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加工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控轉動加工夾具。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工業化步伐和工業化程度的加快,傳統的機械加工制造業已經無法滿足當下的應用需求,目前在機械加工制造業中,對工件上的鉆孔、擴孔和攻絲的操作主要是通過車床、搖臂鉆、鏜床或者加工中心完成,車床主要只能加工中心孔,搖臂鉆對工件一次裝夾只能對工件的一個面上的孔進行加工,加工效率低,位置精度低,鏜床和加工中心也受機械加工工藝的影響,無法實現多工位對孔的加工,而且對于大的工件上打孔操作時,對工件進行翻篇裝夾操作需要借助外力或者外部設備,使得工件裝夾費時費力,且保證不了孔的位置精度,很難滿足目前我國對高精度機械的需求,所以設計一款一次裝夾,實現多工位加工過操作的設備,來保證定為基準的統一,從而提高工件的加工質量的設備是大有必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控轉動加工夾具,目的是實現工件一次裝夾,完成工件表面各種角度孔的加工,避免由于多次裝夾工件導致的定位基準不統一造成的誤差,可靠保證各孔位的位置精度,提高機加工效率和生產效率。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電控轉動加工夾具,包括工作平臺、電控柜和夾具,電控柜設置在工作平臺一側,所述工作平臺上設有轉盤,所述夾具設置在轉盤上,轉盤處設有氣動驅動裝置,工作平臺上還設有風進式鉆頭,工作平臺的外側設有氣泵,氣泵通過氣管與風進式鉆頭和氣動驅動裝置相連接,風進式鉆頭處設有定位傳感器,定位傳感器的傳感器頭朝向轉盤設置。
優選的,所述風進式鉆頭包括臥式鉆頭和立式鉆頭,且所述臥式鉆頭設有三個,其中兩個設于工作平臺的左側,另外一個設于工作平臺的右側,所述立式鉆頭設有一個,且設于工作平臺左右軸線的上部。
優選的,所述定位傳感器設置在所述立式鉆頭的前端以及所述臥式鉆頭的正上端或正下端。
優選的,所述定位傳感器包括中心激光發射器和邊緣激光發射器,且所述中心激光發射器和邊緣激光發射器中心都設有激光接收器。
本實用新型是用來實現工件一次裝夾,完成工件表面各種角度孔的加工,避免由于多次裝夾工件導致的定位基準不統一造成的誤差,可靠保證各孔位的位置精度,提高機加工效率和生產效率,為解決上述問題,對電控轉動加工夾具的結構做了全新的設計,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氣動驅動裝置驅動轉盤間歇運動,運動到加工位置停止,然后由定位傳感器檢測轉盤是否準確停在了加工位置,如果每個加工工位都準確,然后臥式鉆頭和立式鉆頭進行鉆孔和攻絲工作,其中臥式鉆頭和立式鉆頭可以調整角度,實現傾斜位置孔的加工,其中氣動驅動裝置、臥式鉆頭和立式鉆頭都由電控柜控制,實現了工件的一次裝夾,對工件表面各種角度孔的加工,避免了為了加工不同位置或者不同面上的孔及攻絲帶來的定位基準的不統一,從而造成加工誤差,而采用以上技術方案不僅可以保證各孔位的位置精度,而且減少工件的裝夾次數,提高機加工效率和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電控轉動加工夾具結構示意圖;
圖2是定位傳感器的仰視圖;
其中:1、工作平臺;2、臥式鉆頭;3、立式鉆頭;4、氣動驅動裝置;5、轉盤;6、夾具;7、電控柜;8、氣管;9、氣泵;10、定位傳感器;11、中心激光發射器;12、邊緣激光發射器;13、激光接收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目的是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實施。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電控轉動加工夾具,是用來實現工件一次裝夾,完成工件表面各種角度孔的加工,避免由于多次裝夾工件導致的定位基準不統一造成的誤差,可靠保證各孔位的位置精度,提高機加工效率和生產效率。
具體的說,如圖1所示,一種電控轉動加工夾具,包括工作平臺1、電控柜7和夾具6,電控柜7設置在工作平臺1一側,所述工作平臺1上設有轉盤5,所述夾具6設置在轉盤5上,轉盤5處設有氣動驅動裝置4,工作平臺1上還設有風進式鉆頭,工作平臺1的外側設有氣泵9,氣泵9通過氣管8與風進式鉆頭和氣動驅動裝置4相連接,風進式鉆頭處設有定位傳感器10,定位傳感器10的傳感器頭朝向轉盤5設置。
所述風進式鉆頭包括臥式鉆頭2和立式鉆頭3,且所述臥式鉆頭2設有三個,其中兩個設于工作平臺1的左側,另外一個設于工作平臺1的右側,所述立式鉆頭3設有一個,且設于工作平臺1左右軸線的上部;所述立式鉆頭3前端設有定位傳感器10,所述臥式鉆頭2正下端或正上端設有定位傳感器10;如圖2所示,所述定位傳感器10包括中心激光發射器11和邊緣激光發射器12,且所述中心激光發射器11和邊緣激光發射器12中心都設有激光接收器13。
以下用具體實施例對具體工作方式進行闡述:先通過夾具6將工件裝夾在工作平臺1的轉盤5上,然后通過電控柜7打開氣泵9和氣動驅動裝置4,然后在PLC程序的控制下,氣動驅動裝置4沿順時針方向帶著工件做間歇式轉動,轉動到鉆孔、擴孔或者攻絲的機加工工位時停止,定位傳感器10會通過邊緣激光發射器12發出的激光束到返回到激光接收器13的時間,來判斷工件上每個加工的孔或者攻絲的孔是否運動到準確的機械加工工位,如果每個機械加工工位都準確,此時PLC程序會控制臥式鉆頭2和立式鉆頭3進行鉆孔、擴孔或者攻絲工作,且臥式鉆頭2和立式鉆頭3可以調整角度,實現對工件不同方位各種角度孔的加工,實現一次裝夾加工盡量多的孔,減少由于多次裝夾帶來的定位基準不統一而造成的誤差,保證所加工的孔的位置精度,如果四個邊緣激光發射器12發射的所有激光束至少有一個被激光接收器13接受的反射光時間差變長,說明等待加工的孔隨著轉盤5的轉動,存在誤差,此時臥式鉆頭2和立式鉆頭3都不工作,然后我們需要檢查是什么原因造成機加工工位的誤差,等將造成誤差的原因排除后,再進行加工,保證加工工件的質量。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