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片材分條裝置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高精度自動調整型片材分條裝置。
背景技術:
分條裝置是將片材縱切成若干所需規格帶條狀,針對不同寬度的片材,需要調節左側定位板、右側定位板之間的間距,以使分條前的片材能夠被循邊定位;目前,一般是通過手動調節方式來調節左側定位板、右側定位板之間的間距,其存在調節效率低、調節精度欠佳等缺陷,現有的分條裝置不太適合全自動化生產線。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高精度自動調整型片材分條裝置,其針對不同寬度片材參數,自動控制調整左、右側定位板間距,同時,自動對偏移片材進行糾偏對位。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高精度自動調整型片材分條裝置,包括有固定座、從動座、左側定位板、右側定位板、定位板位移調節系統、循邊導輪及分條刀組件;其中,該從動座具有頂板和連接于頂板底部的左側支腳、右側支腳,頂板可滑動式裝設于固定座底部;
該定位板位移調節系統包括有主控器、電機、由電機驅動的螺桿、裝設于左側定位板上段的第一位置感應器及裝設于右側定位板上段的第二位置感應器;電機裝設于左側支腳上,左側定位板相對頂板可滑動式裝設,右側定位板相對頂板固定式裝設;左側定位板上段開設有螺孔,主控器分別連接于電機、第一位置感應器、第二位置感應器,電機驅動螺桿旋轉,螺桿穿過左側定位板的螺孔,左側定位板沿螺桿可位移式裝設;
該循邊導輪分別裝設于左側定位板、右側定位板的底部,分條刀組件連接于左側支腳、右側支腳之間,分條刀組件位于左側定位板、右側定位板之間區域。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分條刀組件包括有固定軸、刀具安裝基座及若干分條刀;其中,固定軸左右延伸設置,固定軸的左、右端分別連接于左側支腳、右側支腳;刀具安裝基座可拆卸式裝設于固定軸上,刀具安裝基座上具有若干左右并排間距布置的刀具裝設位,分條刀可拆卸式裝設于刀具裝設位上。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固定軸上開設有兩個以上安裝角度調節槽,所述安裝角度調節槽沿固定軸的周向間距排布,每個安裝角度調節槽沿固定軸的軸向延伸;前述刀具安裝基座具有固定孔,其固定孔內壁面凸設有一個可與任一安裝角度調節槽匹配的限轉凸肋,前述固定軸穿過固定孔,限轉凸肋嵌入一安裝角度調節槽內。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左側支腳、右側支腳上均開設有上下間距布置的若干高度調節槽,前述固定軸的左端、右端分別可拆卸式裝設于相應高度調節槽內。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左側定位板上端連接有滑塊,前述從動座的頂板底部設置有左右延伸的導軌,滑塊適配于導軌上。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導軌截面呈倒T形結構,前述滑塊上開設有倒T形滑槽,導軌適配于倒T形滑槽內。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其主要是利用從動座相對固定座可滑動式組裝關系,實現對偏移片材的糾偏對位,同時,針對不同寬度片材參數,自動控制調整左、右側定位板間距,相比傳統技術中手動調節而言,提高了調節精度及調節效率,更適于自動化生產線作業。
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的組裝立體示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的主視圖。
附圖標識說明:
1、固定座 2、左側定位板
3、右側定位板 4、頂板
5、左側支腳 6、右側支腳
7、電機 8、螺桿
9、第一位置感應器 10、第二位置感應器
11、固定軸 12、刀具安裝基座
13、分條刀 14、高度調節槽
15、循邊導輪。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和圖2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其包括有固定座1、從動座、左側定位板2、右側定位板3、定位板位移調節系統、循邊導輪15及分條刀13組件;其中,該從動座具有頂板4和連接于頂板4底部的左側支腳5、右側支腳6,頂板4可滑動式裝設于固定座1底部;
該定位板位移調節系統包括有主控器、電機7、由電機7驅動的螺桿8、裝設于左側定位板2上段的第一位置感應器9及裝設于右側定位板3上段的第二位置感應器10;電機7裝設于左側支腳5上;左側定位板2相對頂板4可滑動式裝設,所述左側定位板2上端連接有滑塊,前述從動座的頂板4底部設置有左右延伸的導軌,滑塊適配于導軌上;此處,所述導軌截面呈倒T形結構,前述滑塊上開設有倒T形滑槽,導軌適配于倒T形滑槽內。右側定位板3相對頂板4固定式裝設;左側定位板2上段開設有螺孔,主控器分別連接于電機7、第一位置感應器9、第二位置感應器10,電機7驅動螺桿8旋轉,螺桿8穿過左側定位板2的螺孔,左側定位板2沿螺桿8可位移式裝設;主控器根據具體處片材寬度參數,自動控制電機7旋轉,驅動左側定位板2沿螺桿8位移,第一位置感應器9與第二位置感應器10反饋的位置參數反映左側定位板2、右側定位板3之間的間距,主控制器控制電機7自動停止。
該循邊導輪15分別裝設于左側定位板2、右側定位板3的底部,分條刀13組件連接于左側支腳5、右側支腳6之間,所述左側支腳5、右側支腳6上均開設有上下間距布置的若干高度調節槽14,前述固定軸11的左端、右端分別可拆卸式裝設于相應高度調節槽14內,這樣,可以按需調節固定軸11的安裝高度;分條刀13組件位于左側定位板2、右側定位板3之間區域。
該分條刀13組件包括有固定軸11、刀具安裝基座12及若干分條刀13;其中,固定軸11左右延伸設置,固定軸11的左、右端分別連接于左側支腳5、右側支腳6;刀具安裝基座12可拆卸式裝設于固定軸11上,作為一種優選設計,在所述固定軸11上開設有兩個以上安裝角度調節槽,所述安裝角度調節槽沿固定軸11的周向間距排布,每個安裝角度調節槽沿固定軸11的軸向延伸;前述刀具安裝基座12具有固定孔,其固定孔內壁面凸設有一個可與任一安裝角度調節槽匹配的限轉凸肋,前述固定軸11穿過固定孔,限轉凸肋嵌入一安裝角度調節槽內;根據實際所需裝設角度,將限轉凸肋對應不同安裝角度調節槽匹配即可,也可根據分條刀13的刀刃使用情況,進行調節裝設角度。刀具安裝基座12上具有若干左右并排間距布置的刀具裝設位,分條刀13可拆卸式裝設于刀具裝設位上。也可以在每個刀具裝設位設置用于調節分條刀13裝設高度的上排鎖固孔、下排鎖固孔,所述上排鎖固孔、下排鎖固孔均至少包括有兩個鎖固孔,在裝設分條刀時可按需選擇安裝高度。
本實用新型的設計重點在于,其主要是利用從動座相對固定座可滑動式組裝關系,實現對偏移片材的糾偏對位,同時,針對不同寬度片材參數,自動控制調整左、右側定位板間距,相比傳統技術中手動調節而言,提高了調節精度及調節效率,更適于自動化生產線作業。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