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打磨裝置技術領域,具體說是一種工件飛邊毛刺互打磨機及其打磨工藝。
背景技術:
為保證工件的生產質量,澆注成型或經過切削的工件通常要經過飛邊的打磨,現有打磨工藝大都為人手工打磨,工作單一枯燥,效率較低,還受人為因素影響特別大,對操作人員的經驗要求高,不利于大規(guī)模的工業(yè)生產,打磨后產品的質量也得不到保證,而且打磨過程中產生的粉塵較多,對人體各個器官十分有害,嚴重影響了人體的健康。
經檢索,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號:CN 205057695U,公開日2016.03.02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工件飛邊打磨裝置,較好地實現了工件飛邊打磨的自動化,提高了工件飛邊打磨的效率,同時有效防止了人工打磨中由于工件飛邊打磨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對人體健康的傷害,其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置有導軌,所述導軌上設置有上料工位,所述上料工位連接驅動裝置,所述機架上對應所述導軌設置有多個外形打磨裝置和多個內孔打磨裝置。該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有多個外形打磨裝置和多個內孔打磨裝置打磨飛邊,需要根據不同的工件調整不同的打磨裝置,通用性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工件飛邊手工打磨效率差、操作工易受粉塵傷害、現有打磨裝置通用性差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工件飛邊毛刺互打磨機及其打磨工藝。它可以實現打磨多種工件飛邊的目的,而且無粉塵污染,打磨效率高。
2.技術方案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方案按以下方式進行:
一種工件飛邊毛刺互打磨機,包括支架、傳動機構和底盤,還包括自打磨箱,其中:所述支架為兩塊垂直固定于底盤上的板狀結構,所述自打磨箱通過轉軸架在支架中間,并和支架轉動式連接,所述傳動機構為自打磨箱的轉軸提供轉動的動力。本互打磨機能夠通過工件自身的互相打磨,將各自的飛邊打磨掉,充分利用了不同工件在自打磨箱箱體位置、體位在自打磨箱箱體以特定的轉速轉動后的不規(guī)律性,將工件飛邊無差別、全方位打磨,無需專門的打磨配件,達到了投資小,生產成本低、打磨效果好的目的。
優(yōu)選地,支架的板狀結構為2塊三角板,三角形,結構穩(wěn)定,以保證自打磨箱箱體的穩(wěn)定轉動,提高整個設備的使用壽命。
優(yōu)選地,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傳動帶、電機、軸承和主動輪;所述軸承為2個,固定于2個三角板的頂部,自打磨箱的中心轉軸和2個軸承的軸套套接式固定;所述電機依次通過主動輪、傳動帶、從動輪和自打磨箱的中心轉軸傳動式連接。使整個裝置的轉動速度能夠通過電機頻率的調整實現,讓轉速根據不同工件進行調整即可實現對不同規(guī)格工件飛邊的打磨。
優(yōu)選地,所述傳動帶為鏈條,所述主動輪、從動輪為鏈輪;所述電機為伺服減速電機,鏈輪和鏈條的配合,適用于轉動頻率較小的情況,而本發(fā)明無需過快的轉動頻率,過快會造成工件在離心作用下被全部甩到自打磨箱內壁而減小打磨的功能;鏈輪和鏈條的配合,能夠有效提高打磨效率;伺服減速電機,能夠精確控制轉動頻率,根據不同規(guī)格、不同打磨期調整轉動頻率,提高了本發(fā)明的通用性。
優(yōu)選地,所述傳動帶外圍固定有帶傳動護罩,即防護了鏈條,又降低了工傷的風險;所述自打磨箱的轉軸為偏心軸,防止轉速過快時,工件在自打磨箱內位置保持相對不動而降低打磨效率,而且,轉速過快,產生的離心力過大,還容易造成工件的互相損傷。
優(yōu)選地,自打磨箱的箱體截面呈5至8邊形,箱體圓形時,會造成工件在箱體內的有規(guī)律的運動,工件的體位和相互的參照位置變化不大,從而不利于工件飛邊的打磨;而如果箱體邊角角度過小(箱體5邊形以下),則會造成工件的體位和相互的參照位置變化過大,工件飛邊來不及打磨就產生巨大的變化,也不利于提高工件飛邊的打磨效果,甚至容易造成工件的互相損傷;箱體邊數越大,越接近圓形,進而也不利于打磨效果的提高;因此,經過發(fā)明人多年的生產經驗的積累和數據的采集、分析和總結,得出箱體截面呈5至8邊形為打磨效果較好的箱體邊范圍;其中,6邊形為最佳的箱體形狀;
優(yōu)選地,電機經減速后的轉動頻率為3~7轉/秒,也是發(fā)明人多年的生產經驗的積累和數據的采集、分析和總結,如果過慢,工件飛邊來不及打磨,體位和相對位置就產生巨大的變化,不利于提高工件飛邊的打磨效果;如果過快,則離心力過大,工件體位和相對位置變化過小,也不利于提高工件飛邊的打磨效果,甚至容易造成工件的互相損傷。
優(yōu)選地,還包括控制機構;所述控制機構包括垂直固定于底盤上的中空結構的控制桿以及固定于控制桿頂部的控制面板,控制面板通過導線控制電機的運轉,使操作更加方便和簡單。
優(yōu)選地,所述自打磨箱的一面開有進料口,并通過進料口封蓋開放或蓋合,方便進料和密封箱體,防止飛邊粉塵逸出。
一種工件飛邊毛刺互打磨機的打磨工藝,步驟為:
步驟一、進料:打開進料口封蓋,將帶毛刺的批量工件倒入自打磨箱的內部箱體內后,關閉進料口封蓋;
步驟二、開機:通過控制面板啟動電機,經減速后電機的轉動頻率為3~7轉/秒;
步驟三、互打磨:工件在自打磨箱箱體內持續(xù)互打磨10~20分鐘;
步驟四、出料:打開進料口封蓋,倒出工件。
本工藝操作方便,簡單易行,值得推廣應用。
3.有益效果
采用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方案,與已有的公知技術相比,具有如下顯著效果:
(1)本發(fā)明的一種工件飛邊毛刺互打磨機,能夠通過工件自身的互相打磨,將各自的飛邊打磨掉,充分利用了不同工件在自打磨箱箱體位置、體位在自打磨箱箱體以特定的轉速轉動后的不規(guī)律性,將工件飛邊無差別、全方位打磨,無需專門的打磨配件,實現了投資小,生產成本低、打磨效果好的目的;
(2)本發(fā)明的一種工件飛邊毛刺互打磨機,三角板組成的支架,結構穩(wěn)定,以保證自打磨箱箱體的穩(wěn)定轉動,提高整個設備的使用壽命;
(3)本發(fā)明的一種工件飛邊毛刺互打磨機,電機依次通過主動輪、傳動帶、從動輪和自打磨箱的中心轉軸傳動式連接,使整個裝置的轉動速度能夠通過電機頻率的調整實現,讓轉速根據不同工件進行調整即可實現對不同規(guī)格工件飛邊的打磨;
(4)本發(fā)明的一種工件飛邊毛刺互打磨機,鏈輪和鏈條的配合,適用于轉動頻率較小的情況,而本發(fā)明無需過快的轉動頻率,過快會造成工件在離心作用下被全部甩到自打磨箱內壁而減小打磨的功能;鏈輪和鏈條的配合,能夠有效提高打磨效率;伺服減速電機,能夠精確控制轉動頻率,根據不同規(guī)格、不同打磨期調整轉動頻率,提高了本發(fā)明的通用性;
(5)本發(fā)明的一種工件飛邊毛刺互打磨機,帶傳動護罩即防護了鏈條,又降低了工傷的風險;偏心軸能夠防止轉速過快,當離心力大于工件自重時會造成工件在自打磨箱內位置保持相對不動而降低打磨效率,而且,轉速過快,產生的離心力過大,還容易造成工件的互相損傷;
(6)本發(fā)明的一種工件飛邊毛刺互打磨機,自打磨箱的箱體截面呈5至8邊形,箱體圓形時,會造成工件在箱體內的有規(guī)律的運動,工件的體位和相互的參照位置變化不大,從而不利于工件飛邊的打磨;而如果箱體邊角角度過小(箱體5邊形以下),則會造成工件的體位和相互的參照位置變化過大,工件飛邊來不及打磨就產生巨大的變化,也不利于提高工件飛邊的打磨效果,甚至容易造成工件的互相損傷;箱體邊數越大,越接近圓形,進而也不利于打磨效果的提高;因此,經過發(fā)明人多年的生產經驗的積累和數據的采集、分析和總結,得出箱體截面呈5至8邊形為打磨效果較好的箱體邊范圍;其中,6邊形為最佳的箱體形狀;
(7)本發(fā)明的一種基于工件飛邊毛刺互打磨機,電機經減速后的轉動頻率為3~7轉/秒,也是發(fā)明人多年的生產經驗的積累和數據的采集、分析和總結,如果過慢,工件飛邊來不及打磨,體位和相對位置就產生巨大的變化,不利于提高工件飛邊的打磨效果;如果過快,則離心力過大,工件體位和相對位置變化過小,也不利于提高工件飛邊的打磨效果,甚至容易造成工件的互相損傷;3~7轉/秒和5至8邊形,這兩個技術特征能夠起到協(xié)同的作用和效果;
(8)本發(fā)明的一種工件飛邊毛刺互打磨機,控制面板通過導線控制電機的運轉,使操作更加方便和簡單;
(9)本發(fā)明的一種基于工件飛邊毛刺互打磨機,通過進料口封蓋開放或蓋合,方便進料和密封箱體,防止飛邊粉塵逸出;
(10)本發(fā)明的一種工件飛邊毛刺互打磨機的打磨工藝,操作方便,簡單易行,值得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工件飛邊毛刺互打磨機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工件飛邊毛刺互打磨機側視圖;
圖3是圖2中A-A面的剖面圖;
圖4是本發(fā)明的立體圖。
圖中:1、支架;2、傳動機構;3、自打磨箱;4、控制機構;5、底盤;21、傳動帶;22、電機;23、軸承;24、帶傳動護罩;25、主動輪;31、進料口封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詳細描述。
實施例1
本實施例的一種工件飛邊毛刺互打磨機,如圖1、2、4所示,包括支架1、傳動機構2和底盤5,還包括自打磨箱3,其中:所述支架1為兩塊垂直固定于底盤5上的板狀結構,可以為方形鐵板,所述自打磨箱3通過轉軸架在支架1中間,并和支架1轉動式連接,所述傳動機構2為自打磨箱3的轉軸提供轉動的動力。本互打磨機能夠通過工件自身的互相打磨,將各自的飛邊打磨掉,充分利用了不同工件在自打磨箱箱體位置、體位在自打磨箱箱體以特定的轉速轉動后的不規(guī)律性,將工件飛邊無差別、全方位打磨,無需專門的打磨配件,達到了投資小,生產成本低、打磨效果好的目的。
實施例2
本實施例的一種工件飛邊毛刺互打磨機,基本結構同實施例1,改進之處在于:支架1的板狀結構為2塊三角板,三角形,結構穩(wěn)定,以保證自打磨箱箱體的穩(wěn)定轉動,提高整個設備的使用壽命。自打磨箱3箱體截面為5邊形結構,直徑為1.2m;所述傳動機構2包括傳動帶21、電機22、軸承23和主動輪25;所述軸承23為2個,固定于2個三角板的頂部,自打磨箱3的中心轉軸和2個軸承23的軸套套接式固定;所述電機22依次通過主動輪25、傳動帶21、從動輪和自打磨箱3的中心轉軸傳動式連接。使整個裝置的轉動速度能夠通過電機頻率的調整實現,讓轉速根據不同工件進行調整即可實現對不同規(guī)格工件飛邊的打磨。如圖3所示,所述傳動帶21為鏈條,所述主動輪25、從動輪為鏈輪;所述電機22為伺服減速電機,鏈輪和鏈條的配合,適用于轉動頻率較小的情況,而本發(fā)明無需過快的轉動頻率,過快會造成工件在離心作用下被全部甩到自打磨箱內壁而減小打磨的功能;鏈輪和鏈條的配合,能夠有效提高打磨效率;伺服減速電機,能夠精確控制轉動頻率,根據不同規(guī)格、不同打磨期調整轉動頻率,提高了本發(fā)明的通用性。所述自打磨箱3的一面開有進料口,并通過進料口封蓋31開放或蓋合,方便進料和密封箱體,防止飛邊粉塵逸出。
本實施例的一種工件飛邊毛刺互打磨機的打磨工藝,步驟為:
步驟一、進料:打開進料口封蓋31,將帶毛刺的200公斤鐵質工件倒入自打磨箱3的內部箱體內后,關閉進料口封蓋31,工件規(guī)格為長度或直徑小于200mm;
步驟二、開機:通過控制面板啟動電機22,經減速后電機22的轉動頻率為3轉/秒;
步驟三、互打磨:工件在自打磨箱3箱體內持續(xù)互打磨20分鐘;
步驟四、出料:打開進料口封蓋31,倒出工件。
經檢測:83%的工件的飛邊被打磨,其余的返箱繼續(xù)打磨,打磨質量符合生產要求。
實施例3
本實施例的一種工件飛邊毛刺互打磨機,基本結構同實施例2,改進和不同之處在于:所述傳動帶21外圍固定有帶傳動護罩24,即防護了鏈條,又降低了工傷的風險;所述自打磨箱3的轉軸為偏心軸,防止轉速過快時,工件在自打磨箱內位置相互保持相對不動而降低打磨效率,而且,轉速過快,產生的離心力過大,還容易造成工件的互相損傷。自打磨箱3的箱體截面呈8邊形。
本實施例的一種工件飛邊毛刺互打磨機的打磨工藝,步驟為:
步驟一、進料:打開進料口封蓋31,將帶毛刺的200公斤鐵質工件倒入自打磨箱3的內部箱體內后,關閉進料口封蓋31,工件規(guī)格為長度或直徑小于200mm;
步驟二、開機:通過控制面板啟動電機22,經減速后電機22的轉動頻率為5轉/秒;
步驟三、互打磨:工件在自打磨箱3箱體內持續(xù)互打磨10分鐘;
步驟四、出料:打開進料口封蓋31,倒出工件。
經檢測:88%的工件的飛邊被打磨,其余的返箱繼續(xù)打磨,打磨質量符合生產要求。
實施例4
本實施例的一種工件飛邊毛刺互打磨機,基本結構同實施例2,改進和不同之處在于:自打磨箱3的箱體截面呈6邊形。還包括控制機構4;所述控制機構4包括垂直固定于底盤5上的中空結構的控制桿以及固定于控制桿頂部的控制面板,控制面板通過導線控制電機22的運轉,使操作更加方便和簡單。
本實施例的一種工件飛邊毛刺互打磨機的打磨工藝,步驟為:
步驟一、進料:打開進料口封蓋31,將帶毛刺的300公斤鐵質工件倒入自打磨箱3的內部箱體內后,關閉進料口封蓋31,工件規(guī)格為長度或直徑小于100mm;桿狀工件和環(huán)狀工件可以套接在一起后再進料,以促進兩者的互相配合打磨;
步驟二、開機:通過控制面板啟動電機22,經減速后電機22的轉動頻率為7轉/秒;
步驟三、互打磨:工件在自打磨箱3箱體內持續(xù)互打磨5分鐘;
步驟四、調整轉速:通過控制面板調整伺服電機的頻率為5轉/秒,運行5分鐘;
步驟五、二次調整轉速:再通過控制面板調整伺服電機的頻率為3轉/秒,運行8分鐘;
步驟六、出料:打開進料口封蓋31,倒出工件。
轉速先快后慢,適用于規(guī)格較小的工件(長度或直徑小于100mm)。
經檢測:95%的工件的飛邊被打磨,而且套接的桿狀工件和環(huán)狀工件均打磨徹底,并將環(huán)狀工件環(huán)心的飛邊也盡數打磨,打磨質量符合生產要求。
實施例5
本實施例的一種工件飛邊毛刺互打磨機,基本結構同實施例4;
本實施例的一種工件飛邊毛刺互打磨機的打磨工藝,步驟為:
步驟一、進料:打開進料口封蓋31,將帶毛刺的300公斤鐵質工件倒入自打磨箱3的內部箱體內后,關閉進料口封蓋31,工件規(guī)格為長度或直徑100~200mm之間;桿狀工件和環(huán)狀工件可以套接在一起后再進料,以促進兩者的互相配合打磨;
步驟二、開機:通過控制面板啟動電機22,經減速后電機22的轉動頻率為3轉/秒;
步驟三、互打磨:工件在自打磨箱3箱體內持續(xù)互打磨7分鐘;
步驟四、調整轉速:通過控制面板調整伺服電機的頻率為5轉/秒,運行8分鐘;
步驟五、二次調整轉速:再通過控制面板調整伺服電機的頻率為7轉/秒,運行3分鐘;
步驟六、出料:打開進料口封蓋31,倒出工件。
轉速先慢后快,適用于規(guī)格相對較大的工件(長度或直徑在100~200mm之間)。
經檢測:90%的工件的飛邊被打磨,而且套接的桿狀工件和環(huán)狀工件均打磨徹底,并將環(huán)狀工件環(huán)心的飛邊也盡數打磨,打磨質量符合生產要求。
以上示意性地對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該描述沒有限制性。所以,如果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創(chuàng)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于本專利的保護范圍。