋沿61的彈性結構。該處設置的壓邊螺釘62為2-4個且均勻分布。如圖1所示,彈性結構包括與壓邊螺釘62一一對應設置且套設于壓邊螺釘62上的彈性體63,彈性體63的上端抵靠在環形擋沿61上,其下端抵靠在壓邊圈7上。該處設置的彈性體63由橡膠材料制成,也可以是彈簧5,且始終處于壓縮狀態。本實施例中,在底座3的中部具有通孔,脹芯1的下端伸入至該通孔內,脹芯1的下端與通孔為滑動配合,起到導向作用。如圖1所示,脹芯1的下端具有位于通孔內的緩沖調整墊8,該緩沖調整墊8具有彈性,可對脹芯1起到緩沖作用。本鋼板機殼擴徑整形工裝適用于一般的液壓設備,底座3裝在液壓設備的工作臺面上,脹芯1與脹套2之間為錐面配合,下壓脹芯1時若干個脹開瓣21同時徑向向外運動從而脹開即可,錐面配合以及滑槽31配合有效保證脹套2上下、徑向運動的穩定性,達到理想的尺寸精度。當壓頭6下壓時,壓邊圈7率先壓住機殼端面,壓頭6繼續下壓帶動脹芯1下行,脹芯1工作使脹套2徑向脹開,尺寸擴大,使機殼外壁與整形套4接觸時達到整形效果。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