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機械加工,尤其涉及一種滾壓輪和滾壓模塊。
背景技術:
1、在電子產品的生產過程中,經常需要在工件組裝后對工件的組裝位置進行壓合,以保證電子產品的密封性。例如,在手機的生產過程中,需要將手機屏幕組裝至手機主體上,并且對手機屏幕和手機主體進行壓合,以保證組裝后二者完全貼合沒有縫隙。
2、在壓合過程中,一般采用滾壓輪對工件進行滾壓。滾壓輪基本上包括主體和套設在主體周壁上的滾壓圈。然而,目前的滾壓輪在工作時,滾壓圈容易相對主體發生偏移,此時可能發生主體直接與工件進行接觸的情況,由此造成工件刮傷,導致良率較低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申請提供一種滾壓輪和滾壓模塊,其通過降低滾壓圈發生偏移的可能,從而提高滾壓后工件的良率。
2、本申請中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滾壓輪,包括輪芯和滾壓圈,滾壓圈套設于輪芯,輪芯包括第一板體、安裝座和第二板體,安裝座沿第一方向連接于第一板體,第二板體沿第一方向連接于安裝座,沿安裝座的中心指向安裝座的周壁的方向,安裝座具有凸出的凸部,滾壓圈具有凹部,凹部的形狀與凸部匹配,滾壓圈套設于安裝座的周壁,且凹部容納凸部,第一板體和第二板體的直徑大于滾壓圈的內徑。
3、上述凹部匹配并容納凸部,有利于滾壓圈和安裝座形成卡合的結構,從而有利于降低滾壓圈相對安裝座發生轉動的可能。另外,第一板體和第二板體的直徑大于滾壓圈的內徑,相當于滾壓圈被夾設于第一板體和第二板體之間,有利于降低滾壓圈沿第一方向及其反向相對安裝座發生移動的可能。如此,有利于降低滾壓圈相對安裝座發生偏移的可能,從而有利于提高采用滾壓輪滾壓后工件的良率。
4、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板體能夠拆卸地固定于安裝座。
5、上述實施例的滾壓輪中,若滾壓輪經過長久的使用,滾壓圈發生磨損,通過將第二板體從安裝座拆卸,有利于提高對滾壓圈進行更換的便捷性。
6、在一些實施例中,安裝座設有固定孔,第二板體以緊固件與固定孔安裝的方式固定于安裝座。
7、上述實施例的滾壓輪中,由于第二板體相對于安裝座可拆卸,通過緊固件與固定孔安裝的方式,有利于提高第二板體與安裝座固定的穩定性。
8、在一些實施例中,凸部的數量為至少兩個,至少兩個凸部均勻分布于安裝座的周壁。
9、上述實施例的滾壓輪中,通過布置數量合適的凸部,有利于滾壓圈和安裝座在多個方向上均形成卡合的結構,有利于進一步降低滾壓圈相對安裝座產生偏移的可能。
10、在一些實施例中,輪芯還包括第一安裝軸和第二安裝軸,第一安裝軸沿第一方向的反向凸出于第一板體,第二安裝軸沿第一方向凸出于第二板體。
11、上述實施例的滾壓輪中,通過第一安裝軸和第二安裝軸有利于將滾壓輪安裝至其他部件上進行使用,有利于滾壓過程更加平穩。
12、本申請中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滾壓模塊,包括基部、輪軸座、安裝位和本申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滾壓輪,輪軸座連接于基部,輪軸座設置有安裝位,滾壓輪能夠滾動地設置于安裝位。
13、上述實施例的滾壓模塊中,采用了本申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滾壓輪,如此,有利于降低滾壓圈相對安裝座發生偏移的可能,從而有利于提高通過滾壓模塊滾壓后工件的良率。
14、在一些實施例中,滾壓模塊還包括轉動件,轉動件設置于基部,轉動件與輪軸座連接以帶動輪軸座轉動。
15、上述實施例的滾壓模塊中,通過轉動件帶動輪軸座轉動,能夠改變滾壓輪的滾動方向,由此有利于滾壓輪從多個方向對工件進行滾壓。
16、在一些實施例中,安裝位包括依次設置于輪軸座的第一設位、第二設位、第三設位和第四設位,設置于第一設位和第四設位的滾壓輪的底部與輪軸座的間距均為第一距離,設置于第二設位和第三設位的滾壓輪的底部與輪軸座的間距均為第二距離,第一距離大于第二距離。
17、上述實施例的滾壓模塊中,在使用設置于第一設位和第四設位的滾壓輪進行滾壓時,有利于減少設置于第二設位和第三設位的滾壓輪對工件造成不期望的滾壓的情況。
18、在一些實施例中,輪軸座包括安裝槽,安裝位能夠拆卸地設置于安裝槽。
19、上述實施例的滾壓模塊中,有利于提高對安裝位進行維修或更換的便捷性。
20、在一些實施例中,安裝位包括底板和兩個側板,兩個側板固定于底板的同一面,底板具有為滾壓輪提供滾動空間的開槽,滾壓輪安裝于兩個側板之間,且滾壓輪的底部穿出開槽。
21、上述實施例的滾壓模塊中,安裝位的兩個側板有利于限制滾壓輪在滾壓過程中產生不期望的移動,從而有利于提高對待滾壓的位置進行滾壓的準確性。
22、本申請中,滾壓圈和安裝座形成卡合的結構,有利于降低滾壓圈相對安裝座發生轉動的可能,滾壓圈被夾設于第一板體和第二板體之間,有利于降低滾壓圈沿第一方向及其反向相對安裝座發生移動的可能。如此,有利于降低滾壓圈相對安裝座發生偏移的可能,從而有利于提高采用滾壓輪滾壓后工件的良率。
1.一種滾壓輪,包括輪芯和滾壓圈,所述滾壓圈套設于所述輪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芯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壓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體能夠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安裝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滾壓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座設有固定孔,所述第二板體以緊固件與所述固定孔安裝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安裝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壓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數量為至少兩個,所述至少兩個凸部均勻分布于所述安裝座的周壁。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壓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芯還包括第一安裝軸和第二安裝軸,所述第一安裝軸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向凸出于所述第一板體,所述第二安裝軸沿所述第一方向凸出于所述第二板體。
6.一種滾壓模塊,包括基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滾壓模塊還包括: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滾壓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滾壓模塊還包括轉動件,所述轉動件設置于所述基部,所述轉動件與所述輪軸座連接以帶動所述輪軸座轉動。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滾壓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位包括依次設置于所述輪軸座的第一設位、第二設位、第三設位和第四設位,設置于所述第一設位和所述第四設位的所述滾壓輪的底部與所述輪軸座的間距均為第一距離,設置于所述第二設位和所述第三設位的所述滾壓輪的底部與所述輪軸座的間距均為第二距離,所述第一距離大于所述第二距離。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滾壓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軸座包括安裝槽,所述安裝位能夠拆卸地設置于所述安裝槽。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滾壓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位包括底板和兩個側板,兩個所述側板固定于所述底板的同一面,所述底板具有為所述滾壓輪提供滾動空間的開槽,所述滾壓輪安裝于兩個所述側板之間,且所述滾壓輪的底部穿出所述開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