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冷卻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鑄件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鑄件的冷卻是進入下一步的必經一環,常用的冷卻方式為空氣自然冷卻和水冷,空氣自然冷卻方式效果非常好,但是冷卻所需的時間非常長,而水冷雖然大幅度降低了冷卻時間,但是水冷容易導致鑄件上下端溫度不一致,造成鑄件的變形,影響鑄件產品的質量。因此,應該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使用效果好的鑄件冷卻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鑄件冷卻裝置,包括運輸線、冷卻室,所述冷卻室的后方設有退火爐,所述運輸線通向冷卻室和退火爐,所述冷卻室包括一罩體以及若干連通該罩體的通風管,所述罩體上設有若干吹風機和冷卻元件,所述通風管內部設有抽風機。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
所述冷卻元件為冷卻液。
所述退火爐的前面設有紅外感應器,當感應到運輸線上的鑄件時退火爐會自動打開。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采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本發明的鑄件冷卻裝置,結構簡單,可以保證鑄件均勻冷卻,在冷卻室的后方設有退火爐,鑄件在冷卻后進行退火處理,可以提高鑄件冷卻的質量,采用吹風機和冷卻液對鑄件進行冷卻,有利于提高鑄件的冷卻效果。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以上附圖中:1、運輸線,2、冷卻室,3、退火爐,4、罩體,5、通風管,6、吹風機,7、冷卻元件,8、紅外感應器,9、抽風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本發明一種鑄件冷卻裝置,包括運輸線1、冷卻室2,所述冷卻室2的后方設有退火爐3,所述運輸線1通向冷卻室2和退火爐3,所述冷卻室2包括一罩體4以及若干連通該罩體4的通風管5,所述罩體4上設有若干吹風機6和冷卻元件7,所述通風管6內部設有抽風機9
優選的,作為一可實施例,所述冷卻元件7為冷卻液。。
優選的,作為另一可實施例,所述退火爐3的前面設有紅外感應器8,當感應到運輸線上的鑄件時退火爐會自動打開。
本發明的鑄件冷卻裝置,結構簡單,可以保證鑄件均勻冷卻,在冷卻室2的后方設有退火爐3,鑄件在冷卻后進行退火處理,可以提高鑄件冷卻的質量,采用吹風機6和冷卻液對鑄件進行冷卻,有利于提高鑄件的冷卻效果。
以上所述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 若干改進或替換,這些改進或替換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