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工業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大型焊件的自動焊接機床。
背景技術:
大型焊件特別是大型管道的焊接工藝要求高、焊縫寬且深,需要多道焊縫才能完成焊接過程,人工焊接勞動強度高,效率低,對工人的要求非常高。現在雖然也有焊接機器人,但是焊接機器人存在著工件定位精度低、焊接過程中自由度受限難以連續焊接的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大型焊件的自動焊接機床。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大型焊件的自動焊接機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設有第一傳送帶裝置,所述所述第一傳送帶裝置的上端等距離設有四個載物塊,每個所述載物塊的上端設有第一開槽,每個所述第一開槽內均水平設有第二傳送帶裝置,每個第二傳送帶裝置的上端設有大型焊件,每個所述第一開槽的槽口處對稱設有兩個橡膠限位塊,且每個橡膠限位塊均與大型焊件相抵,所述底座的上端還設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端設有第二開槽,所述固定架的上端設有第一驅動電機和第二驅動電機,所述第一驅動電機上貫穿設有第一移動桿,且第一移動桿的一端與第二驅動電機連接,所述第二驅動電機的下端設有若干滾輪,且滾輪與固定架相接觸,所述第二驅動電機上豎直貫穿設有第二移動桿,且第二移動桿的下端穿過第二開槽并向下延伸,所述第二移動桿的下端設有焊接機,所述焊接機的下端設有焊接頭,所述焊接機和焊接頭均位于固定架的內部。
優選地,所述底座的上端設有第三開槽,所述第三開槽內等距離設有若干減震彈簧,每個所述減震彈簧的上端共同設有承載臺,所述承載臺的內壁上設有橡膠墊,所述承載臺的下端對稱設有四個支撐桿,每個所述支撐桿遠離承載臺的一端均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承載臺的位置與第一傳送帶裝置的位置相對應。
優選地,所述第一傳送帶裝置位于固定架的內側。
優選地,所述第一傳送帶裝置和載物塊一體成型。
本實用新型中,當操作者準備使用該裝置時,將大型焊件(以管件為例)置于載物塊內的第二傳送帶裝置上,并使得載物塊內對稱設置的橡膠限位塊將管件抵住,隨后驅動第一傳送帶裝置,第一傳送帶裝置帶著載物塊移動,使得管件的焊接點位于固定架的內側,接著利用第一驅動電機驅動第一移動桿移動,進而帶動第二驅動電機移動,第二驅動電機帶動第二移動桿在第二開槽內移動,繼而使得焊接頭可左右調節,再利用第二驅動電機驅動第二移動桿上下移動,進而可帶著焊接頭進行上下調節,利用兩個驅動電機的驅動作用調節焊接頭至管件的焊接點處,隨后利用焊接機打開焊接頭進行焊接,焊接的同時利用第二傳送帶裝置驅動管件轉動,即形成環形焊接效果,焊接完畢后,利用第一傳送帶裝置轉動調節下一個待焊接物件位于固定架的內側,再次通過驅動電機調節焊接頭的位置工作即可;待第一傳送帶裝置將焊接好的物件帶動至第一傳送帶裝置的邊緣處時,應及時將焊接好的物件取走,若工作人員疏忽了,未及時取走,則焊接好的物件隨著第一傳送帶裝置的轉動會掉落至承載臺內,承載臺內因設有橡膠墊,也不會造成焊接好物件的損壞,橡膠墊的設置,使得從第一傳送帶裝置上掉落下來的焊接件不易損壞,支撐桿的設置,確保承載臺的結構穩定,使得承載臺有很大的載重能力,減震彈簧的設置,有減震作用,也是為了確保從第一傳送帶裝置上掉落下來的焊接件不易損壞;橡膠限位塊的設置,起到限定待焊接物件位置的作用,若待焊接物件為管件,橡膠限位塊限制其的位置后,第二傳送帶裝置轉動可帶動管件轉動,從而可形成轉動焊接,省時省力。本實用新型結構穩定、巧妙,易于操作,可有效地進行大型焊件的焊接,工件定位精度高,若焊接件為管狀工件,還可邊轉動邊焊接,從而形成旋轉連續焊接效果,值得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大型焊件的自動焊接機床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大型焊件的自動焊接機床中第二驅動電機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大型焊件的自動焊接機床中承載臺部分的放大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大型焊件的自動焊接機床中載物塊部分的放大示意圖。
圖中:1底座、2第一傳送帶裝置、3載物塊、4橡膠限位塊、5第一移動桿、6第二移動桿、7第一驅動電機、8固定架、9承載臺、10橡膠墊、11支撐桿、12減震彈簧、13第二驅動電機、14焊接機、15焊接頭、16第二傳送帶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4,一種大型焊件的自動焊接機床,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設有第一傳送帶裝置2,第一傳送帶裝置2的上端等距離設有四個載物塊3,每個載物塊3的上端設有第一開槽,每個第一開槽內均水平設有第二傳送帶裝置16,每個第二傳送帶裝置16的上端設有大型焊件,每個第一開槽的槽口處對稱設有兩個橡膠限位塊4,且每個橡膠限位塊4均與大型焊件相抵,底座1的上端還設有固定架8,固定架8的上端設有第二開槽,固定架8的上端設有第一驅動電機7和第二驅動電機13,第一驅動電機7上貫穿設有第一移動桿5,且第一移動桿5的一端與第二驅動電機13連接,第二驅動電機13的下端設有若干滾輪,且滾輪與固定架8相接觸,第二驅動電機13上豎直貫穿設有第二移動桿6,且第二移動桿6的下端穿過第二開槽并向下延伸,第二移動桿6的下端設有焊接機14,焊接機14的下端設有焊接頭15,焊接機14和焊接頭15均位于固定架8的內部,底座1的上端設有第三開槽,第三開槽內等距離設有若干減震彈簧12,每個減震彈簧12的上端共同設有承載臺9,承載臺9的內壁上設有橡膠墊10,承載臺9的下端對稱設有四個支撐桿11,每個支撐桿11遠離承載臺9的一端均固定在底座1上,承載臺9的位置與第一傳送帶裝置2的位置相對應,第一傳送帶裝置2位于固定架8的內側,第一傳送帶裝置2和載物塊3一體成型。
本實用新型中,當操作者準備使用該裝置時,將大型焊件(以管件為例)置于載物塊3內的第二傳送帶裝置16上,并使得載物塊3內對稱設置的橡膠限位塊4將管件抵住,隨后驅動第一傳送帶裝置2,第一傳送帶裝置2帶著載物塊3移動,使得管件的焊接點位于固定架8的內側,接著利用第一驅動電機7驅動第一移動桿5移動,進而帶動第二驅動電機13移動,第二驅動電機13帶動第二移動桿6在第二開槽內移動,繼而使得焊接頭15可左右調節,再利用第二驅動電機13驅動第二移動桿6上下移動,進而可帶著焊接頭15進行上下調節,利用兩個驅動電機的驅動作用調節焊接頭15至管件的焊接點處,隨后利用焊接機14打開焊接頭15進行焊接,焊接的同時利用第二傳送帶裝置16驅動管件轉動,即形成環形焊接效果,焊接完畢后,利用第一傳送帶裝置2轉動調節下一個待焊接物件位于固定架8的內側,再次通過驅動電機調節焊接頭15的位置工作即可;待第一傳送帶裝置2將焊接好的物件帶動至第一傳送帶裝置2的邊緣處時,應及時將焊接好的物件取走,若工作人員疏忽了,未及時取走,則焊接好的物件隨著第一傳送帶裝置2的轉動會掉落至承載臺9內,承載臺9內因設有橡膠墊10,也不會造成焊接好物件的損壞,橡膠墊10的設置,使得從第一傳送帶裝置2上掉落下來的焊接件不易損壞,支撐桿11的設置,確保承載臺9的結構穩定,使得承載臺9有很大的載重能力,減震彈簧12的設置,有減震作用,也是為了確保從第一傳送帶裝置2上掉落下來的焊接件不易損壞;橡膠限位塊4的設置,起到限定待焊接物件位置的作用,若待焊接物件為管件,橡膠限位塊4限制其的位置后,第二傳送帶裝置16轉動可帶動管件轉動,從而可形成轉動焊接,省時省力。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