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激光加工機床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鎖緊機構的回轉工作臺。
背景技術:
激光加工機床是由計算機控制實現軸類、孔類、平板類工件的表面熔覆、合金化、淬火、熔凝等激光加工的設備。請參閱圖1所示,以3KWCO2橫流激光器為例來說,現有常用的激光加工機床主要包括底座24、立柱25、懸臂26、回轉工作臺20、偏心夾具21、升降光頭22和尾架23。其中,底座24、立柱25和懸臂26構成了該機床的主框架,在電機帶動下,機床各部件可實現五軸四聯動運作:偏心夾具21可旋轉的固定在立柱25上,旋轉軸設為A軸;升降光頭22可上下移動,設為Z軸;升降光頭22還可沿懸臂26左右移動,設為X軸;回轉工作臺20的平面旋轉軸為C軸;回轉工作臺20沿垂直于紙面的方向移動為Y軸。反射鏡固定在升降光頭22內,聚焦鏡、調整套筒和遮光部件依次固定在反射鏡的反射光路上,送粉器空間調節裝置安裝在遮光部件的一側。
加工時,將工件夾持于偏心夾具21與尾架23之間,圖中箭頭所示為激光束走向:激光束從激光器發出后進入激光導光系統,經反射鏡反射、聚焦鏡聚焦后,反射在工件上。此外,為了保證光路相關原件長時間工作,需要沿聚焦鏡和遮光部件的冷卻水路進行水循環冷卻。
傳統機床的回轉工作臺4在鎖緊時,均需要人力鎖緊,無法及時有效的鎖緊工作臺,且易造成工作臺不能牢固鎖緊,在后續工件的加工過程中,回轉工作臺易晃動,極易造成工件加工不精細,廢品率增加,造成了生產效率低下,生產成本較高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帶鎖緊裝置的回轉工作臺,具有結構簡單、制作簡單、制作成本低等優點的帶鎖緊裝置的回轉工作臺。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帶鎖緊裝置的回轉工作臺,包括回轉平臺,所述回轉平臺的下方通過支撐座設置在激光加工機床上,所述支撐座上設有杠桿基座,所述杠桿基座的頂部設有可旋轉的擺動杠桿,所述擺動杠桿的鎖緊端配合連接鎖緊盤,所述鎖緊盤水平設置在回轉平臺上,所述擺動杠桿的動力端可旋轉的連接墜體,所述支撐座上設有供所述墜體上下移動的液壓油缸,所述液壓油缸的底端通過單向閥連接進油管,所述液壓油缸的底部側壁上設有電磁閥,所述電磁閥連接出油管,所述進油管與出油管均連接液壓站。
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墜體為柱狀墜體,所述墜體的頂部通過連接軸旋轉連接擺動杠桿。
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墜體的底部設有橫向凸起的卡塊,所述液壓油缸的頂部設有向內收縮的環形擋塊。
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鎖緊盤上設有環形齒條,所述擺動杠桿上設有配合所述環形齒條的齒塊。
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擺動杠桿的兩側設有擋條,所述擋條設置在支撐座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回轉工作臺上設有鎖緊回轉平臺的裝置,使得回轉工作臺可進行自動鎖緊或解除,防止因機械老化而造成回轉平臺固定不穩的情況,并且防止了加工過程中回轉平臺旋轉的情況,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并降低了廢品率。
附圖說明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現有激光加工床的整體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帶鎖緊裝置的回轉工作臺的內部結構圖。
圖中:
1、回轉平臺;2、支撐座;3、杠桿基座;4、擺動杠桿;5、鎖緊端;6、動力端;7、鎖緊盤;8、墜體;9、液壓油缸;10、進油管;11、出油管;12、單向閥;13、電磁閥;14、液壓站;15、卡塊;16、環形擋塊;17、環形齒條;18、齒塊;19、擋條。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將參照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帶鎖緊裝置的回轉工作臺,包括回轉平臺1,回轉平臺1的下方通過支撐座2設置在激光加工機床上,支撐座2上設有杠桿基座3,杠桿基座3的頂部設有可旋轉的擺動杠桿4,擺動杠桿4的鎖緊端5配合連接鎖緊盤7,鎖緊盤7水平設置在回轉平臺1上,擺動杠桿4的動力端6通過連接軸可旋轉的連接墜體8,墜體8為柱狀墜體8,支撐座2上設有供墜體8上下移動的液壓油缸9,液壓油缸9的底端通過單向閥12連接進油管10,液壓油缸9的底部側壁上設有電磁閥13,電磁閥13連接出油管11,進油管10與出油管11均連接液壓站14。
墜體8與擺動杠桿4的一端轉動連接,當墜體8向上移動并到達頂端時擺動杠桿4的鎖緊端5壓緊鎖緊盤7,當墜體8向下移動并到達底端時,擺動杠桿4的鎖緊端5離開鎖緊盤7,由于墜體8與擺動杠桿4之間轉動連接,因此墜體8能夠準確的控制擺動杠桿4旋轉,從而可準確的鎖定與解鎖回轉平臺1,提高回轉平臺1的工作效率。
墜體8的底部設有橫向凸起的卡塊15,液壓油缸9的頂部設有向內收縮的環形擋塊16,當墜體8被液壓油推到頂部時液壓油缸9上的環形擋塊16卡住墜體8上的卡塊15,可防止墜體8從液壓油缸9噴出的情況,從而能夠保證回轉工作臺的正常工作。
鎖緊盤7上設有環形齒條17,擺動杠桿4上設有配合環形齒條17的齒塊18,通過齒塊18與環形齒條17的配合,增加擺動杠桿4與鎖緊盤7之間的鎖緊程度。
擺動杠桿4的兩側設有擋條19,擋條19設置在支撐座2上,若未解鎖啟動回轉平臺1,或者擺動杠桿4未等回轉平臺1停止就進行鎖定,這種情況下擺動杠桿4與鎖緊盤7之間的摩擦力很大,長時間后擺動杠桿4會旋轉,脫離杠桿基座3,擋條19可擋住擺動杠桿4旋轉,從而可保證回轉工作臺的正常工作。
具體使用原理:
工件安裝完畢后,液壓站14開始工作,液壓站14將液壓油通過進油管10及單向閥12送入到液壓油缸9的空腔內,同時,液壓油缸9內的液壓油推動墜體8上行;墜體8上行并將擺動杠桿4的動力端6頂起,擺動杠桿4鎖緊端5以杠桿軸為支點下行;擺動杠桿4的鎖緊端5下行時,擺動杠桿4的鎖緊端5壓緊鎖緊盤7,同時將回轉平臺1與支撐座2鎖緊。
電磁閥13開啟后,液壓油通過回油管向液壓站14回流泄壓,擺動杠桿4的動力端6隨墜體8的下移而落下,擺動杠桿4的鎖緊端5隨之上行,同時回轉平臺1與支撐座2解除鎖緊。
實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回轉工作臺可進行精準的自動鎖緊或自動解除,不僅鎖緊的更加牢固而且縮短了鎖緊或解除鎖緊的時間,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故障率,保證回轉工作臺的正常工作。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的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