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制備智能化家居控盒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器具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制備智能化家居控盒的模具。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智能化家居電器已成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現代化的智能化家具電器的控制器常常需要安裝在盒體中,以保護控制器,方便用戶對控制器的移動及操控。目前控制器的盒體多不可拆分,不便于儲存運輸,靈活性低,也沒有專用于生產智能化家居控制盒的模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專用于生產可拆卸組裝的智能化家居控制盒的制備智能化家居控盒的模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制備智能化家居控盒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設有物料腔、副成型腔以及連通物料腔與副成型腔的注料通孔,下模設有主成型腔,當上模與下模合模時,副成型腔和主成型腔共同構成成型室,成型室的形狀與智能化家居控制盒的圍板的形狀相同。其中,該制備智能化家居控盒的模具設有多個成型室,每個成型室與智能化家居控制盒的每塊圍板--對應。其中,上模與下模之間設有定位銷,定位銷連接上模與下模。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種制備智能化家居控盒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設有物料腔、副成型腔以及連通物料腔與副成型腔的注料通孔,下模設有主成型腔,當上模與下模合模時,副成型腔和主成型腔共同構成成型室,成型室的形狀與智能化家居控制盒的圍板的形狀相同。本實用新型可以高效生產可拆卸組裝的智能化家居控制盒的圍板,成型后的圍板之間可以組裝成可拆卸的智能化家居控制盒。
利用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內容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制備智能化家居控盒的模具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制備智能化家居控盒的模具的實施例的成型室示意圖。圖1和圖2中包括有:I上模、2下模、3物料腔、4注料通孔、5成型室、51副成型腔、52主成型腔。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以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0015]一種制備智能化家居控盒的模具,如圖1和圖2所示,其設有多個成型室5,每個成型室5與智能化家居控制盒的每塊圍板一一對應,且每個成型室5由副成型腔51和主成型腔52共同構成。本實施例的制備智能化家居控盒的模具包括上模I和下模2,副成型腔51設于上模1,主成型腔52設于下模2。同時,上模I設有物料腔3以及連通物料腔3與副成型腔51的注料通孔4,熔融存儲于物料腔3內的物料通過注料通孔4注入到成型室5中,再經上模I和下模2合模成型得到產品。為了固定上模I與下模2不發生位移,上模I與下模2之間設有定位銷,定位銷連接上模I與下模2。本實用新型可以高效生產可拆卸組裝的智能化家居控制盒的圍板,成型后的圍板之間可以組裝成可拆卸的智能化家居控制盒。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 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制備智能化家居控盒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設有物料腔、副成型腔以及連通所述物料腔與所述副成型腔的注料通孔,所述下模設有主成型腔,當所述上模與所述下模合模時,所述副成型腔和所述主成型腔共同構成成型室,所述成型室的形狀與智能化家居控制盒的圍板的形狀相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制備智能化家居控盒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智能化家居控盒的模具設有多個成型室,每個成型室與智能化家居控制盒的每塊圍板一一對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制備智能化家居控盒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與下模之間設有定位銷,所 述定位銷連接所述上模與所述下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器具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制備智能化家居控盒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設有物料腔、副成型腔以及連通物料腔與副成型腔的注料通孔,下模設有主成型腔,當上模與下模合模時,副成型腔和主成型腔共同構成成型室,成型室的形狀與智能化家居控制盒的圍板的形狀相同。本實用新型可以高效生產可拆卸組裝的智能化家居控制盒的圍板,成型后的圍板之間可以組裝成可拆卸的智能化家居控制盒。
文檔編號B22C9/22GK203091682SQ20132003273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2日
發明者何旭坤, 徐芬 申請人:東莞市東興鋁材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