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防震系統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立式加工中心中自動交換刀具的防震系統 。
背景技術:
防震系統能有效改善因手持相機時的輕微抖動而造成的畫面模糊情況。需要指出的是,防震系統分為三種:電子防震系統、光學防震、CCD移動防震,前者是靠DSP的運算來抵消震動所帶來的影響,效果有限;而后兩者則是通過鏡片或CCD的反向運動來抵消震動帶來的影響,效果比電子防震更為出色。刀具是機械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又稱切削工具。 絕大多數的刀具是機用的,但也有手用的。由于機械制造中使用的刀具基本上都用于切削金屬材料,所以“刀具”一詞一般就理解為金屬切削刀具。切削木材用的刀具則稱為木工刀具。還有特別應用的一類刀具,用于地質勘探、打井、礦山鉆探,稱為礦山刀具。
一種立式加工中心中自動交換刀具的防震系統的出現大大增大換刀的安全性,但是目前階段的一種立式加工中心中自動交換刀具的防震系統,存在諸多的不足之處,例如,防震效果差,調節不方便,穩定性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立式加工中心中自動交換刀具的防震系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防震效果差,調節不方便,穩定性差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立式加工中心中自動交換刀具的防震系統,包括刀具轉換固定鉗,所述刀具轉換固定鉗的中間位置安裝有旋轉伸縮桿安裝孔,所述旋轉伸縮桿安裝孔的上下方安裝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上安裝有減震器,所述固定桿的另一端安裝有刀具安裝孔,所述刀具安裝孔的內側安裝有防震層,所述防震層上安裝有減震固定齒,所述刀具安裝孔的頂部安裝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兩側安裝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另一側安裝有固定板,所述連接桿的下方安裝有繩索,所述繩索的底部安裝有卷軸,所述旋轉伸縮桿安裝孔的外側安裝有防護套。
優選的,所述連接桿與固定板通過滑槽滑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滑板與防震層滑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旋轉伸縮桿安裝孔與刀具安裝盤固定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一種立式加工中心中自動交換刀具的防震系統的中間位置安裝有旋轉伸縮桿安裝孔,通過其可以將刀具轉換固定鉗安裝在刀具安裝盤上,通過旋轉伸縮桿可以控制刀具轉換固定鉗伸長轉動,方便了刀具轉換固定鉗的使用,且在旋轉伸縮桿安裝孔的兩端均安裝有減震器,減震器與刀具安裝孔連接,通過其可以降低刀具在安裝過程產生的振動效果,且在刀具安裝孔的內側安裝有防震層,防震層上安裝有減震固定齒,通過其可以有效的降低振動效果,增大了裝置的安全性,且通過此種設計,使刀具轉換固定鉗可以將正在使用中的刀具進行刀具轉換,大大節省了時間的消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刀具轉換固定鉗的側視圖。
圖中:1-連接桿;2-固定板;3-繩索;4-卷軸;5-刀具轉換固定鉗;6-旋轉伸縮桿安裝孔;7-減震器;8-滑板;9-刀具安裝孔;10-防震層;11-減震固定齒;12-固定桿;13-防護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立式加工中心中自動交換刀具的防震系統,包括刀具轉換固定鉗5,刀具轉換固定鉗5的中間位置安裝有旋轉伸縮桿安裝孔6,旋轉伸縮桿安裝孔6的上下方安裝有固定桿12,固定桿12上安裝有減震器7,固定桿12的另一端安裝有刀具安裝孔9,刀具安裝孔9的內側安裝有防震層10,防震層10上安裝有減震固定齒11,刀具安裝孔9的頂部安裝有滑板8,滑板8的兩側安裝有連接桿1,連接桿1的另一側安裝有固定板2,連接桿1的下方安裝有繩索3,繩索3的底部安裝有卷軸4,旋轉伸縮桿安裝孔6的外側安裝有防護套13,連接桿1與固定板2通過滑槽滑動連接,滑板8與防震層10滑動連接,旋轉伸縮桿安裝孔6與刀具安裝盤固定連接。
具體使用方式:該設備在使用時,通過旋轉伸縮桿安裝孔6上的旋轉伸縮桿將刀具轉換固定鉗5與刀具安裝盤固定在一塊,將刀具安裝盤上的刀具固定在刀具轉換固定鉗5上的刀具安裝孔9上,在旋轉伸縮桿的轉動下,將刀具轉換到刀具的安裝軸位置,通過刀具安裝孔9將刀具安裝在其內,通過卷軸4的轉動,將繩索3卷動到其上,使繩索3對連接桿1施加拉力,從而控制連接桿1在固定板2上滑動,連接桿1在滑動過程拉動滑板8在防震層10上滑動,從而縮小刀具安裝孔9的大小,使其將夾具加緊。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