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工位旋壓機。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公開了一種皮帶輪旋壓機,其結構特點是:由主軸電機、主軸油缸、從動軸、從動軸油缸和液壓站組成,機座上設置有旋輪盤,旋輪盤垂直于主軸,旋輪盤與旋輪呈滑動連接,在旋輪盤上設置有與旋輪連接的旋輪油缸,主軸穿過旋輪盤與主軸電機呈傳動連接,在主軸上配置有能使主軸呈軸向運動的主軸油缸,在機座的另一邊設有從動軸,從動軸連接有從動軸油缸,加工時,先將工件安裝在主軸上,從動軸油缸驅動從動軸進行夾緊,主軸電機轉動,帶動主軸和工件旋轉,這時啟動旋輪盤上的旋輪油缸,使旋輪向主軸作徑向運動,往軸心逐漸靠近,從而達到旋壓加工的目的,由于這種旋壓機只有三個加工工位,不能完全達到加工出高質量皮帶輪的工藝要求;同時由于三個旋輪之間的夾角為120度,作用力不在同一直線上,各旋輪的進給量和進給速度不同,易產生出不合格產品;此外,由于主軸旋轉單靠一臺主軸電機,加工時,易產生工件打滑現象,影響了加工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之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噪聲低,加工質量好,加工精度高,生產效率高,節能的多工位旋壓機。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工位旋壓機,包括底座、主軸電機、從動軸電機和液壓站,所述底座上端面設置有旋壓支架,所述主軸電機安裝于旋壓支架外側,所述旋壓支架內部設置于主軸,所述主軸上端設置有心軸,所述旋壓支架上端連接有旋輪架,所述旋輪架上設置有旋輪,所述旋輪架外端設置有旋輪油缸,所述旋壓支架上端面設置有拉桿,所述從動軸電機安裝于拉桿側面上,所述拉桿上內部設置有從動軸,所述液壓站安裝于底座上,所述液壓站位于旋壓支架右側。
作為優選,所述主軸電機與主軸通過皮帶相連接,通過主軸電機帶動主軸轉動。
作為優選,所述從動軸電機與從動軸通過皮帶相連接,通過從動軸電機帶動從動軸轉動。
作為優選,所述旋輪油缸與旋輪相連接,有利于旋輪油缸帶動旋輪轉動。
作為優選,所述旋輪油缸連接有PLC控制模塊,通過PLC控制模塊控制旋輪油缸,使旋輪向軸心進給、保壓。
作為優選,所述旋輪設置有一個以上,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節。
作為優選,所述旋輪架層放射狀設置,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節。
作為優選,所述底座與旋壓支架為一體成型,有利于工作的穩定性,便生產制造,降低制造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由于旋輪架上設置有旋輪,且旋輪設置有一個以上,在原有的工位上增加了至少一個工位,可在旋輪加工工藝上增加預成形工位,提高了成品的質量;由于設置有從動軸電機,使從動軸保持與主軸方向相反,轉速相同的轉動,從而工件不容易打滑,也減輕了主軸所受的扭矩,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能耗;由于采用了保壓措施,加工的工件不容易變形,提高了產品的精度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工位旋壓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 2.主軸電機 3.旋壓支架 4.主軸 5.旋輪架 6.軸心 7.從動軸電機 8.從動軸 9.拉桿 10.旋輪 11.旋輪油缸 12.液壓站。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多工位旋壓機,包括底座1、主軸電機2、從動軸電機7和液壓站12,所述底座1上端面設置有旋壓支架3,所述主軸電機2安裝于旋壓支架外側,所述旋壓支架3內部設置于主軸4,所述主軸4上端設置有心軸6,所述旋壓支架3上端連接有旋輪架5,所述旋輪架5上設置有旋輪10,所述旋輪架5外端設置有旋輪油缸11,所述旋壓支架3上端面設置有拉桿9,所述從動軸電機7安裝于拉桿9側面上,所述拉桿9上內部設置有從動軸8,所述液壓站12安裝于底座1上,所述液壓站12位于旋壓支架3右側。
所述主軸電機2與主軸4通過皮帶相連接,通過主軸電機2帶動主軸4轉動。
所述從動軸電機7與從動軸8通過皮帶相連接,通過從動軸電機7帶動從動軸8轉動。
所述旋輪油缸11與旋輪10相連接,有利于旋輪油缸11帶動旋輪10轉動。
所述旋輪油缸11連接有PLC控制模塊,通過PLC控制模塊控制旋輪油缸11,使旋輪10向軸心6進給、保壓。
所述旋輪10設置有一個以上,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節。
所述旋輪架5層放射狀設置,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節。
所述底座1與旋壓支架3為一體成型,有利于工作的穩定性,便生產制造,降低制造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由于旋輪架上設置有旋輪,且旋輪設置有一個以上,在原有的工位上增加了至少一個工位,可在旋輪加工工藝上增加預成形工位,提高了成品的質量;由于設置有從動軸電機,使從動軸保持與主軸方向相反,轉速相同的轉動,從而工件不容易打滑,也減輕了主軸所受的扭矩,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能耗;由于采用了保壓措施,加工的工件不容易變形,提高了產品的精度等。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